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史籍 > 清史稿 | 上頁 下頁
朱琦傳


  朱琦,字伯韓,廣西臨桂人。父鳳森,嘉慶六年進士,官河南濬縣知縣,有政聲。滑縣教匪起,率團練禦之,屢破賊,城守卒完。遷河南府通判。歿,祀名宦。

  琦,舉鄉試第一。道光十五年,成進士,選庶吉士,授編修。慕同裡陳宏謀之為人,以氣節自勵。遷禦史,值海疆事定,禍機四伏,而上下複習委靡,言路多容默,深以為憂。著名實說,略曰:「天下有鄉曲之行,有大人之行。鄉曲、大人,其名也,考之其行,而察其有用與否,其實也。世之稱者,曰謹厚,曰廉靜,日退讓,三者名之至美也,而不知此鄉曲之行也,非所謂大人者也。大人之職,在於經國家、安社稷,有剛毅之大節,為人主畏憚;有深謀遠慮,為天下長計。合則留,不合以義去。身之便安,不暇計也;世之指摘,不敢逃也。今也不然。曰:吾為天下長計,則天下之釁必集於我;吾為人主畏憚,則不能久於其位;不如謹厚、廉靜、退讓,此三者可以安坐而無患,而名又至美也。夫無患而可久於其位,又有天下美名,士何憚而不爭趨於此?故近世所稱公卿之賢者,此三者為多矣。當其峨冠襜裾,從容正步,趨於廊廟之間,上之人不疑,而非議不加,其沉深不可測也。一旦遇大利害,搶攘無措,鉗口撟舌而莫敢言,而所謂謹厚、廉靜、退讓,至此舉無可用,於是始思向之為人主畏憚而有深謀遠慮者,不可得矣。且謹厚、廉靜、退讓三者,非果無用也。古有負蓋世之功而思持其後,挾震主之威而唯恐不終,未嘗不斤斤於此,故又于鎮薄俗、保晚節。後世無其才而冒其位,安其樂而避其患,假於名之至美,僴然自以為足。是藏身之固,莫便此三者。孔子之所謂鄙夫也,其究鄉願也。是張禹、胡廣、趙戒之類也,甚矣其恥也!」於是數上疏切論時務,皆留中不報。時鹹推其抗直,稱為名禦史。

  琦以言既不見用,二十六年,告歸。越數年,廣西群賊蜂起,其言皆驗。家居治團練,助守禦。賊中梟傑張家祥者,悔罪投誠,當事猶疑之。琦知其忠勇可用,以全家保之,乃受降,改名國梁,卒為名將。琦以守城勞議敘,以道員候選。咸豐六年,再至京師。居兩歲,從欽差大臣桂良至江蘇,無所遇,王有齡獨重之,有齡撫浙,辟贊軍事。十一年,粵匪犯杭州,總理團練局。守清波門,城陷,死之。贈太常寺卿,予騎都尉世職,祀昭忠祠。

  琦學宗程、朱,詩古文皆有法,著有怡志堂集、台垣奏議。

  ***

  論曰:禁煙之議,創自黃爵滋,行之操切,而邊釁遂開,繼之遊移而國威愈墮,誠不可以此歸咎始議之人。然謀國萬全,決勝千里,非恃意氣為也。行固維艱,言亦豈易易哉?金應麟同被拔擢,亦始終主戰。陳慶鏞、蘇廷魁、朱琦時稱「三直」;合之應麟,又稱「四虎」。所言有用有不用,凜凜然有生氣,要足以砭頑振懦矣。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