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史籍 > 漢紀 | 上頁 下頁 |
漢惠帝紀(6) |
|
六年十月。齊王肥薨。諡悼惠王。 夏六月,武陽侯樊噲薨。諡曰武侯。 留侯張良薨。諡文成侯。高帝十四年。留侯果得穀城山下黃石。及薨。與石並葬。 複置太尉官。周勃為太尉。太尉秦官掌武事。自先王之立。官名雖不同。其致一也。 昔伏羲氏龍名。神農氏火師火名。黃帝雲師雲名。少昊氏鳥師鳥名。顓頊以來為民師民名。有重黎勾芒祝融後土蓐收玄冥之官。唐虞致羲和四子。十有二牧。禹作司空平水土。棄作後稷播種百穀。契作司徒訓五品。皋陶作士官正五刑。垂作共工利器用。益作朕虞育草木鳥獸。伯夷作秩宗典三禮。夔作典樂和神人。龍作納言出入帝命。夏殷所聞略焉。周官則備矣。天官廝宰、地官司徒、春官宗伯、夏官司馬、秋官司寇、冬官司空,是為六卿。太師太傅太保。坐參天子而議政事。不統職。又立三少為副。曰少師少傅少保。是為三孤。兼卿而九。秦兼天下。建皇帝之號。改立臣官。漢因循而不革。從簡易隨時之宜。丞相金印紫綬。有左右丞相。佐天子助治萬機。高帝更名相國。綠綬。複為丞相御史大夫。位上卿。副丞相。銀印青綬。太尉有長史。丞相置兩長史。御史大夫置兩丞。一曰中丞。外督部刺史。一曰內史。掌秘書。受公卿奏事。舉掌劾章。秩皆千石。武帝置丞相司直。掌左丞相。舉不法。秩比二千石。前後左右將軍。掌武衛。本週末官。秦因之。金印紫綬。位上卿。太常掌郊廟祭祀禮樂典經。景帝更名太常卿。郎中令掌宮殿門戶。宿衛屬官。武帝更名光祿勳。衛尉掌宮門衛士屯兵。諸侯司馬太僕掌輿馬屬官。廷尉掌刑辟。典客掌諸侯歸義蠻夷。景帝更名大行。武帝更為大鴻臚宗正。掌視親屬官治粟內史。掌寶貨。景帝更名大司農令。武帝要改為大司農少府。掌山海河澤之稅及供養內職屬官。 凡九卿。秩皆中二千石。丞。皆千石。廷尉無丞。有正監秩。比千石。中尉掌徼巡京師。位秩與卿同。武帝更名執金吾太子太傅少府古官也。將作少府。掌治宗室事。景帝更名大匠詹事。掌後太子家令。景帝更名長信少府。武帝更名長樂少府。將作官。與詹事同。並職。景帝更名大長秋。成帝省詹事。並大長秋典。屬國事。掌蠻夷降者。武帝省職並鴻臚內史。掌京師。景帝分置左右內史。武帝更名內史為京兆尹。左內史為左馮翊主爵。中尉掌列侯。景帝更名為都尉。武帝更名為右扶風。自太子太傅至右扶風秩比二千石丞。六百石。皆秦官。唯內史為周官司隸。周官漢為司隸校尉。掌京師城門屯兵。中壘校尉。掌北軍壘門內外及掌四城門。屯騎校尉。掌騎士。步兵校尉。掌上林。苑門屯兵越騎校尉。掌馹騎馬。長水校尉。胡騎校尉。掌池陽。胡騎射聲校尉。掌待詔。射聲虎賁校尉。掌輜重。騎士皆武帝時置之。西域都尉並加官。以騎都尉使護西域。有副校尉。宣帝置也。自司隸已下至副校尉。秩比二千石。有左右丞。秩六百石。五官中郎將。左右將軍。秩比二千石。光祿大夫。秩比二千石。太中大夫。秩比二千石。掌論議諫議大夫。秩比六百石。奉車都尉。掌禦乘輿。駙馬都尉。掌駙馬。秩皆二千石。侍中左右諸曹吏散騎中常侍皆加官。皆列侯將軍大夫騎都尉尚封令太醫令太官令至郎中。無常員。多至數十人。侍中中常侍皆加官。得入禁中。其後侍中。或特綰諸曹吏綬。尚書奏事諸吏。問舉劾。按不法。