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史料 > 明名臣琬琰錄 | 上頁 下頁
年富神道碑


  ▼尚書恭定年公神道碑銘(李賢)

  天順庚辰,戶部尚書缺人,皇上以年公富,可當其任,有惡其執法者沮之,乃屬吏部改議。上曰:掌國計者,正用執法之人。卒用公。命下,朝紳皆悅。已而在任公勤慎密,士望益重。一旦以疾卒,無有不悼惜者。其子請銘其神道之碑。

  按侍郎薛君狀,公字大有,號謙齋,姓嚴氏。上世莫詳所居,曾祖孟陽,仕元為萬戶,守滁陽,因家全椒。元季兵亂,子孫流徙鳳陽之懷遠。洪武初附版籍,誤以嚴為年,遂因之。祖遇春,父景和,俱以公貴,贈資政大夫、戶部尚書。祖妣朱氏,妣邵氏,俱贈夫人。公甫十歲,即入邑庠為子弟員,明敏端重,師友咸器異之。

  弱冠,領永樂丁酉鄉薦。明年,以乙榜教諭濟南之德平。年雖少而教規甚嚴,諸生多所造就。秩滿,以績最擢吏科給事中,兼署刑科。糾正遺失,務全大體。

  宣德乙卯,吏部薦升光祿少卿,宣廟欲大用之,乃奏留不下。久之,特升陝西布政司右參政。至任,即巡曆郡邑,察民隱,革吏弊,興學勸農,尤嫉贓吏貪墨者,聞風即托故解去,鎮守憲臣獨加禮焉。或措畫未宜,聞公言即止。初,三邊士馬眾盛,供費浩繁,民皆疲於遠輸,而郡邑豪猾之徒,又因緣為奸,邊儲多空乏。朝廷深以為慮,乃屬公總之。公量地遠近,按收之遲速,定其征科,防其出入,立法甚嚴,夙弊盡革,民不告勞,而邊廩實矣。

  正統甲子,升河南右布政使,惠故及民愈廣。時鄰省饑民流聚南陽、陳州諸處,無慮十數萬,剽掠居民,有司莫能制。公往撫諭,乃分散安輯而賑恤之,眾皆感公之德,願為編民。己巳,轉左布政使。未幾,北兵入境,雲中烽火通於京畿,軍民走避,道阻糧絕。朝廷憂之,以公有謀,為特委督運糧餉八萬石濟邊。吏民聞公號令,皆冒險而進,無後期者,邊餉以充。明年,用邊將論奏,進都察院左副都禦史,提督大同軍務,兼理邊儲。時軍民瘡痍未複,室家離散,呻吟之聲不絕。公招亡撫存,舉廢政,革科征,抑豪橫,廣屯田,軍民始有更生之望。初,倉庫所儲,多為勢要侵奪,公至,悉追複之。由是軍務數興,谷錢不乏。時邊庭大將而下,多納賂冒功,公至,悉核實不錄,故爵賞無濫及者。景泰乙亥,丁外艱,朝廷以邊警方急,奪哀視事。公懇乞終制,不允。

  天順改元,將臣石彪因私怨以危事中公,逮系于京,賴英廟保全,乃令致仕。不數月,即起為南京兵部右侍郎,尋轉戶部右侍郎,巡撫山東,隨複左副都禦史。公按行青、齊諸郡,官吏畏服,奸豪屛跡。有夷人居東昌者,多頑獷弗率,其首羅姓者尤為桀黠。公慮為患,乃言於朝,因其來京留之,以消其不逞之謀。庚辰春,召為戶部尚書。英廟知公忠直,禮遇優厚。公益毖懋,夙夜不懈,以國計為己任。然處之以靜,不動聲色,而事無不集。癸未賜誥命,詞極褒譽。

  甲申春,公以陝西累年用兵,而督饟道者多不得人,乃薦三人為藩司、郡守,使理其事。吏部以公為侵官,公上疏極論大臣薦賢為國之道,且以年至七十,懇乞致仕。上初臨禦,以公舊臣,慰勉之,使複任。忽得瘡疾且劇,上命醫往視,竟不起,深為之震悼,輟視朝一日,賜諡恭定,複遣官諭祭,令有司治葬事。朝之公卿大夫莫不吊哭盡哀。

  公為人剛正,言不輕發,廉靜寡欲,遇事敢為,臨利害不少變,氣節才識,世不易得。

  生於洪武乙亥十一月七日,卒於天順甲申四月十六日,享年七十。

  配蘇氏,贈夫人。子男四人:長茂;次芳,國子生;次英;次華。孫男八人。

  蔔以是歲某月某日歸葬於先塋之次。

  銘曰:

  天順人才,一時極盛。有偉年公,尤號敬正。
  既司國計,法不可揺。峨冠秉笏,挺然獨標。
  有偉年公,揚曆最久。始終不渝,惟道是守。
  屢摧不折,勵操愈剛。儼如蒼檜,任披冰霜。

  有偉年公,一代無幾。星鳳之祥,海內鹹視。
  皇恤耆舊,恩禮是優。恭定之名,百世之休。
  形歸泉台,無虞有妥。史臣作銘,刻石道左。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