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史籍 > 清史稿 | 上頁 下頁
段玉裁傳


  段玉裁,字若膺,金壇人。生而穎異,讀書有兼人之資。乾隆二十五年舉人,至京師見休甯戴震,好其學,遂師事之。以教習得貴州玉屏縣知縣,旋調四川,署富順及南溪縣事,又辦理化林坪站務。時大兵征金川,輓輸絡繹,玉裁處分畢,輒篝鐙著述不輟。著六書音均表五卷。古韻自顧炎武析為十部,後江永複析為十三部,玉裁謂支、佳一部也,脂、微、齊皆、灰一部也,之、咍一部也,漢人猶未嘗淆借通用。晉、宋而後,乃少有出入。迄乎唐之功令,支注「脂、之同用」,佳注「皆同用」,灰注「咍同用」,於是古之截然為三者,罕有知之。又謂真、臻、先、與諄、文、殷、魂、痕為二,尤、幽與侯為二,得十七部。其書始名詩經韻譜,群經韻譜。嘉定錢大昕見之,以為鑿破混沌,後易其體例,增以新加,十七部蓋如舊也。震偉其所學之精,雲自唐以來講韻學者所未發。尋任巫山縣,年四十六,以父老引疾歸,鍵戶不問世事者三十餘年。

  玉裁于周、秦、兩漢書,無所不讀,諸家小學,皆別擇其是非。於是積數十年精力,專說說文,著說文解字注三十卷,謂:「爾雅以下,義書也;聲類以下,音書也;說文,形書也。凡篆一字,先訓其義,次釋其形,次釋其音,合三者以完一篆,故曰形書。」又謂:「許以形為主,因形以說音、說義。其所說義,與他書絕不同者,他書多假借,則字多非本義,許惟就字說其本義。知何者為本義,乃知何者為假借,則本義乃假借之權衡也。說文、爾雅相為表裡,治說文而後爾雅及傳注明。」又謂:「自倉頡造字時至唐、虞、三代、秦、漢以及許叔重造說文,曰『某聲』、曰『讀若某』者,皆條理合一不紊。故既用徐鉉切音,又某字志之曰古音第幾部,後附六書音均表,俾形、聲相為表裡。始為長編,名說文解字讀,凡五百四十卷。既乃隱括之成此注。」玉裁又以:「說文者,說字之書,故有『讀如』、無『讀為』,說經、傳之書,必兼是二者。漢人作注,於字發疑正讀,其例有三:『讀如』、『讀若』者,擬其音也,比方之詞;『讀為』『讀曰』者,易其字也,變化之詞;『當為』者,定為字之誤、聲之誤,而改其字也,救正之詞:三者分,而漢注可讀,而經可讀。」述漢讀考,先成周禮六卷,又撰禮經漢讀考一卷,其他十六卷未成。儀徵阮元謂玉裁書有功於天下後世者三:言古音一也,言說文二也,言說文二也,漢讀考三也。其他說經之書,以漢志毛詩經、毛詩古訓傳本各自為書,因釐次傳文,還其舊著,重訂毛詩古訓傳三十卷。以諸經惟尚書離厄最甚,古文幾亡,賈逵分別古今,劉陶是正文字,其書皆不存。乃廣蒐補闕,正晉、唐之妄改,存周、漢之駮文,著古文尚書撰異三十二卷。又錄左氏經文,取鄭注禮、周禮,存古文、今文故書之例,附見公羊、谷梁經文之異,著春秋左氏古經十二卷,而以左氏傳五十凡附後。外有毛詩小學三十卷,汲古閣說文訂六卷,經韻樓集十二卷。嘉慶二十年,卒,年八十一。

  初,玉裁與念孫俱師震,故戴氏有段、王兩家之學,玉裁少震四歲,謙,專執弟子禮,雖耄,或稱震,必垂手拱立,朔望必莊誦震手劄一通。卒後,王念孫謂其弟子長洲陳奐曰:「若膺死,天下遂無讀書人矣!」玉裁弟子,長洲徐頲、嘉興沈濤及女夫仁和龔麗正俱知名,而奐尤得其傳,奐自有傳。

  鈕樹玉,字匪石,吳縣人。篤志好古,不為科舉之業,精研文字聲音訓詁。謂說文懸諸日月而不刊者也,後人以新附淆之,誣許君矣。因博稽載籍,著說文新附考六卷,續考一卷。又著說文解字校錄三十卷。樹玉後見玉裁書,著段氏說文注訂八卷,所駮正之處,皆有依據。

  徐承慶,字夢祥,元和人。乾隆五十一年舉人,官至山西汾州府知府。著段注匡謬十五卷,其攻瑕索瘢,尤勝鈕氏之書,皆力求其是,非故為吹求者。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