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史籍 > 遼史 | 上頁 下頁
散樂


  殷人作靡靡之樂,其聲往而不反,流為鄭、衛之聲。秦、漢之間,秦、楚聲作,鄭、衛浸亡。漢武帝以李延年典樂府,稍用西涼之聲。今之散樂,俳優、歌舞雜進,往往漢樂府之遺聲。晉天福三年,遣劉煦以伶官來歸,遼有散樂,蓋由此矣。

  遼冊皇后儀:呈百戲、角觝、戲馬以為樂。

  皇帝生辰樂次:

  酒一行觱篥起,歌。
  酒二行 歌,手伎入。
  酒三行 琵琶獨彈。
  餅、茶、致語。
  食人,雜劇進。
  酒四行 闕。
  酒五行 笙獨吹,鼓笛進。
  酒六行 箏獨彈,築球。
  酒七行 歌曲破,角觝。

  曲宴宋國使樂次:

  酒一行 觱篥起,歌。
  酒二行 歌。
  酒三行 歌,手伎入。
  酒四行 琵琶獨彈。
  餅、茶、致語。
  食入,雜劇進。
  酒五行 闕。
  酒六行 笙獨吹,合《法曲》。
  酒七行 箏獨彈。
  酒八行 歌,擊架樂。
  酒九行 歌,角觝。

  散樂,以三音該三才之義,四聲調四時之氣,應十二管之數。截竹為四竅之笛,以葉音聲,而被之弦歌。三音:天音揚,地音抑,人音中,皆有聲無文。四時:春聲曰平,夏聲曰上,秋聲曰去,冬聲曰入。

  散樂器:觱篥、簫、笛、笙、琵琶、五弦、箜篌、箏、方響、杖鼓、第二鼓、第三鼓、腰鼓、大鼓、鞚、拍板。

  雜戲:自齊景公用倡優侏儒,至漢武帝設魚龍曼延之戲,後漢有繩舞、自刳之伎,杜佑以為多幻術,皆出西域。哇俚不經,故不具述。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