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史籍 > 清史稿 | 上頁 下頁
陳宏謀傳


  陳宏謀,字汝諮,廣西臨桂人。為諸生,即留心時事,聞有邸報至,必借觀之。自題座右,謂「必為世上不可少之人,為世人不能作之事。」雍正元年恩科,世所謂春鄉秋會。宏謀舉鄉試第一,成進士,改庶吉士,授檢討。四年,授吏部郎中。七年,考選浙江道禦史,仍兼郎中。監生舊有考職,多以人代。世宗知其弊,令自首,而州縣吏藉察訪為民擾。宏謀疏請禁將來,寬既往。召見,徵詰再三,申論甚晰,乃允其奏,以是知其能。授揚州知府,仍帶禦史銜,得便宜奏事。丁父憂,上官留之,辭,不許。遷江南驛鹽道,仍帶禦史銜,攝安徽布政使。又丁母憂,命留任,因乞假歸葬。

  十一年,擢雲南布政使。初,廣西巡撫金鉷奏令廢員墾田報部,以額稅抵銀得複官,報墾三十余萬畝。宏謀奏言:「此曹急於複官,止就各州縣求有餘熟田,量給工本,即作新墾。田不增而賦日重,民甚病之,請罷前例。」上命雲南廣西總督尹繼善察實,尹繼善請將虛墾地畝冒領工本覈實追繳。乾隆元年,部議再敕兩廣總督鄂彌達會鉷詳勘。宏謀劾鉷欺公累民,開捐報墾不下二十余萬畝,實未墾成一畝,請盡數豁除。時鉷內遷刑部侍郎,具疏辨。上命鄂彌達會巡撫楊超曾確勘。二年,宏謀複密疏極論其事。高宗責「宏謀不待議覆,又為是瀆奏。粵人屢陳粵事,恐啟鄉紳挾持朝議之漸」。交部議,降調。尋鄂彌達等會奏,報墾田畝多不實,請分別減豁。鉷下下降黜有差。

  三年,授宏謀直隸天津道。五年,遷江蘇按察使。六年,遷江寧布政使,甫到官,擢甘肅巡撫,未行,調江西。九年,調陝西。十一年,複調回江西。尋又調湖北。十二年,川陝總督慶複劾宏謀在陝西愛憎任情,好自作聰明,不持政體。部議奪官,上命留任。未幾,複調陝西。上諭曰:「此汝駕輕就熟之地,當秉公持重,毋立異,毋沽名。能去此結習,尚可造就也。」署陝甘總督。十五年,加兵部侍郎。其冬,河決陽武。調河南巡撫。十七年,調福建。十九年,複調陝西。二十年,調甘肅。再調湖南,疏劾布政使楊灝侵扣穀價。上嘉其不瞻徇,論灝罪如律。二十一年,又調陝西。

  二十二年,調江蘇。入覲,上詢及各省水災,奏言皆因上游為眾水所匯,而下游無所歸宿,當通局籌辦。上以所言中肯綮,命自河南赴江蘇循途察勘。十二月,遷兩廣總督,諭曰:「宏謀籍廣西,但久任封疆,朕所深信。且總督節制兩省,專駐廣東,不必回避。」二十三年,命以總督銜仍管江蘇巡撫,加太子少傅。二十四年,坐督兩廣時請增撥鹽商帑本,上責「宏謀巿恩沽名,痼習未改」。下部議奪官,命仍留任。又以督屬捕蝗不力,奪總督銜,仍留巡撫任。二十六年,又以失察滸墅關侵漁舞弊,議罷任,詔原之,諭責「宏謀模棱之習,一成不變」。調撫湖南。二十八年,遷兵部尚書,署湖廣總督,仍兼巡撫。召入京,授吏部尚書,加太子太保。

  宏謀外任三十餘年,曆行省十有二,歷任二十有一。蒞官無久暫,必究人心風俗之得失,及民間利病當興革者,分條鉤考,次第舉行。諸州縣村莊河道,繪圖懸於壁,環複審視,興作皆就理。察吏甚嚴,然所劾必擇其尤不肖者一二人,使足怵眾而止。學以不欺為本,與人言政,輒引之於學,謂:「仕即學也,盡吾心焉而已。」故所施各當,人咸安之。

  在揚州值水災,奏請遣送饑民回籍,官給口糧,得補入賑冊,報可。鹽政令淮商於稅額外歲輸銀助國用,自雍正元年始,積數千萬,率以空數報部。及部檄移取,始追徵,實陰虧正課,宏謀奏停之。

  在雲南,方用兵倮夷,運糧苦道遠,改轉搬遞運,民便之。增銅廠工本,聽民得鬻餘銅,民爭趨之。更鑿新礦,銅日盛,遂罷購洋銅。立義學七百餘所,令苗民得就學,教之書。刻孝經、小學及所輯綱鑒、大學衍義,分佈各屬。其後邊人及苗民多能讀書取科第,宏謀之教也。

  在天津,屢乘小舟諮訪水利,得放淤法,水漲挾沙行,導之從堤左入、隄右出。如是者數四,沙沉土高,滄、景諸州悉成沃壤。按察江蘇,設弭盜之法,重誣良之令,嚴禁淹親柩及火葬者。

