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史籍 > 晉書 | 上頁 下頁 |
明帝司馬紹紀 |
|
明皇帝諱紹,字道畿,元皇帝長子也。幼而聰哲,為元帝所寵異。年數歲,嘗坐置膝前,屬長安使來,因問帝曰:「汝謂日與長安孰遠?」對曰:「長安近。不聞人從日邊來,居然可知也。」元帝異之。明日,宴群僚,又問之。對曰:「日近。」元帝失色,曰:「何乃異間者之言乎?」對曰:「舉目則見日,不見長安。」由是益奇之。 建興初,拜東中郎將,鎮廣陵。元帝為晉王,立為晉王太子。及帝即尊號,立為皇太子。性至孝,有文武才略,欽賢愛客,雅好文辭。當時名臣,自王導、庚亮、溫嶠、桓彝、阮放等,鹹見親待。嘗論聖人真假之意,導等不能屈。又習武藝,善撫將士。于時東朝濟濟,遠近屬心焉。及王敦之亂,六軍敗績,帝欲帥將士決戰,升車將出,中庶子溫嶠固諫,抽劍斬鞅,乃止。敦素以帝神武明略,朝野之所欽信,欲誣以不孝而廢焉。大會百官而問溫嶠曰:「皇太子以何德稱?」聲色俱厲,必欲使有言。嶠對曰:「鉤深致遠,蓋非淺局所量。以禮觀之,可稱為孝矣。」眾皆以為信然,敦謀遂止。 永昌元年閏月己醜,元帝崩。庚寅,太子即皇帝位,大赦,尊所生荀氏為建安郡君。 太甯元年春正月癸巳,黃霧四塞,京師火。李雄使其將李驤、任回寇台登,將軍司馬玖死之。越巂太守李釗、漢嘉太守王載以郡叛,降於驤。二月,葬元帝于建平陵,帝徒跣至於陵所。以特進華恒為驃騎將軍、都督石頭水陸軍事。乙丑,黃霧四塞。丙寅,隕霜。壬申,又隕霜,殺穀。三月戊寅朔,改元,臨軒,停饗宴之禮,懸而不樂。丙戌,隕霜,殺草。饒安、東光、安陵三縣災,燒七千余家,死者萬五千人。石勒攻陷下邳,徐州刺史卞敦退保盱眙。王敦獻皇帝信璽一紐。敦將謀篡逆,諷朝廷徵己,帝乃手詔徵之。夏四月,敦下屯於湖,轉司空王導為司徒,自領揚州牧。巴東監軍柳純為敦所害。以尚書陳眕為都督幽平二州諸軍事、幽州刺史。 五月,京師大水。李驤等寇甯州,刺史王遜遣將姚岳距戰於堂狼,大破之。梁碩攻陷交州,刺史王諒死之。六月壬子,立皇后庾氏。平南將軍陶侃遣參軍高寶攻梁碩,斬之,傳首京師。進侃位征南大將軍、開府儀同三司。秋七月丙子朔,震太極殿柱。是月,劉曜攻陳安於隴城,滅之。八月,以安北將軍郗鑒為尚書令。石勒將石季龍攻陷青州,刺史曹嶷遇害。冬十一月,王敦以其兄征南大將軍含為征東大將軍、都督揚州江西諸軍事。以軍事饑乏,調刺史以下米各有差。 二年春正月丁醜,帝臨朝,停饗宴之禮,懸而不樂。庚辰,赦五歲刑以下。術人李脫造妖書惑眾,斬于建康市。石勒將石季龍寇兗州,刺史劉遐自彭城退保泗口。三月,劉曜將康平寇魏興,及南陽。夏五月,王敦矯詔拜其子應為武衛將軍,兄含為驃騎大將軍。帝所親信常從督公乘雄、冉曾並為敦所害。 六月,敦將舉兵內向,帝密知之,乃乘巴滇駿馬微行,至於湖,陰察敦營壘而出。有軍士疑帝非常人。又敦正書寢,夢日環其城,驚起曰:「此必黃須鮮卑奴來也。」帝母荀氏,燕代人,帝狀類外氏,須黃,敦故謂帝雲。於是使五騎物色追帝。帝亦馳去,馬有遺糞,輒以水灌之。