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史籍 > 陳書 | 上頁 下頁 |
世祖陳蒨本紀(1) |
|
世祖文皇帝,諱蒨,字子華,始興昭烈王長子也。少沈敏有識量,美容儀,留意經史,舉動方雅,造次必遵禮法。高祖甚愛之,常稱「此兒吾宗之英秀也」。 梁太清初,夢兩日鬥,一大一小,大者光滅墜地,色正黃,其大如鬥,世祖因三分取一而懷之。 侯景之亂,鄉人多依山湖寇抄,世祖獨保家無所犯。時亂日甚,乃避地臨安。及高祖舉義兵,侯景遣使收世祖及衡陽獻王,世祖乃密袖小刀,冀因入見而害景。至便屬吏,故其事不行。高祖大軍圍石頭,景欲加害者數矣。會景敗,世祖乃得出赴高祖營。起家為吳興太守。時宣城劫帥紀機、郝仲等各聚眾千餘人,侵暴郡境,世祖討平之。 承聖二年,授信武將軍,監南徐州。 三年,高祖北征廣陵,使世祖為前軍,每戰克捷。高祖之將討王僧辯也,先召世祖與謀。時僧辯女婿杜龕據吳興,兵眾甚盛,高祖密令世祖還長城,立柵以備龕。世祖收兵才數百人,戰備又少,龕遣其將杜泰領精兵五千,乘虛奄至。將士相視失色,而世祖言笑自若,部分益明,於是眾心乃定。泰知柵內人少,日夜苦攻。世祖激厲將士,身當矢石,相持數旬,泰乃退走。及高祖遣周文育率兵討龕,世祖與並軍往吳興。時龕兵尚眾,斷據衝要,水步連陣相結,世祖命將軍劉澄、蔣元舉率眾攻龕,龕軍大敗,窘急,因請降。東揚州刺史張彪起兵圍臨海太守王懷振,懷振遣使求救,世祖與周文育輕兵往會稽以掩彪。後彪將沈泰開門納世祖,世祖盡收其部曲家累,彪至,又破走,若邪村民斬彪,傳其首。以功授持節、都督會稽等十郡諸軍事、宣毅將軍、會稽太守。山越深險,皆不賓附,世祖分命討擊,悉平之,威惠大振。高祖受禪,立為臨川郡王,邑二千戶,拜侍中、安東將軍。及周文育、侯安都敗於沌口,高祖詔世祖入衛,軍儲戎備,皆以委焉。尋命率兵城南皖。 ※ 永定三年六月丙午,高祖崩,遺詔征世祖入纂。 甲寅,至自南皖,入居中書省。皇后令曰:「昊天不吊,上玄降禍。大行皇帝奄捐萬國,率土哀號,普天如喪,窮酷煩冤,無所迨及。諸孤藐爾,反國無期,須立長主,以寧宇縣。侍中、安東將軍、臨川王蒨,體自景皇,屬惟猶子。建殊功於牧野,敷盛業于戡黎,納麓時敘之辰,負扆乘機之日,並佐時雍,是同草創,祧祏所系,遐邇宅心,宜奉大宗,嗣膺寶錄,使七廟有奉,兆民甯晏。未亡人假延餘息,嬰此百罹,尋繹纏綿,興言感絕。」 世祖固讓,至於再三,群公卿士固請,其日即皇帝位於太極前殿。 詔曰:「上天降禍,奄集邦家,大行皇帝背離萬國,率土崩心,若喪考妣。龍圖寶曆,眇屬朕躬,運鐘擾攘,事切機務,南面須主,西讓禮輕,令便式膺景命,光宅四海。可大赦天下,罪無輕重,悉皆蕩滌。逋租宿債,吏民愆負,可勿複收。文武內外,量加爵敘。孝悌力田為父後者,賜爵一級。庶祗畏在心,公卿畢力,勝殘去殺,無待百年。興言號哽,深增慟絕。」又詔州郡悉停奔赴。 秋七月丙辰,尊皇后為皇太后,己未,以鎮南將軍、開府儀同三司、廣州刺史歐陽頠進號征南將軍,平南將軍、開府儀同三司周迪進號鎮南將軍,平南將軍、開府儀同三司、高州刺史黃法氍進號安南將軍。 庚申,以鎮南大將軍、開府儀同三司、桂州刺史淳于量進號征南大將軍。辛酉,以侍中、車騎將軍、司空侯瑱為太尉,鎮西將軍、開府儀同三司、南豫州刺史侯安都為司空,侍中、中權將軍、開府儀同三司王沖為特進、左光祿大夫,鎮北將軍、南徐州刺史徐度為侍中、中撫軍將軍、開府儀同三司。 壬戌,以侍中、護軍將軍徐世譜為特進、安右將軍;侍中、忠武將軍杜棱為領軍將軍。乙丑,重雲殿災。 八月癸巳,以平北將軍、南徐州刺史留異為安南將軍、縉州刺史,平南將軍、北江州刺史魯悉達進號安左將軍。庚戌,封皇子伯茂為始興王,奉昭烈王后。徙封始興嗣王頊為安成王。 九月辛酉,立皇子伯宗為皇太子,王公以下賜帛各有差。乙亥,立妃沈氏為皇后。 冬十一月乙卯,王琳寇大雷,詔遣太尉侯瑱、司空侯安都、儀同徐度率眾以禦之。 |
學達書庫(xuoda.com) |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