  在江西,歲饑,告糴於湖廣。發帑繕城垣,築堰埭,修圩堤閘壩,以工代賑。南昌城南羅絲港為贛水所趨,善衝突,建石堤捍之。左蠡朱磯當眾水之沖,亦築堤百丈,水患以平。又以錢貴,奏請俟雲南銅解京過九江,留五十五萬五千斤,開爐鼓鑄;並以舊設爐六,請增爐四:詔並許之。又以倉儲多虧缺,請令民捐監,於本省收穀,以一年為限。限滿,上命再收一年。又以民俗尚氣好訐訟,請令各道按行所屬州縣,察有司,自理詞訟,毋使延閣滋累。上命實力督率,毋徒為具文。

  在陝西,募江、浙善育蠶者導民蠶,久之利漸著。高原恒苦旱,勸民種山薯及雜樹,鑿井二萬八千有奇,造水車,教民用以灌溉。陝西無水道,惟商州龍駒寨通漢江,灘險僅行小舟。宏謀令疏鑿,行旅便之。又以陝西各屬常平倉多空廒,亦令以捐監納穀。並請開爐鑄錢,如江西例。戶部撥運洋銅,鑄罄,采雲南銅應用,錢價以平。請修文、武、成、康四王及周公、太公陵墓,即以陵墓外餘地召租得息,歲葺治。皆下部議行。

  在河南,請修太行堤。又以歸德地窪下,議疏商丘豐樂河、古宋河,夏邑響河,永城巴溝河,民力不勝,請發帑濬治。

  既至福建,歲歉米貴,內地仰食臺灣,而商舶載米有定額,奏弛其禁以便民。又疏言福建民囂競多訟,立限月為稽覈,以已未結案件多寡,課州縣吏勤惰。又言福建地狹民稠,多出海為商,年久例不准回籍。請令察實內地良民或已死而妻妾子女原還裡者,不論年例,許其回籍,從之。

  在湖南,禁洞庭濱湖民壅水為田,以寬湖流,使水不為患,歲大熟。江南災,奏運倉谷二十萬石濟之,仍買民穀還倉。

  再至陝西,聞甘肅軍需缺錢,撥局錢二百萬貫濟餉,上嘉其得大臣任事體。疏請興關外水利,濬赤金、靖逆、柳溝、安西、沙州諸地泉源,上命後政議行。又以準噶爾既內附,請定互巿地,以茶易馬充軍用,詔從之。

  其治南河,大要因其故道,開通淤淺,俾暢流入海。督民治溝洫,引水由支達幹,時其蓄泄。徐、海諸州多棄地,遇雨輒淫溢,課民開溝,即以土築圩,多設涵洞為旱潦備;低地則令種蘆葦,薄其賦。其在江蘇,尤專意水利,疏丁家溝,展金灣壩,濬徐六涇白茆口,泄太湖水,築崇明土塘禦海潮,開各屬城河。又疏言:「蘇州向設普濟、育嬰、廣仁、錫類諸堂,收養煢獨老病,並及棄嬰。請將通州、崇明濱海淤灘,除附近民業著聽升科,餘撥入堂。又通州、崇明界新漲玉心洲,兩地民互爭,請並撥入,以息爭競。」上諭曰:「不但一舉而數善備,汝亦因此得名也。」

  及督湖廣,疏言:「洞庭湖濱居民多築圍墾田,與水爭地,請多掘水口,使私圍盡成廢壤,自不敢再築。」上諭曰:「宏謀此舉,不為煦嫗小惠,得封疆之體。」

  逮入長吏部,疏言:「文武官弁,均有捕盜之責。乃州縣捕役,平時豢盜,營兵捕得,就讞時任其狡展,或且為之開脫。嗣後應令原獲營員會訊。」上嘉其所見切中事理。又疏言:「河工辦料,應令管河各道親驗加結。失事例應文武分償,而參遊例不及,應酌改畫一。」下河督議行。又言:「匿名揭帖,循例當抵罪,所告款內有無虛實,仍應按治。則宵小不得逞奸,有司亦知所警。」上亦韙之。

  二十九年,命協辦大學士。三十二年,授東閣大學士,兼工部尚書。三十四年,以病請告,迭諭慰留。三十六年春,病甚,允致仕,加太子太傅,食俸如故。賜御用冠服,命其孫刑部主事蘭森侍歸。詔所經處有司在二十裡內料理護行。上東巡,覲天津行在,賜詩寵其行。六月,行至兗州韓莊,卒於舟次,年七十六。命祀賢良祠,賜祭葬,諡文恭。

  宏謀早歲刻苦自勵,治宋五子之學,宗薛瑄、高攀龍,內行修飭。及入仕,本所學以為設施。蒞政必計久遠,規模宏大,措置審詳。嘗言:「是非度之於己,毀譽聽之於人,得失安之於數。」輯古今嘉言懿行,為五種遺規,尚名教,厚風俗,親切而詳備。奏疏文檄,亦多為世所誦。曾孫繼昌,字蓮史。嘉慶二十四年鄉試,二十五年會試、廷試,俱第一,授修撰。曆官至江西布政使。

  ***

  論曰:乾隆間論疆吏之賢者,尹繼善與陳宏謀其最也。尹繼善寬和敏達,臨事恒若有餘;宏謀勞心焦思,不遑夙夜,而民感之則同。宏謀學尤醇,所至惓惓民生風俗,古所謂大儒之效也。于義督軍儲、策水利,皆秩秩有條理。大受剛正,屬吏憚之若神明,然論政重大體,非苟為苛察者比。允隨鎮南疆久,澤民之尤大者,航金沙江障洱海,去後民思,與江南之懷尹繼善、陳宏謀略相等,懿哉!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