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史籍 > 梁書 | 上頁 下頁 |
司馬筠傳 |
|
司馬筠,字貞素,河內溫人,晉驃騎將軍譙烈王承七世孫。祖亮,宋司空從事中郎。父端,齊奉朝請。筠孤貧好學,師事沛國劉瓛,強力專精,深為瓛所器異。既長,博通經術,尤明《三禮》。齊建武中,起家奉朝請,遷王府行參軍。 天監初,為本州治中,除暨陽令,有清績。入拜尚書祠部郎。 七年,安成太妃陳氏薨,江州刺史安成王秀、荊州刺史始興王憺,並以《慈母表》解職,詔不許,還攝本任;而太妃薨京邑,喪祭無主。舍人周舍議曰:「賀彥先稱『慈母之子不服慈母之党,婦又不從夫而服慈姑,小功服無從故也。』庾蔚之雲:『非徒子不從母而服其党,孫又不從父而服其慈母。』由斯而言,慈祖母無服明矣。尋門內之哀,不容自同于常;按父之祥禫,子並受吊。今二王諸子,宜以成服日,單衣一日,為位受吊。」制曰:「二王在遠,諸子宜攝祭事。」舍又曰:「《禮》雲『縞冠玄武,子姓之冠』。則世子衣服宜異于常。可著細布衣,絹為領帶,三年不聽樂。又《禮》及《春秋》:庶母不世祭,蓋謂無王命者耳。吳太妃既朝命所加,得用安成禮秩,則當祔廟,五世親盡乃毀。陳太妃命數之重,雖則不異,慈孫既不從服,廟食理無傳祀,子祭孫止,是會經文。」 高祖因是敕禮官議皇子慈母之服。筠議:「宋朝五服制,皇子服訓養母,依《禮》庶母慈己,宜從小功之制。按《曾子問》曰:子遊曰:『喪慈母如母,禮歟?』孔子曰:『非禮也。古者男子外有傅,內有慈母,君命所使教子也,何服之有?』鄭玄注雲:『此指謂國君之子也。』若國君之子不服,則王者之子不服可知。又《喪服經》雲『君子子為庶母慈己者』。《傳》曰:『君子子者,貴人子也。』鄭玄引《內則》:三母止施于卿大夫。以此而推,則慈母之服,上不在五等之嗣,下不逮三士之息。儻其服者止卿大夫,尋諸侯之子尚無此服,況乃施之皇子。謂宜依《禮》刊除,以反前代之惑。」 高祖以為不然,曰:「《禮》言慈母,凡有三條:一則妾子之無母,使妾之無子者養之,命為母子,服以三年,《喪服齊衰章》所言『慈母』是也;二則嫡妻之子無母,使妾養之,慈撫隆至,雖均乎慈愛,但嫡妻之子,妾無為母之義,而恩深事重,故服以小功,《喪服小功章》所以不直言慈母,而雲『庶母慈己』者,明異於三年之慈母也;其三則子非無母,正是擇賤者視之,義同師保,而不無慈愛,故亦有慈母之名。師保既無其服,則此慈亦無服矣。《內則》雲『擇于諸母與可者,使為子師;其次為慈母;其次為保母』,此其明文。此言擇諸母,是擇人而為此三母,非謂擇取兄弟之母也。何以知之?若是兄弟之母其先有子者,則是長妾,長妾之禮,實有殊加,何容次妾生子,乃退成保母,斯不可也。又有多兄弟之人,於義或可;若始生之子,便應三母俱闕邪?由是推之,《內則》所言『諸母』,是謂三母,非兄弟之母明矣。子游所問,自是師保之慈,非三年小功之慈也,故夫子得有此對。豈非師保之慈母無服之證乎?鄭玄不辨三慈,混為訓釋,引彼無服,以注『慈己』,後人致謬,實此之由。經言『君子子』者,此雖起于大夫,明大夫猶爾,自斯以上,彌應不異,故傳雲『君子子者,貴人之子也』。總言曰貴,則無所不包。經傳互文,交相顯發,則知慈加之義,通乎大夫以上矣。宋代此科,不乖《禮》意,便加除削,良是所疑。」 於是筠等請依制改定:嫡妻之子,母沒為父妾所養,服之五月,貴賤並同,以為永制。 累遷王府諮議、權知左丞事,尋除尚書左丞。出為始興內史,卒官。 子壽,傳父業,明《三禮》。大同中,曆官尚書祠部郎,出為曲阿令。 |
學達書庫(xuoda.com) |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