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史籍 > 明史紀事本末 | 上頁 下頁
第十一卷 太祖平夏(1)


  元順帝至正十五年春,徐壽輝將明玉珍據成都。玉珍,隨州人,世農家。身長八尺,目重瞳,以信義為鄉黨所服。初,聞徐壽輝兵起,集鄉兵屯于青山,結柵自固。未幾,降于壽輝,授元帥,隸倪文俊麾下,鎮沔陽。與元將哈林禿戰湖中,飛矢中右目,微眇。

  十四年,以兵千人,槳鬥船五十,溯夔而上。時青巾盜李喜喜聚兵苦蜀,元義兵元帥楊漢以兵五千禦之,屯平西。右丞相完者都鎮重慶,置酒飲漢,欲殺之。漢覺,脫身走,順流下巫峽,遇玉珍,訟之,且言重慶可取狀。玉珍未決,萬戶戴壽曰:「攻重慶,事濟據蜀,不濟歸,無損也。」從之。遂進克其城,完者都遁,父老迎入城。玉珍禁侵掠,市肆晏然,降者相繼。

  十八年,完者都自果州來攻重慶,屯嘉定之大佛寺,明玉珍使明三禦之。明三,黃陂人,驍勇善戰,玉珍弟畜之,後複姓名曰萬勝。又密遣猛士夜眼陳劫烏鬥山寨,搗嘉定,皆下之,惟大佛寺未下。玉珍親濟師,旬日城潰,完者都、參政趙資、平章郎歹革皆死之,人稱「三忠」。道出瀘州,自訪元進士劉禎,喜曰:「吾得一孔明也。」

  二十一年,明玉珍稱隴蜀王。初,玉珍謀討陳友諒,乃整兵守夔關,不與通,複立廟以祀徐壽輝。至是,遂自稱隴蜀王。

  二十二年春三月,明玉珍僭稱帝於蜀,國號大夏,改元天統。仿周制設六卿,又置翰林院承旨學士、國子監等官,賦稅十取其一,開廷試,置雅樂供郊祀之祭,皆劉禎為也。

  二十三年,明玉珍遣萬勝等三道攻雲南,梁王孛羅走金馬山,勝入城據之。孛羅複集眾來攻,勝敗于關灘,引還。

  二十四年,萬勝攻興元,敗還。鄒興克巴州。

  二十五年九月,夏主明玉珍以萬勝、戴壽為左、右丞相。遣參政江儼來通好,命都事孫養浩報之。是年,萬勝取興元。

  二十六年春三月,夏主明玉珍卒,年三十六。玉珍頗節儉,好文學,蜀人安之。子升嗣。升年始十歲,母彭氏同聽政,改元開熙。其都察院張文炳用事,忌萬勝,使玉珍義子明昭矯彭氏旨殺之。勝,夏驍將也,兵無不一當百。勝死,夏以不競。劉禎代為丞相。吳友仁移檄興兵,升命戴壽討之。友仁曰:「不誅昭,國必不安。昭若朝誅,吾當夕解。」壽乃奏誅昭。友仁入朝謝罪,不問。

  九月己亥,夏主明升遣使來聘,使者自言:「其國東有瞿塘三峽之險,北有劍閣棧道之阻,古人謂『一夫守之,百人莫過』。而西控成都,沃壤千里,財富利饒,實天府之國。」太祖笑曰:「蜀人不以修德保民為本,而恃山川之險,誇其富饒,此豈自天而降耶!」使者退,太祖因語侍臣曰:「吾平日為事,只要務實,不尚浮偽。此人不能稱述其主之善,而但誇其國險,固失奉使之職矣。吾常遣使四方,戒其謹於言語,勿為誇大,恐遺笑於人。如蜀使者之謬妄,當以為戒也。」遣參知政事蔡哲往報蜀。哲挾畫工同往,圖其山川險易以獻。太祖覽而嘉之,遂為取道伐蜀之張本。

  太祖洪武元年冬十二月,遣使以書諭夏主明升。

  二年秋八月,夏主明升遣使來貢。王師平關陝,蜀人震恐。戴壽謂升曰:「大明天子遣將用兵,所向無敵,以王保保、李思齊強盛,竟莫能禦,況吾蜀乎!倘一旦有警,計將安出?」吳友仁曰:「蜀地非中原比,設有緩急,據險可守。為今之計,莫若外假交好以緩敵,內修武事以自強。」升從其言,遣使修貢。

  上賜璽書答之,曰:「朕曆觀古有蜀者,如公孫述、李特、王建、孟知祥輩,皆能乘機取,而善守之道未聞,今足下必圖所以善守可也。朕連年出師,所向克捷,皆諸將用命,故能成功。遠勞致禮,益見厚意,因使者還,姑以此複。」

  冬十月壬戌,遣平章楊璟諭明升奉國入覲。升牽於群議不能決。璟將還,複以書曉之,曰:「古者同力度德,同德度義。無可度焉,則為順圖。足下自謂瞿塘、劍閣,一夫負戈,萬卒誰何,此皆不達時變相謬誤。足下自度,孰與劉備、諸葛孔明,然僅僅能自保。足下疆場,南不過播州,北不過興元。王師一至,所為足下謀者,各自為計,足下奉老母安歸乎?足下即沖幼,當亦痛心老母。順逆之圖,度之而已。」升不能從。

  三年夏五月,大將軍徐達既出安定,走王保保,乃遣左副將軍鄧愈招撫土番,而自帥所部攻興元。以傅友德為前鋒,自秦州南出一百八渡至略陽,擒故元平章蔡琳,遂入沔州。分遣裨將金興旺等由鳳翔入連雲棧,合攻興元。興元守將劉思忠、知院金慶祥迎降。留金興旺、張龍守之,達還軍西安。

  秋七月,蜀將吳友仁寇興元,守將金興旺、張龍出兵擊卻之。明日,友仁複來攻,興旺與戰,面中流矢,拔矢再戰,斬首數百。時城中守兵才三千,友仁兵三萬,興旺以眾寡不敵,斂兵入城,遣使間道走寶雞請援兵。友仁圍城,決濠填塹,攻益急。興旺嬰城拒守,發巨炮擂石,敵兵多死傷。時徐達在西安得報,即帥師還屯益門鎮。先遣傅友德領兵三千,徑趨黑龍江,夜襲木槽關,攻鬥山砦。友德令軍中人持十炬燃於山上,友仁軍望見大驚,乘夜遁。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