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史籍 > 晉書 | 上頁 下頁 |
地理志(4) |
|
豫州。案《禹貢》為荊河之地。《周禮》:「河南曰豫州。」豫者舒也,言稟中和之氣,性理安舒也。《春秋元命包》雲:「鉤鈐星別為豫州。」地界,西自華山,東至於淮,北自濟,南界荊山。秦兼天下,以為三川、河東、南陽、潁川、碭、泗水、薛七郡。漢改三川為河南郡,武帝置十三州,豫州舊名不改,以河南、河東二郡屬司隸,又以南陽屬荊州。先是,改泗水曰沛郡,改碭郡曰梁,改薛曰魯,分梁沛立汝南郡,分潁川立淮陽郡。後漢章帝改淮陽曰陳郡。魏武分沛立譙郡,魏文分汝南立弋陽郡。及武帝受命,又分潁川立襄城都,分汝南立汝陰郡,合陳郡于梁國。州統郡國十,縣八十五,戶十一萬六千七百九十六。 潁川郡,秦置。統縣九,戶二萬八千三百。 許昌,漢獻帝都許。魏禪,徙都洛陽,許宮室武庫存焉,改為許昌。 長社。 潁陰。 臨潁,公國相。 郾。 邵陵,公國相。 鄢陵,公國相。 新汲。 長平。 汝南郡,漢置。統縣十五,戶二萬一千五百。 新息。 南安陽。 安成,侯相。 慎陽。 北宜春。 朗陵。 陽安,故江國。有江亭。 上蔡。 平輿,故沈子國。有沈亭。 定潁。 灈陽。 南頓。 汝陽。 吳房,故房子國。 西平,故柏國。有龍泉,水可用淬刀劍。 襄城郡,泰始二年置。統縣七,戶一萬八千。 襄城,侯相。有西不羹城。繁昌魏文受禪於此。 郟。 定陵,侯相。 父城,侯相。 昆陽,公國相。 舞陽,宣帝始封此邑。 汝陰郡,魏置郡,後廢,泰始二年複置。統縣八,戶八千五百。 汝陰,故鬍子國。 慎,故楚邑。 原鹿。 固始。 鮦陽。 新蔡。 宋,侯相 。 褒信。 梁國,漢置。統縣十二,戶一萬三千。 睢陽,春秋時宋都。 蒙。 虞。 下邑,有陽山,山有文石。 甯陵,故葛伯國。 穀熟。 陳。 項。 長平。 陽夏。 武平。 苦,東有賴鄉祠,老子所生地。 沛國,漢置。統縣九,戶五千九十六。 相; 沛,漢高祖所起處; 豐; 竺邑; 符離; 杼秋; 汶; 虹; 蕭。 譙郡,魏置。統縣七,戶一千。 譙; 城父; 酂; 山桑; 龍亢; 蘄; 銍。 魯郡,漢置。統縣七,戶三千五百。 魯,曲阜之地,魯侯伯禽所居。 汶陽。 卞。 鄒,有繹山。 番,故小邾之國。 薛,奚仲所封。 公丘。 弋陽郡,魏置。統縣七,戶一萬六千七百。 西陽,故弦子國。 軑。 蘄春。 邾。 西陵。 期思。 弋陽。 安豐郡,魏置。統縣五,戶一千二百。 安風。 雩婁。 安豐,侯相。 蓼。 松滋,侯相。 惠帝分汝陰立新蔡,分梁國立陳郡,分汝南立南頓。永嘉之亂,豫州淪沒石氏。元帝渡江,以春穀縣僑立襄城郡及繁昌縣。成帝乃僑立豫州于江淮之間,居蕪湖。時淮南入北,乃分丹陽僑立淮南郡,居於湖。又以舊當塗縣流人渡江,僑立為縣,並淮南、廬江、安豐並屬豫州。甯康元年,移鎮姑孰。孝武改蘄春縣為蘄陽縣,因新蔡縣人于漢九江王黥布舊城置南新蔡郡,屬南豫州。又於漢廬江郡之南部置晉熙郡。 |
學達書庫(xuoda.com) |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