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史籍 > 後漢紀校注 | 上頁 下頁 |
漢靈帝紀(8) |
|
建寧五年[172年] 春正月,車駕上原陵,諸侯王,公主及外戚家婦女,郡國計吏、匈奴單于、西域三十六國侍子皆會焉,如會殿之儀,禮樂闋,百官受賜爵,計吏以次向殿前,上先帝御座,具言俗善惡,民所疾苦。 司徒掾蔡邕慨然歎曰:「聞古不墓祭,而上陵之禮如此其備也。察其本意,乃知孝明皇帝至孝惻隱,不易奪也。」或曰:「本意雲何?」對曰:「西京之時,其禮不可得而聞也。光武〔即〕世①,始葬於此。明帝嗣位逾年,群臣朝正,感先帝不復見此禮,乃率公卿百僚,就陵而朝焉,蓋事亡如事存之意也。與先帝有瓜葛之親,男女畢會,郡計吏各向神坐而言,庶幾先帝魂神聞聽之也。今者,日月久遠,非其時人,但見其禮,不知其哀,煩而不省者,先帝孝思之心者也。」 ①據續漢禮儀志注引謝承書補。 熹平元年① ①原作僖平。建寧五年五月改元。建寧五年五月改元。依《袁紀》前例,「五年」當作「熹平元年」。此自破其例也。下文言「五月」己未,大赦天下」,即為改元而作。故疑此四字當置於「五月」之前。卷二四誤「僖」為「嘉」,徑正之。 春三月壬戌,太傅胡廣薨。贈安鄉侯印綬,諡曰文侯①。 ①《范書》胡廣傳作「安樂鄉侯」,「諡文恭侯」。《袁紀》恐有脫文。 廣字伯始,南郡華容人。初為郡吏,在散輩中①。太守法雄有子曰真,善知人,言于父雄曰:「南郡掾吏,其民略可知。今當舉孝廉,為國選士,不可不擇。寧有其人乎?」雄曰:「未有所擬也。」真求與掾相見,獨奇廣。廣時年二十六,雄舉廣為孝廉。至京師,廣為天下第一。旬月,拜尚書郎,稍遷九卿。公輔屢登,三事元老。②在位,國家多難,廢立邪正之間,以厚重自居,不能有所明。然年逾八十,繼母在堂,朝夕定省,子道不虧,旁無幾杖,言不稱老,居喪盡禮。及廣薨,故吏自公卿大夫數百人,皆衰經殯〔位〕(泣)③,自漢興以來未嘗有也。 ①散輩,即散吏。沈欽韓曰:「散吏,隸釋碑陰所謂從掾位、從史位是也。晉職官志:郡國萬戶以上,職吏六十九人,散吏三十九人。」 ②《范書》胡廣傳曰:「凡一履司空,再作司徒,三登太尉,又為太傅。」 ③據《范書》胡廣傳改。 廣所臨治無秕政,世為之諺曰:「天下中庸有胡公。」此時公輔者,或樹私恩為子孫計,其後累世致公卿,而廣子孫無過二千石者。 夏四月甲午,青蛇見御座。詔問群臣,靡有所諱。 光祿卿楊賜上書曰:「臣聞休征則五福應①,咎征則六極至②。夫善不妄來,災不空發,必應行而至。王者心有所惟,意有所想,未形顏色,則五星推移,陰陽乖動。以此觀之,知天之與人,相去不遐。蛇者,于洪範鱗蟲之象,思心不逮之所致也。不逮之效,時則有龍蛇之孽。詩雲:『惟虺惟蛇,女子之祥。』③《春秋》書鄭昭公時,兩蛇鬥于南門之外,其後昭公殆以女敗④。昔周王承文王之盛,一朝晏起,夫人不鳴璜,宮門不擊柝,關睢之人,見機而作⑤。夫女謁行則讒夫昌,讒夫昌則苞苴通。殷湯以此自誡,即濟於旱亢之災⑤。唯陛下思乾剛之道,別內外之宜,崇帝乙之制,受元吉之祉⑥,抑皇〔甫〕(後)之權,割豔妻之愛⑦,則蛇變可消,禎祥立應,殷戊宋景,其事甚明⑧。」上深納之。 ①李賢曰:「休,美也;征,驗也。五福:一曰壽,二曰富,三曰康寧,四曰攸好德,五曰考終命。」見尚書洪范。 ②李賢曰:「咎,惡也。六極:一曰凶短折,二曰疾,三曰憂,四曰貧,五曰惡,六曰弱。」亦見書洪範。 ③見詩小雅斯干。 ④李賢注引洪範五行傳曰:「初鄭厲公劫相祭仲,而篡兄昭公,立為鄭君。後雍糾之難,厲公出奔,鄭人立昭公。既立,內蛇與外蛇鬥鄭南門中,內蛇死。是時傅瑕仕于鄭,欲內厲公,故內蛇死者,昭公將敗,厲公將勝之象也。昭公不覺,果殺于傅瑕,二子死而厲公入。詩雲:『惟虺惟蛇,女子之祥。』鄭昭公殆以女子敗矣。」惠棟曰:「案《左傳》,乃子儀,非昭公也。賜據洪範五行傳,故與《左傳》異。」按楊賜出今文世家,故不取古文學之《左傳》。 ⑤荀子大略篇:「湯旱而禱曰:「政不節與?使民疾與?何以不雨至斯極也!宮室榮與?婦謁盛與?何不雨至斯極也!苞苴行與?讒夫興與?何以不雨至斯極也!」注曰:「貨賄必以物苞裹,故總謂之苞苴。」事亦見說苑。 ⑥易泰卦曰:「帝乙歸妹,以祉元吉也。」 ⑦據《范書》楊賜傳改。李賢曰:「皇甫卿士等皆後之黨,用後嬖寵而居位也。詩曰『皇甫卿士,豔妻煽方處』也。」豔妻,原指周幽王后褒姒也。 ⑧李賢曰:「殷王太戊時,桑榖共生于朝,修德而桑榖死。景公時,熒惑守心,修德而星退舍。並見《史記》。」 |
學達書庫(xuoda.com) |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