學達書庫 > 史籍 > 清史稿 | 上頁 下頁 |
緬甸傳(3) |
|
咸豐三年十一月,羅繞典奏緬國貢使入京,請變通辦理。帝諭軍機大臣曰:「朕念緬甸國王久列藩封,貢使遠道輸誠,具徵忱悃。惟其國貢使向取道貴州、湖南、湖北進京。現在粵匪未平,若令繞道而行,殊非所以示體恤。即傳旨其使臣,此次無庸來京,仍優予犒賞,委員護送回國。」 是年,緬、英再開戰,南方嚴城要地盡入于英,前所交還擺古部亦為英擾。英將道好西宣言以擺古隸英版圖。適緬親王曼同下王于獄,自立為王,遣使說印督道好西索還擺古,英廷命軍佐雅實勿裡為擺古行政長官,且充使以報。偕雅實勿裡行者為參贊亨利幼兒、地質學家倭爾罕,挾緬王立永讓擺古之約,緬王拒焉。久之,至同治元年始定約,英乃於緬甸海岸設官分部,稱「英領緬甸」,即擺古、厄勒瓦諦、阿拉幹、地那悉林也。以厄勒瓦諦江東支海口為會城,即所謂仰光鎮,以溫個那職視巡撫。 初,英人欲覓一自英領緬甸通中國商路,苦為緬隔。後緬王許英人威廉遊歷緬境,北抵八募,又溯厄勒瓦諦江而上,至江上游之山峽。同治六年,緬廷與英人結通航緬境之約,又命英人代收八募與其他口岸商稅。次年,緬王曼同薨,子錫袍嗣位,覆命旅于仰光之英工程師威廉、生物理學學士愛迭生、水師兵官暴厄爾與司忒華德、白恩諸人探訪運路,而以軍佐斯賴登率之行,且諭八募守臣以兵五十人護行。於是安抵八募東北之中國騰越廳境。八年,緬始開厄勒瓦諦江航路,上通八募,命水師兵官斯討拉爾駐八募,理其事。緬王頗注重商務,凡克亨山一帶危險地,皆設官防護,英人交口譽之。然緬王戇而多忌,廢斥舊臣,誅鋤兄弟親戚殆盡。外官雖有四千六百余土司,皆祿無常俸,專朘民膏,百姓恆產,任意抄沒,緬、英雖交好,而猜忌尤深。 光緒九年,法蘭西由下安南進踞北圻,暹羅亦命官分駐老撾土酋各部,英據南緬既久,洞知上緬寶藏之區,甲於南海,且慮法人由北圻西趨,蔓及緬甸。十一年十月三日,英首相侯爵沙力斯伯裡值倫敦府尹大宴時,宣佈伐緬意,假判斷木商歇業為名,由印度派兵進攻,入蠻得勒,擒其王,流之于印度孟買海濱拉德乃奇黎島。初,緬與法蘭西、意大利立私約,損自主權利,英弗善也。至是欲存緬祀,則私約不能廢,遂決計滅之,並取所屬拈人地。南緬地區部為四:曰擺古部,曰阿拉幹部,曰厄勒瓦諦部,曰地那悉林部。北緬地區部為六:曰北部,曰中部,曰拉歇山嶺部,曰南部,曰東部,曰喀倫尼山嶺部,各部皆設行政長官,而隸于印度總督,緬甸自是遂亡。 時出使大臣曾紀澤駐英,帝以屬國故,命與英外部會商緬事。初議立君存祀,俾守十年一貢之例,不可得。旋議由英駐緬大員按期遣使齎送儀物,其界務、商務兩事,則擬先定分界,再議通商。英人自以驟辟緬甸全境,所獲已多,有稍讓中國展拓邊界之意。英外部侍郎克蕾稱:「英廷原將潞江以東之地,自雲南南界之外起,南抵暹羅北界,西濱潞江,即洋圖所謂薩爾溫江,東抵瀾滄江下游,其中北有南掌國,南有拈人各種,或留為屬國,或收為屬地,聽中國自裁。」