散騎並乘車輿。給事中黃門亦加官。所加或大夫博士議郎。掌顧問應帝。位次中常侍。侍郎左右。有給事中黃門。侍郎位從將軍大夫官。皆秦制也。 凡爵二十級。一曰公士。二曰上造。三曰簪褭。四曰不更。五曰大夫。六曰官大夫。七曰公大夫。八曰公乘。九曰五大夫。十曰左庶長。十一曰右庶長。十二曰左更。十三曰中更。十四曰右更。十五曰少上造。十六曰大上造。十七曰馹馬車庶長。十八曰大庶長。十九曰關內侯。二十曰通侯。以賞功勞。皆秦制。諸侯王。高帝初置之。金印紫綬。治其監官。掌監郡縣。秩比六百石。後為刺史。郡守掌治其郡。郡都尉掌左守典職。皆有丞。縣令長掌治其縣。萬戶以上為令。秩比千石。下至六百石。而不滿萬戶為長。秩皆五百石。皆有丞尉。皆秦制。列侯所食縣曰國。皇太后公主所食曰邑。有蠻夷曰道。 荀悅曰:諸侯之制。所由來尚矣。《易》曰:先王建萬國。親諸侯。孔子作《春秋》。為後世法。譏世卿。不改世侯。昔者聖王之有天下。非所以自為。所以為民也。不得專其權利。與天下同之。唯義而已。無所私焉。封建諸侯。各世其位。欲使親民如子。愛國如家。於是為置賢卿大夫。考績黜陟。使有分土而無分民。而王者總其一統。以禦其政。故有暴禮于其國者。則民叛於下。王誅加於上。是以計利慮害。勸賞畏威。各兢其力。而無亂心。及至天子失道。諸侯正之。王室微弱。則大國輔之。雖無道不得虐於天下。賢人君子有所周流。上下左右。皆相夾輔。凡此所以輔相天地之宜。以左右民者也。故民主兩利。上下俱便。是則先王之所以能永有其世也。然古之建國。或小或大。監前之弊。變而通之。夏殷之時。蓋不過百里。故諸侯微而天子彊。桀紂得肆其虐。紂脯刑侯而醢九侯。以文王之上德。不免於羑裡。周承其弊。故大國方五百里。所以崇寵諸侯而自抑損也。至其末流。諸侯彊大。更相侵伐。周室卑微。禍亂用作。秦承其弊。不能正其制以求其中。而遂廢諸侯改為郡縣。以一威權。以專天下。其意主以自為。非以為民。深淺之慮。德量之殊。豈不遠哉。故秦得擅其海內之勢。無所拘忌。肆淫奢行。暴虐天下。然十四年而滅亡。故人主失道。則天下遍被其害。百姓一亂。則魚爛土崩。莫之匡救。賢人君子。複無息肩。眾庶無所遷徙。此民主俱害。上下兩危。漢興。承周秦之弊。故兼而用之。六王七國之難作者。誠失之於彊大。非諸侯治國之咎。 其後遂皆郡縣治民。而絕諸侯之權矣。當時之制。未必百王之法也。凡長吏秩二千石上皆銀印青綬。比六百石已上。皆銅印墨綬。比二百石已上。皆銅印黃綬。其後雖不及六百石。其長相皆墨綬。除八百石五百石秩。 荀悅曰:先王之制祿也。下足以代耕。上足以克祀。故食祿之家。不與下民爭利。所以厲其公義。塞其私心。其或犯逾之者。則繩以政法。是以君子勸慕。小人無怨。若位苟祿薄。外而不充。憂匱是恤。所求不贍。則私利之智萌矣。放而聽之。則貪利之心濫矣。以法繩之。則下情怨矣。故位必稱德。祿必稱爵。故一物而不稱。則亂之本也。今漢之賦祿薄。而吏非員者眾。在位者貪於財產。規奪官民之利。則殖貨無厭。奪民之利。不以為恥。是以清節毀傷。公義損闕。富者比公室。貧者匱朝夕。非所為濟俗也。然古今異制。爵賦不同。祿亦如之。雖不及古。度時有可嘉也。 |
學達書庫(xuoda.com) |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