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文學現代文學名家文集史籍歷史學達首頁言情小說偵探推理軍事軍旅科幻小說時尚閱讀
外國名著傳記紀實港臺文學詩詞歌賦古典小說武俠小說玄幻奇俠影視小說穿越宮闈青春校園
學達書庫 > 史籍 > 舊五代史·唐書 | 上頁 下頁
豆盧革傳


  豆盧革,祖籍,同州刺史。父瓚,舒州刺史。【《宣和書譜》雲:失其世系。】革少值亂離,避地鄜、延,轉入中山,王處直禮之,辟於幕下,有奏記之譽。因牡丹會賦詩,諷處直以桑柘為意,言甚古雅,漸加器仰,轉節度判官。而理家無法,獨請謁處直,處直慮布政有缺,有所規諫,斂版出迎,乃為嬖人祈軍職矣。

  天祐末,莊宗將即位,講求輔相,盧質以名家子舉之,征拜行台左丞相。同光初,拜平章事。及登廊廟,事多錯亂,至於官階擬議,前後倒置,屢為省郎蕭希甫駿正,革改之,無難色。莊宗初定汴、洛,革引薦韋說,冀諳事體,與己同功。說既登庸,複事流品,舉止輕脫,怨歸於革。又革、說之子俱授拾遺,父子同官,為人所刺,遂改授員外郎。革請說之子濤為宏文館學士,說請革之子升為集賢學士,交致阿私,有同市井,識者醜之。革自作相之後,不以進賢勸能為務,唯事修煉,求長生之術;嘗服丹砂,嘔血數日,垂死而愈。

  天成初,將葬莊宗,以革為山陵使。及木主歸廟,不出私第,專俟旄鎮,數日無耗,為親友促令入朝。安重誨對眾辱之曰:「山陵使名銜尚在,不候新命,便履公朝,意謂邊人可欺也。」側目者聞之,思有所中。初,蕭希甫有正諫之望,革嘗阻之,遂上疏論革與說苟且自容,致君無狀。複誣其縱田客殺人,冒元亨上第。遂貶為辰州刺史,仍令所在馳驛發遣。後鄭玨、任圜等連上三章,請不行後命,乃下制曰:「豆盧革、韋說等,身為輔相,手握權衡,或端坐稱臣,或半笑奏事,於君無禮,舉世甯容。革則暫委利權,便私俸祿,文武百辟皆從五月起支,父子二人偏自正初給遣。說則自居重位,全紊大綱。敘蔭貪榮,亂兒孫于昭穆;賣官潤屋,換令錄之身名。醜行疊彰,群情共怒,雖居牧守,示塞非尤。革可責授費州司戶參軍,說可夷州司戶參軍,皆員外置同正員,並所在馳驛發遣。」尋貶陵州長流百姓,委長吏常知所在。天成二年夏,詔令逐處刺史監賜自盡,其骨肉並放逐便。

  子升,官至檢校正郎,服金紫,尋亦削奪。

  【《寶晉齋法書贊》載豆盧革《田園帖》雲:大德欲要一居處,畿甸間舊無田園,鄜州雖有三兩處莊子,緣百姓租佃多年,累有令公大王書請,卻給還人戶,蓋不欲侵奪疲民,兼慮無知之輩,妄有影庇包役云云。嶽珂曰:此帖乃與僧往還書,其畏強藩避罪罟,蓋栗栗淵冰,然其後卒以故縱田客貶夜郎,正坐所畏,信乎亂邦之不可居也。是時據鄜乃高萬興,官檢校太師、中書令,封北平王,即革所謂「令公大王」者。官故梁授,唐命維新,而顓面正朝者,不能致褫鞶之誅,而反竊貢秉旄之佞,唐之不競,有自來矣。】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