曾紀澤轉諮總理衙門,言:「南掌本中華貢國,英人果將潞江以東讓我,宜即受之,將拈人、南掌均留為屬國,責其按期朝貢,並將上邦之權明告天下,方可防後患而固邊圉。」 紀澤又向英外部索還八募。八募即蠻幕之新街。昔時蠻幕土司地甚大,後悉並於緬,其商貨彙集之區謂之新街,洋圖譯音則為八募,距騰越邊外百數十裡,在大金沙江上游之東,龍川江下游之北,檳榔江下游之南,向為滇、緬通商巨鎮。英人以其為全緬菁華所萃,不許。爭論久之,克蕾始雲,英廷已飭駐緬英官勘驗一地,以便允中國立埠,且可在彼設關收稅。參贊官馬格裡言八募雖不可得,其東二三十裡舊有八募城,似肯讓與中國,日後貿易亦可大興。且允將大金沙江為兩國公共之江,如此,則利益與彼分之,其隱裨大局,尤較得潞東之地為勝。議未定,紀澤旋回國。 十二年六月,總署與英使歐格訥議約五條:第一,申明十年呈進方物之例;第三,中緬邊界應由中、英兩國派員會同勘定,其邊界通商事宜另立專章。約成,遷延者五年。 十七年,出使大臣薛福成始申前議,奏言:「英人所稱原讓潞東之地,南北將及千里,東西亦五六百里,果能將南掌與拈人收為屬國,或列為甌脫之地,誠系綏邊保小之良圖。惟查南掌即老撾之轉音。臣閱外洋最新圖說,似老撾已歸屬暹羅。若徒受英人之虛惠,終不能實有其地,非計之得者。南掌、拈人本各判為數小國,分附緬甸、暹羅。宜先查明南掌入暹羅之外,是否尚有自立之國,以定受與不受。其向附緬甸之拈人,地實大於南掌,稍能自立,且素服中國之化。若收為我屬,則普洱、順甯等府邊徼皆可鞏固矣。至曾紀澤所索八募之地,雖為英人所不肯舍,其曾經默許之舊八募者,亦可為通至大金沙江張本。若將來竟不與爭,或爭而不得,竊有五慮焉。夫天下事不進則退。從前展拓邊界之論,非謂足增中國之大也。臣聞乾隆年間,緬甸恃強不靖,吞滅滇邊諸土司,騰越八關之外,形勢不全。西南一隅,本多不甚清晰之界,若我不求展出,彼或反將勘入。一慮也。我不于邊外稍留餘地,彼必築鐵路直接滇邊,一遇有事,動受要挾。二慮也。長江上源為小金沙江,最上之源由藏入滇,距邊甚近,洋圖即謂之揚子江。我若進分大金沙江之利,尚可使彼離邊稍遠。萬一能守故界,則彼窺知江源伊邇,或浸圖行船,徑入長江以爭通商之利。三慮也。夫英人經營商埠,是其長技。我稍展界,則通商在緬甸,設關收稅,亦可與之俱旺。我不展界,則通商在滇境,將來彼且來擇租界、設領事,地方諸務不能不受其牽制。四慮也。我得大金沙江之利,則迤西一路之銅,可由輪船遵海北上,運費當省倍蓰。否則彼獨據運貨之利,既入滇境,窺知礦產之富,或且漸生狡謀。五慮也。凡此五慮,皆在意計之中。又查中、英所定緬約第一條內,緬甸每屆十年,向有派員呈進方物成例。英國允由緬甸最大之大臣,每屆十年派員循例舉行,所派之人應選緬甸國人等語。當時中外注意專在申明成例,惟緬甸何年入貢,並未計及,所以但有此約,而英之駐緬大員尚未舉行。竊恐久不催問,此約即成虛設。臣查成案,緬甸向系十年一貢。自道光二十三年入貢後,道路不通,至光緒元年始複入貢一次。