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史籍 > 漢書 | 上頁 下頁 |
卷二十八 地理志(9) |
|
中山國,高帝郡,景帝三年為國。莽曰常山,屬冀州。戶十六萬八百七十三,口六十六萬八千八十。縣十四:盧奴,北平,徐水東至高陽入博。又有盧水,亦至高陽入河。有鐵官。莽曰善和。北新成,桑欽言易水出西北,東入滱,莽曰朔平,唐,堯山在南。莽曰和親。深澤,莽曰翼和。苦陘,莽曰北陘。安國,莽曰興睦。曲逆,蒲陽山,蒲水所出,東入濡,又有蘇水,亦東入濡,莽曰順平。望都,博水東至高陽入河。莽曰順調。新市,新處,毋極,陸成,安險。莽曰寧險。 信都國,景帝二年為廣川國,宣帝甘露三年複故。莽曰新博。屬冀州。戶六萬五千五百五十六,口萬三十萬四千三百八十四。縣十七:信都,王都。故章河、故虖池皆在北,東入海。《禹貢》絳水亦入海。莽曰新博亭。曆,莽曰曆寧。扶柳,辟陽,莽曰樂信。南宮,莽曰序下。下博,莽曰閏博。武邑,莽曰順桓。觀津,莽曰朔定亭。高提,廣川,樂鄉,侯國。莽曰樂丘。平堤,侯國。桃,莽曰桓分。西梁,侯國。昌成,侯國。東昌,侯國。莽曰田昌。脩。莽曰脩治。 河間國,故趙,文帝二年別為國。莽曰朔定。戶四萬五千四十三,口十八萬七千六百六十二。縣四:樂成,虖池別水首受虖池河,東至東光入虖池河。莽曰陸信。候井,武隧,莽曰桓隧。弓高。虖池別河首受虖池河,東至平舒入海。莽曰樂成。 廣陽國。高帝燕國,昭帝元鳳元年為廣陽郡,宣帝本始元年更為國。莽曰廣有,戶二萬七百四十,口七萬六百五十八。縣四:薊,故燕國,召公所封。莽曰伐戎。方城。廣陽,陰鄉。莽曰陰順。 甾川國,故齊,文帝十八年別為國。後並北海。戶五萬二百八十九,口二十二萬七千三十一。縣三:劇,義山,蕤水所出,北至壽光入海。莽曰俞。東安平,菟頭山,女水出,東北至臨甾入巨定。樓鄉。 膠東國,故齊,高帝元年別為國,五月複屬齊國,文帝十六年複為國。莽曰鬱秩。戶七萬二千二,口三十二萬三千三百三十一。縣八:即墨,有天室山祠。莽曰即善。昌武,下密,有三石山祠。壯武,莽曰曉武。鬱秩,有鐵官。挺,觀陽,鄒盧。莽曰始斯。 高密國,故齊,文帝十六年別為膠西國。宣帝本始元年更為高密國。戶四萬五百三十一,口十九萬二千五百三十六。縣五:高密,莽曰章牟。昌安,石泉,莽曰養信。夷安,莽曰原亭。成鄉。莽曰順成。 城陽國,故齊。文帝二年別為國。莽曰莒陵。屬兗州。戶五萬六千六百四十二,口二十萬五千七百八十四。縣四:莒,故國,盈姓,三十世為楚所滅。少昊後。有鐵官。莽曰莒陵。陽都,東安,慮。莽曰著善。 淮陽國,高帝十一年置。莽曰新平。屬兗州。戶十三萬五千五百四十四,口九十八萬一千四百二十三。縣九:陳,故國,舜後,胡公所封,為楚所滅。楚頃襄王自郢徙此。莽曰陳陵。苦,莽曰賴陵。陽夏。甯平,扶溝,渦水首受狼湯渠,東至向入淮,過郡三,行千里。固始,圉,新平,柘。 梁國,故秦碭郡,高帝五年為梁國。莽曰陳定。屬豫州。戶三萬八千七百九,口十萬六千七百五十二。縣八:碭,山出文石。莽曰節碭。甾,故戴國。莽曰嘉穀。杼秋,莽曰予秋。蒙,獲水首受甾獲渠,東北至彭城入泗,過郡五,行五百五十裡。莽曰蒙思。已氏,莽曰已善。虞,莽曰陳定亭。下邑,莽曰下洽。睢陽。故宋國,微子所封。《禹貢》盟諸澤在東北。 東平國,故梁國,景帝中六年別為濟東國,武帝元鼎無年為大河郡,宣帝甘露二年為東平國。