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史籍 > 清史稿 | 上頁 下頁 |
方東樹傳 |
|
方東樹,字植之,桐城人;宗誠,字存之,從兄弟也:皆諸生。東樹曾祖澤,拔貢生,為姚鼐師。東樹既承先業,更師事鼐。當乾、嘉時,漢學熾盛,鼐獨守宋賢說。至東樹排斥漢學益力。阮元督眾,辟學海堂,名流輻湊,東樹亦客其所,不苟同於眾。以謂:「近世尚考據,與宋賢為水火。而其人類皆鴻名博學,貫穿百氏,遂使數十年承學之士,耳目心思為之大障。」乃發憤著漢學商兌一書,正其違謬。又著書林揚觶,戒學者勿輕事著述。 東樹始好文事,專精治之,有獨到之識,中歲為義理學,晚躭禪悅,凡三變,皆有論撰。務盡言,惟恐詞不達。年八十,卒于祁門東山書院。他所著有大意尊聞、向果微言、昭昧詹言、儀衛軒集,凡數十卷。東樹博極群書,窮老不遇,傳其學宗誠。既歿,宗誠刊佈其書,名乃大著。 宗誠能古文,熟於儒家性理之言,欲合文與道為一。咸豐時寇亂,轉徙不廢學,益留心兵事吏治。著俟命錄,以究天時人事致亂之原,大要歸於植綱常、明正學,志量恢如也。山東布政使吳廷棟見之,聘為子師。倭仁、曾國藩皆因廷棟以知宗誠。倭仁為師傅,寫其書數十則,進禦經筵。國藩督直隸,奏以自隨。令棗強十餘年,設鄉塾,創敬義書院,刻邑先正遺著,舉孝子、悌弟、節婦,建義倉,積谷萬石,皆前此未有也。國藩去,李鴻章繼任,亦不以屬吏待之,有請輒施行。嘗歲旱,已逾報災期,手書為民請,並及鄰郡邑,不以侵官自嫌,卒得請普免焉。舉治行卓異,不赴部,自免歸。以學行詔後進,人有一善,獎譽之不容口。勤于纂述,逾時越月輒成帙。著柏堂經說、筆記、文集百五十餘卷。詔加五品卿銜,從安徽學政請也。其同縣友人又有蘇惇元,字厚子;戴鈞衡,字存莊:皆東樹弟子。 惇元,咸豐元年孝廉方正。其學近張楊園,文似方望溪。編有楊園、望溪年譜。所著曰四禮從宜、遜敏錄、詩文集。 鈞衡,道光二十九年舉人。自謂生方、姚之鄉,不敢不以古文自任。與惇元重訂望溪集,增集外文十之四。其後榮成孫葆田更得遺稿若干篇刻之,方氏一家之言備矣。鈞衡有經濟才,與國藩為友,著書傳補商,國藩亟稱之。避寇臨淮,妻李、妾劉皆殉難,鈞衡嘔血卒,年未四十。有蓉州集、味經山館詩文鈔。 |
學達書庫(xuoda.com) |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