計截至光緒十一年,正應緬甸入貢之期。若不按時理論,彼亦斷不過問。此與勘界各為一事,未便受其牽制,臣擬再加查訪,即行文外部,請其知照駐緬大員,補進光緒十一年應呈方物,俟光緒二十一年,再按定例辦理。萬一彼謂必俟駐緬十年始呈方物,則經此一番考覈,彼於光緒二十一年之期斷難宕緩矣。」 既而英人不認允曾紀澤三端之說,謂普洱外邊南掌、拈人諸地,及大金沙江為公用之江,與八募設關也。十九年七月,福成奏言:「英人自翻前議,雖以公法為解,實亦時勢使然。前議三端,既不可恃,則展拓邊界之舉,毫無把握。前歲英兵遊弋滇邊,以查界為名,闌入界內。常駐之地,則有神護關外之昔董,暨鐵壁關外之漢董。雲貴督臣王文韶迭經電達總理衙門。臣承總理衙門急電,照會外部,斥其違理,責令退兵。又屢赴外部爭論,英兵稍自撤退,滇邊至今靜謐。臣又查野人山地,綿亙數千里,不在緬甸轄境之內。曾紀澤曾照會外部,請以大金沙江為界,江東之境,均歸滇屬,英人堅拒不納。其印督至進兵盞達邊外之昔馬,攻擊野人,以示不原分地之意。臣相機理論,稍就範圍,於是有就滇境東南讓我稍展邊界之說。據稱已與印督商定于孟定橄欖壩西南邊外讓我一地曰科幹,在南丁河與潞河中間,蓋即孟艮土司舊壤,計七百五十英方裡。又自孟卯土司邊外包括漢龍關在內,作一直線,東抵潞江麻栗壩之對岸止,悉劃歸中國,約計八百英方裡。又有車裡、孟連土司,轄境甚廣,向隸雲南版圖,近有新設鎮邊一廳,系從孟連屬境分出。英人以兩土司昔嘗入貢於緬,並此一廳爭為兩屬,今亦原以全權讓我,訂定約章,永不過問。至滇西老界與野人山地毗連之處,亦允我酌量展出。其駐兵之昔董大寨,雖未肯讓歸中國,原以穆雷江北現駐英兵之昔馬歸我,南起坪隴峰,北抵薩伯坪峰,西逾南嶂至新陌,計三百英方裡;又自穆雷江以南、既陽江以東有一地,約計七八十英方裡。是彼於野人山地亦稍讓矣。其餘均依滇省原圖界線劃分。外部于三月二十三日行文照會前來,臣先行文外部,訂定大局。惟騰越八關界趾未清,尚須理論。外部請待印督所寄地圖,又值外部諸員避暑在外,稍有停頓。前據督臣王文韶電稱漢龍關自前明已淪於緬,天馬關亦久為野人所占踞,則八關僅存六關。現經再三爭論,此二關亦可歸中國。又前年英兵所駐之漢董,本在界線之外,因其扼我形勢,逼處堪虞,向彼力索。外部亦原退讓,以表格外睦誼。刻下界務已竣,商務本不似界務之繁重,且已先將大意議明,無甚爭論。現正商訂條款,計可刻期蕆事。」尋福成議定商約,續爭回鐵壁、虎踞二關,時二關皆英兵佔據也。 二十年正月,訂滇緬新約十九條,劃定自尖高山起,向西南行至江洪抵湄江之界線,大金沙江許中國任便行船,刪去八募設關一條。於是緬事粗結。惟十年進呈方物之例,英外部初許待至光緒二十三年照約舉行;繼稱英廷已豫備光緒二十年第一次派員赴中國,至是又聲請展緩,迄未實行雲。 |
學達書庫(xuoda.com) |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