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史籍 > 清史稿 | 上頁 下頁 |
徐廣縉傳 |
|
徐廣縉,字仲升,河南鹿邑人。嘉慶二十五年進士,選庶吉士,授編修,遷禦史。道光十三年,出為陝西榆林知府,曆安徽徽甯池太道、江西督糧道、福建按察使。擢順天府尹,尋出為四川布政使。丁母憂,服闋,補江寧布政使。二十六年,擢雲南巡撫,調廣東。二十八年,擢兩廣總督,兼通商大臣。 自江寧定約五口通商,許廣州省城設立棧房,領事入城,以平禮相待。粵民堅執洋人不准入城舊制,聚眾以抗,官不能解。總督耆英既與英人議緩俟二年之後,尋內召,廣縉繼任。會黃竹岐鄉民毆殺英人六,領事德庇時要挾賠償保護,廣縉治殺人者罪,而拒其非理之求,戒諭人民毋暴動,事得解。德庇時回國,文翰代為領事,初至請謁。廣縉赴虎門閱炮臺,延見之,遂登其舟,示以坦白。二十九年,文翰以兩年入城之期已屆,要踐約,廣縉諭以耆英所許。乃姑為權宜之計,民情憤激,眾怒難犯,非官所能禁止。文翰則堅持成約,且以他省入城相詰難,揚言將駕兵船至天津訴諸京師,相持不下。 廣縉疏聞,自請嚴議。密詔許暫入城一次,以踐前言,不得習以為常。廣縉複疏言:「入城萬不可行。廣東民情剽悍,與閩、浙、江蘇不同。阻其入城而有事,則眾志成城,尚有爪牙之可恃;許其入城而有事,則人心瓦解,必至內外之交訌。明知有害無利,詎敢輕於一試。」卒堅拒之。英人乃集兵船三於香港,放小艇至海口各港測水探路,示恫喝。廣縉增兵守諸炮臺及要隘,嚴備以待。時民團號十萬,聲勢甚張。華商會議暫停各國貿易,密告美、法兩國領事,啟釁實由英人。於是諸洋商慮受擾累,將以損失歸領事負責。士紳聯名致文翰,為反覆陳利害甚切。文翰內受牽制,乃罷入城之議,乞照舊通商。與要約,停市開巿皆非由官令,不進城即通商,後有反覆,仍行停止。事既定,廣縉疏聞,宣宗大悅。詔曰:「洋務之興,將十年矣。沿海擾累,糜餉勞師,近雖略臻安謐,而馭之之法,剛柔未得其平,流弊因而愈出。朕恐瀕海居民或遭蹂躪,一切隱忍待之。昨英酋複伸入城之請,徐廣縉等悉心措理,動合機宜。入城議寢,依舊通商。不折一兵,不發一矢,中外綏靖,可以久安,實深嘉悅!」於是錫封廣縉一等子爵,賜雙眼花翎,是役商民一心,尤得紳士許祥光、伍崇曜之力為多,二人並被優擢。逾數月,文翰複言國王以進城未能如約,為人所輕,似覺赧顏,請為轉奏,廣縉以罷議進城之後貿易始複,豈可再申前說,拒之。三十年,文翰又遺書大學士穆彰阿、耆英,遣人至上海、天津投遞。文翰尋自赴上海,欲有所陳請,先後卻之;乃回香港,蓋覬覦未已也。 時兩廣盜賊蜂起,以廣西金田洪秀全為最悍。巡撫鄭祖琛柔懦縱賊,廣縉疏劾其養筴貽患,罷之。廣東韶州、廉州匪亦蔓延,廣縉遣軍扼梧州、肇慶。詔廣縉赴廣西剿辦,尋起林則徐督師,命廣縉剿捕廣東遊匪。咸豐元年,出駐高州。匪首淩十八、陳二、吳三、何茗科踞羅鏡圩及信宜,與洪秀全聲勢相倚。廣縉遣兵進擊,殲吳三,追何茗科至貴縣擒之;又破廉州賊顏品瑤,擒李士青。二年春,乘勝進攻羅鏡圩,擒淩十八。捷聞,加太子太保。命馳赴梧州,而洪秀全大股已犯桂林,竄入湖南。賽尚阿以罪黜,授廣縉欽差大臣,署理湖廣總督。十月,至衡州,賊攻長沙甚急,駱秉章、張亮基力守,屢挫賊,乃下竄嶽州。廣縉始抵長沙。未幾。嶽州亦陷,直犯武昌。廣縉進駐嶽州,而漢陽、武昌相繼陷。 詔斥廣縉遷延不進,調度失機,株守嶽州,擁兵自眾,褫職逮問,籍其家,論大辟。三年夏,粵匪入河南境,釋廣縉,交巡撫陸應谷差遣,責令帶罪自效。率兵駐歸德,防剿撚匪有功。八年,命赴勝保軍營,尋予四品卿銜,留鳳陽從袁甲三剿撚匪。未幾,卒。 |
學達書庫(xuoda.com) |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