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史料 > 明名臣琬琰錄 | 上頁 下頁
盛顒墓誌銘


  ▼副都禦史盛公墓誌銘(丘濬)

  英廟復辟之初,權臣之冒功者,朋比為奸,鑿空起邊釁,欲樹奇功以蓋其跡。率師關塞即還,敵因乘之而入。十三道禦史欲有言,同事有泄之者,彼先入愬於上,誣禦史中有與被系內臣張永同族者,欲為之報復,以激上怒,即逮所誣禦史下獄。明日,眾禦史章始上。上禦便殿,召眾入,盛氣待之,擲章付禦史誦之至半,上曰:「止」摘章中所條事析之,令其分疏,複諭之以終誦。上意稍悟,然重違權臣意,姑從輕典,凡列名者俱謫外任。其一人,錫山盛公也,時掌河南道事,出知保定之束鹿縣。

  先是,權啟邊釁,其勢熖可畏,人無敢言者。惟公首與同官淶水張君鵬謀,謂「事幹軍國,某等官台憲,烏可畏禍不言。」張公以為然,即入謀之兵都給事中王鋐,約以章交上,機事因之而失。時聯官者皆未知也,亟召入。永平周公賓倉卒誦所上章者,音洪亮,略無阻滯。及對上之言,詞直理正,天下聞而壯之,而不知首啟其謀者盛公也。同日出補外者若干人。其後惟盛公年最高,官最顯,而能以令德終。嗚呼!天于忠臣之報,固獨厚之耶!

  公諱顒,字時望,常之無錫人。正統辛酉,以尚書蔡氏傳得儁京闈。在太學十年,所交皆海內知名士。景泰辛未,始登進士第,首擢河南道監察禦史,尋以老成掌道事。時初經己巳之變,朝廷懲前政委靡之失,稍開言路,一時言事者毛舉細故,攻訐陰私,以張直聲。公獨顧大體,惜人才,掩其疵疾,不為己甚,善類賴之。嘗兩奉命出按淮,時值歲大歉,發倉賑貧,全活者甚眾。按閩時,適當大比,拔賢振滯,是科得人為盛。及是,首謀摧折巨奸,直聲凜凜聞天下。其知束鹿也,邑多顯宦,往往怙勢為不法聞。

  公至,相戒曰:「是嘗劾奏石總兵者,其人不可犯也。」公變搏擊以為撫循,吏畏而民安之。未幾,丁內艱去,民留之不可,俟其服闋,相率詣闕乞公,公得再任,不復用刑法。有爭訟者,諭之以理,輒叩首聽受,不復辯。鄰邑聞之,訟多年不決者,各來請判於公,公折以片言,各心服而去。時人有「清如水,明如鏡」之謠。邑介真、保間,四境之民雖非所治,亦聞趨赴。郊外有荒地,自然聚以城市,邑人風因目為清官店。既去任,民築亭為立去思碑,請文士為作記,至今存焉。

  歲甲申,推守邵武,行所無事,不動聲色,而郡大化。既而巡撫都憲以延平民狡而事繁,請於朝,移公治之。延平與邵接境,聞公政有聲素,莫不革心向化。巡按禦史錄公兩郡政績,請旌異於朝,進公一階,封贈父母及妻。

  癸巳,升廣西參政,專督糧餉。

  丙申,升雲南右布政使。丁外艱。服闋,改陝西,尋遷左。時廣西殘破之餘,公委曲措注,民夷賴以不擾。陝西地臨三邊,公在任日,邊報無虛月。適歲多歉,公調度有方,而饋餉不缺。入為刑部右侍郎,佐其長以明刑,恒舉歐陽公「求生不得,則死無憾」之語為寮屬告,有深文巧詆者,輒不樂之,刑用是平。僅再閱月,調公南京。蓋當道者之鄉。人有欲得公處者,或以為言,公乃曰:「吾南人,往官于南,固其所也。」

  明年,山東旱饑,盜賊將乘之而起。廷議建遣大臣巡撫,僉曰:「無如盛時望者。」改公都察院左副都禦史,乘驛往。命至,公即日就道。甫下車,禱於天,雨即大至,枯槁復蘇。公多方設法,凡前人救荒之政於今有益者,次第舉,而又因時之宜,條數十策,行下所司,民賴以賑。濟恤之余,所儲尚百余萬。又有餘力以及于前代聖賢有功于齊魯者,為之建祠宇以報祀之。

  公山東之政,大抵以黜貪暴、表忠良、除苛政,以固民心為本。在山東者三年,齊俗翕然以變。年近七十,以老疾上章乞致仕。上以其情詞懇切,從之。馳驛歸至徐州,適所部有大獄,以公知其始終,有旨命鞫之,獄成後歸。公自家食時,家事一以付其弟頤。至是抵家,伯仲怡怡,友愛加篤。公於家事一不問。頤為之構方塘書院,迭山鑿池,蒔花植竹,以為娛老之地。公時靜坐一室,焚香讀書以自適,泊如也。歲丁未,以上皇太后徽號恩,進公一階。

  家居者六閱寒暑,以歲壬子正月二十六日卒,享年七十有五。

  訃聞,賜葬祭如例。卜以是年臘月六日葬于惠山之原。弟頤命其子虞持狀來京師,求予銘。

  按狀,盛氏常州右族,世多聞人。曾大父諱茂之,大父諱子實,父諱文珪,俱以公貴贈都察院左副都禦史。祖妣吳氏,妣馬氏,俱贈淑人。公配三娶:殷氏,贈淑人,顧贈恭人,何封淑人。子男二:唐義、官龍,蔭補國子生。女三人。孫男二:銘、釗。女四。曾孫男一,女二。

  銘曰:

  公為循吏,仁中自義。公為憲臣,義中有仁。
  公撫邦國,變荒為熟。公佐邦刑,于死求生。
  撮其功業,所在烈烈。曰巨而艱,摧折大奸。
  因銘及之,補史之遺。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