莽曰有鹽。屬兗州。戶十三萬一千七百五十三,口六十萬七千九百七十六。有鐵官。縣七:無鹽,有郈鄉。莽曰有鹽亭。任城,故任國,太昊後,風姓。莽曰延就亭。東平陸,富城,莽曰成富。章,亢父,詩亭,故詩國。莽曰順父。樊。 魯國,故秦薛郡,高後元年為魯國。屬豫州。戶十一萬八千四十五,口六十萬七千三百八十一。縣六:魯,伯禽所封。戶五萬二千。有鐵官。卞,泗水西南至方與入沛,過郡三,行五百里,青州川。汶陽,莽曰汶亭。蕃,南梁水西至胡陵入沛渠。騶,故邾國。曹姓,二十九世為楚所滅。嶧山在北。莽曰騶亭。薛。夏車正奚仲所國。後遷于邳,湯相仲虺居之。 楚國,高帝置,宣帝地節元年更為彭城郡,黃龍元年複故。莽曰和樂。屬徐州。戶十一萬四千七百三十八,口四十九萬七千八百四。縣七:彭城,古彭祖國。戶四萬一百九十六。有鐵官。留,梧,莽曰吾治。傅陽,故逼陽國。莽曰輔陽。呂,武原,莽曰和樂亭。甾丘。莽曰善丘。 泗水國,故東海郡,武帝元鼎四年別為泗水國。莽曰水順。戶二萬五千二十五,口十一萬九千一百一十四。縣三:淩,莽曰生淩。泗陽,莽曰淮平亭。於。莽曰於屏。 廣陵國。高帝六年屬荊州,十一年更屬吳。景帝四年更名江都,武帝元狩三年更名廣陵。莽曰江平。屬徐州。戶三萬六千七百七十三,口十四萬七百二十二。有鐵官。縣四:廣陵,江都易王非、廣陵厲王胥皆都比,並得鄣郡,而不得吳。莽曰安定,江都,有江水祠。渠水首受江,北至射陽入湖。高郵,平安。莽曰杜鄉。 六安國。故楚,高帝元年別為衡山國,五年屬淮南。文帝十六複為衡山,武帝元狩二年別為六安國。莽曰安風。戶三萬八千三百四十五,口十七萬八千六百一十六。縣五:六,故國,皋繇後,偃姓,為楚所滅。如溪水首受沘,東北至壽春入芍陂。蓼,故國,皋繇後,為楚所滅。安豐,《禹貢》大別山在西南。莽曰美豐。安風,莽曰安風亭。陽泉。 長沙國,秦郡,高帝五年為國。莽曰填蠻。屬荊州。戶四萬三千四百七十,口二十三萬五千八百二十五。縣十三:臨湘,莽曰撫睦。羅,連道,益陽,湘山在北。下雋,莽曰閏雋。攸,酃,承陽,湘南,《禹貢》衡山在東南,荊州山。昭陵,荼陵。泥水西入湘,行七百里。莽曰聲鄉。容陵,安成。廬水東至廬陵,入湖漢。莽曰思成。 本秦京師為內史,分天下作三十六郡。漢興,以其郡太大,稍複開置,又立諸侯王國。武帝開廣三邊。故自高祖增二十六,文、景各六,武帝二十八,昭帝一,訖于孝平,凡郡國一百三,縣邑千三百一十四,道三十二,侯國二百四十一。地東西九千三百二裡。南北萬三千三百六十八裡。提封田一萬萬四千五百一十三萬六千四百五頃,其一萬萬二百五十二萬八千八百八十九頃,邑居道路,山川林澤,群不可墾,其三千二百二十九萬九百四十七頃,可墾不可墾,定墾田八百二十七萬五百三十六頃。民戶千二百二十三萬三千六十二,口五千九百五十九萬四千九百七十八。漢極盛矣。 凡民函五常之性,而其剛柔緩急,音聲不同,系水土之風氣。故謂之風;好惡取捨,動靜亡常,隨君上之情欲,故謂之俗。孔子曰:「移風易俗,莫善於樂。」言聖王在上,統理人倫,必移其木,而易其末,此混同天下一之乎中和,然後王教成也。漢承百王之末。國土變改,民人遷徙,成帝時劉向略言其地分,丞相張禹使屬潁川朱贛條其風俗,猶未宣究,故輯而論之。終其本末著於篇。 |
學達書庫(xuoda.com) |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