見逆旅賣食嫗,以七寶鞭與之,曰:「後有騎來,可以此示也。」俄而追者至,問嫗。嫗曰:「去巳遠矣。」因以鞭示之。五騎傳玩,稽留遂久,又見馬糞冷,以為信遠而止不追。帝僅而獲免。丁卯,加司徒王導大都督、假節,領揚州刺史,以丹陽尹溫嶠為中壘將軍,與右將軍卞敦守石頭,以光祿勳應詹為護軍將軍、假節、督朱雀橋南諸軍事,以尚書令郗鑒行衛將軍、都督從駕諸軍事,以中書監庾亮領左衛將軍,以尚書卞壼行中軍將軍。征平北將軍、徐州刺史王邃,平西將軍、豫州刺史祖約,北中郎將、兗州刺史劉遐,奮武將軍、臨淮太守蘇峻,奮威將軍、廣陵太守陶瞻等還衛京師。帝次於中堂。 秋七月壬申朔,敦遣其兄含及錢鳳、周撫、鄧嶽等水陸五萬,至於南岸。溫嶠移屯水北,燒朱雀桁,以挫其鋒。帝躬率六軍,出次南皇堂。至癸酉夜,募壯士,遣將軍段秀、中軍司馬曹渾、左衛參軍陳嵩、鐘寅等甲卒千人渡水,掩其未備。平旦,戰於越城,大破之,斬其前鋒將何康。王敦憤惋而死。前宗正虞潭起義師於會稽。沈充帥萬餘人來會含等,庚辰,築壘於陵口。 丁亥,劉遐、蘇峻等帥精卒萬人以至,帝夜見,勞之,賜將士各有差。義興人周蹇殺敦所署太守劉芳,平西將軍祖約逐敦所署淮南太守任台于壽春。乙未,賊眾濟水,護軍將軍應詹帥建威將軍趙胤等距戰,不利。賊至宣陽門,北中郎將劉遐、蘇峻等自南塘橫擊,大破之。劉遐又破沈充於青溪。丙申,賊燒營宵遁。丁西,帝還宮,大赦,惟敦党不原。於是分遣諸將追其黨與,悉平之。封司徒王導為始興郡公,邑三千戶,賜絹九千匹;丹陽尹溫嶠建寧縣公,尚書卞壼建興縣公,中書監庾亮永昌縣公,北中郎將劉遐泉陵縣公,奮武將軍蘇峻邵陵縣公,邑各一千八百戶,絹各五千四百匹;尚書令郗鑒高平縣侯,護軍將軍應詹觀陽縣侯,邑各千六百戶,絹各四千八百匹;建威將軍趙胤湘南縣侯,右將軍卞敦益陽縣侯,邑各千六百戶,絹各三千二百匹。其餘封賞各有差。 冬十月,以司徒王導為太保、領司徒,太宰、西陽王羕領太尉,應詹為平南將軍、都督江州諸軍事、江州刺史,劉遐為監淮北諸軍事、徐州刺史,庾亮為護軍將軍。詔王敦群從一無所問。是時,石勒將石生屯洛陽,豫州刺史祖約退保壽陽。十二月壬子,帝謁建平陵,從大祥之禮。梁水太守爨亮、盜竊州太守李逷以興古叛,降于李雄。沈充故將顧颺反于武康,攻燒城邑,州縣討斬之。 三年春二月戊辰,複三族刑,惟不及婦人。三月,幽州刺史段末波卒,以弟牙嗣。戊辰,立皇子衍為皇太子,大赦,增文武位二等,大酺三日,賜鰥寡孤獨帛,人二匹。癸巳,征處士臨海任旭、會稽虞喜並為博士。夏四月,詔曰:「大事初定,其命惟新。其令太宰、司徒巳下,詣都坐參議政道,諸所因革,務盡事中。」又詔曰:「餐直言,引亮正,想群賢達吾此懷矣。予違汝弼,堯舜之相君臣也。吾雖虛暗,庶不距逆耳之談。稷契之任,君居之矣。望共勖之。」己亥,雨雹。石勒將石良寇兗州,刺史檀贇力戰,死之。將軍李矩等並眾潰而歸,石勒盡陷司、兗、豫三州之地。 五月,以征南大將軍陶侃為征西大將軍、都督荊湘雍梁四州諸軍事、荊州刺史,王舒為安南將軍、都督廣州諸軍事、廣州刺史。六月,石勒將石季龍攻劉曜將劉岳於新安,陷之。以廣州刺史王舒為都督湘州諸軍事、湘州刺史,湘州刺史劉顗為平越中郎將、都督廣州諸軍事、廣州刺史。大旱,自正月不雨,至於是月。 秋七月辛未,以尚書令郗鑒為車騎將軍、都督青兗二州諸軍事、假節,鎮廣陵,領軍將軍卞壼為尚書令。詔曰:「三恪二王,世代之所重;興滅繼絕,政道之所先。又宗室哲王有功勳于大晉受命之際者,佐命功臣,碩德名賢,三祖所與共維大業,咸開國胙土、誓同山河者,而並廢絕,禋祀不傳,甚用懷傷。主者其祥議諸應立後者以聞。」又詔曰:「郊祀天地,帝王之重事。自中興以來,惟南郊,未曾北郊,四時五郊之禮都不復設,五嶽、四瀆、名山、大川載在祀典應望秩者,悉廢而未舉。主者其依舊詳處。」 八月,詔曰:「昔周武克殷,封比干之墓;漢高過趙,錄樂毅之後,追顯既往,以勸將來也。吳時將相名賢之胄,有能纂修家訓,又忠孝仁義,靜己守真,不聞于時者,州郡中正亟以名聞,勿有所遺。」閏月,以尚書左僕射荀崧為光祿大夫、錄尚書事,尚書鄧攸為尚書左僕射。壬午,帝不豫,召太宰、西陽王羕,司徒王導,尚書令卞壼,車騎將軍郗鑒,護軍將軍庾亮,領軍將軍陸曄,丹陽尹溫嶠並受遺詔,輔太子。丁亥,詔曰:「自古有死,賢聖所同,壽夭窮達,歸於一概,亦何足特痛哉!朕枕疾已久,常慮忽然。仰惟祖宗洪基,不能克終堂構,大恥未雪,百姓塗炭,所以有慨耳。不幸之日,斂以時服,一遵先度,務從簡約,勞眾崇飾,皆勿為也。衍以幼弱,猥當大重,當賴忠賢,訓而成之。昔周公匡輔成王,霍氏擁育孝昭,義行前典,功冠二代,豈非宗臣之道乎?凡此公卿,時之望也。敬聽顧命,任託付之重,同心斷金,以謀王室。諸方岳征鎮,刺史將守,皆朕扞城,推轂於外,雖事有內外,其致一也。故不有行者,誰扞牧圉?譬若唇齒,表裡相資。宜戮力一心,若合符契,思美焉之美,以緝事為期。百辟卿士,其總己以聽於塚宰,保祐沖幼,弘濟艱難,永令祖宗之靈,甯於九天之上,則朕沒於地下,無恨黃泉。」戊子,帝崩於東堂,年二十七,葬武平陵,廟號肅祖。 帝聰明有機斷,尤精物理。于時兵凶歲饑,死疫過半,虛弊既甚,事極艱虞。屬王敦挾震主之威,將移神器。帝騎驅遵養,以弱制強,潛謀獨斷,廓清大昆。改授荊、湘等四州,以分上流之勢,撥亂反正,強本弱枝。雖享國日淺,而規模弘遠矣。 史臣曰:維揚作宇,憑帶洪流,楚江恒戰,方城對敵,不得不推誠將相,以總戎麾。樓船萬計,兵倍王室,處其利而無心者,周公其人也。威權外假,嫌隙內興,彼有順流之師,此無強藩之援。商逢九亂,堯止八音,明皇負圖,屬在茲日。運龍韜於掌握,起天旆于江靡,燎其餘燼,有若秋原。去縗絰而踐戎場,斬鯨鯢而拜園闕。鎮削威權,州分江漢,覆車不踐。貽厥孫謀。其後七十餘年,終罹敬道之害。或曰:「興亡在運,非止上流。」豈創制不殊,而弘之者異也。 贊曰:傾天起害,猛獸呈災。琅邪之子,仁義歸來,龔行趙璧,命箠荊台。雲瞻北晦,江望南開。晉陽禦敵,河西全壤。胡寇雖艱,靈心弗爽。三方馳騖,百蠻從響。寶命還昌,金輝載明。明後岐嶷,軍書接要。莽首晨懸,董臍昏燎。厥德不回,餘風可劭。 |
學達書庫(xuoda.com) |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