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史籍 > 北齊書 | 上頁 下頁 |
斛律金(子光 羨)傳(3) |
|
羨,字豐樂,少有機警,尤善射藝,高祖見而稱之。世宗擢為開府參軍事。遷征虜將軍、中散大夫,加安西將軍,進封大夏縣子,除通州刺史。顯祖受禮,進號征西,別封顯親縣伯。河清三年,轉使持節,都督幽、安、平、南、北營、東燕六州諸軍事,幽州刺史。其年秋,突厥眾十余萬來寇州境,羨總率諸將禦之。突厥望見軍威甚整,遂不敢戰,即遣使求款。慮其有詐,且喻之曰:「爾輩此行,本非朝貢,見機始變,未是宿心。若有實誠,宜速歸巢穴,別遣使來。」於是退走。天統元年夏五月,突厥木汗遣使請朝獻,羨始以聞,自是朝貢歲時不絕,羨有力焉。詔加行台僕射。羨以北虜屢犯邊,須備不虞,自庫堆戍東拒於海,隨山屈曲二千餘裡,其間二百里中凡有險要,或斬山築城,或斷穀起障,並置立戍邏五十餘所。又導高梁水北合易京,東會於潞,因以灌田。邊儲歲積,轉漕用省,公私獲利焉。其年六月,丁父憂去官,與兄光並被起複任,還鎮燕薊。三年,加位特進。四年,遷行台尚書令,別封高城縣侯。武平元年,加驃騎大將軍。時光子武都為兗州刺史。羨曆事數帝,以謹直見推,雖極榮寵,不自矜尚,至是以合門貴盛,深以為憂。乃上書推讓,乞解所職,優詔不許。其年秋,進爵荊山郡王。 三年七月,光誅,敕使中領軍賀拔伏恩等十餘人驛捕之。遣領軍大將軍鮮于桃枝、洛州行台僕射獨孤永業便發定州騎卒續進,仍以永業代羨。伏恩等既至,門者白使人衷甲馬汗,宜閉城門。羨曰:「敕使豈可疑拒?」出見之,伏恩把手,遂執之,死于長史廳事。臨終歎曰:「富貴如此,女為皇后,公主滿家,常使三百兵,何得不敗!」及其五子世達、世遷、世辨、世酋、伏護,餘年十五已下者宥之。羨未誅前,忽令其在州諸子自伏護以下五六人,鎖頸乘驢出城,合家皆泣送之至門,日晚而歸。吏民莫不驚異。行燕郡守馬嗣明,醫術之士,為羨所欽愛,乃竊問之,答曰:「須有禳厭。」數日而有此變。 羨及光並少工騎射,其父每日令其出畋,還即較所獲禽獸。光所獲或少,必麗龜達腋。羨雖獲多,非要害之所。光常蒙賞,羨或被捶撻。人問其故,金答雲:「明月必背上著箭,豐樂隨處即下手,其數雖多,去兄遠矣。」聞者鹹服其言。 金兄平,便弓馬,有幹用。魏景明中,釋褐殿中將軍,遷襄威將軍。正光末,六鎮擾亂,隸大將軍尉賓北討。軍敗,為賊所虜。後走奔其弟金于雲州,進號龍驤將軍。與金擁眾南出,至黃瓜堆,為杜洛周所破,部落離散。及歸爾朱榮,待之甚厚,以平襲父爵第一領民酋長。高祖起義,以都督從。稍遷平北將軍、顯州刺史,加鎮南將軍,封固安縣伯。尋進為侯,行肆州刺史。周文帝遣其右將軍李小光據梁州,平以偏師討擒之。出為燕州刺史。入兼左衛將軍,領眾一萬討北徐賊,破之,除濟州刺史。侯景度江,詔平為大都督,率青州刺史敬顯俊、左衛將軍厙狄伏連等略定壽陽、宿預三十餘城。事罷還州,加開府,進位驃騎大將軍,進爵為公。顯祖受禪,別封羨陽侯。行兗州刺史,以黷貨除名。後除開府儀同三司。廢帝即位,拜特進,食滄州樂陵郡幹。皇建初,封定陽郡公,拜護軍。後為青州刺史,卒。贈太尉。 史臣曰:斛律金以高祖撥亂之始,翼成王業,忠款之至,成此大功,故能終享遐年,位高百辟。觀其盈滿之戒,動之微也,才及後嗣,遂至誅夷,雖為威權之重,蓋符道家所忌。光以上將之子,有沈毅之姿,戰術兵權,暗同韜略,臨敵制勝,變化無方。自關、河分隔,年將四紀。以高祖霸王之期,屬宇文草創之日,出軍薄伐,屢挫兵鋒。而大寧以還,東鄰浸弱,關西前收巴蜀,又殄江陵,葉建瓴而用武,成併吞之壯氣。斛律治軍誓眾,式遏邊鄙,戰則前無完陣,攻則罕有全城,齊氏必致拘原之師,秦人無複啟關之策。而世亂才勝,詐以震主之威;主暗時艱,自毀藩籬之固。昔李牧之為趙將也,北翦胡寇,西卻秦軍,郭開譖之,牧死趙滅。其議誅光者,豈秦之反間歟,何同術而同亡也!內令諸將解體,外為強鄰報仇。嗚呼!後之君子,可為深戒。 贊曰:赳赳咸陽,邦家之光。明月忠壯,仍世將相。聲振關右,勢高時望。迫此威名,易興讒謗。始自工言,終斯交喪。 |
學達書庫(xuoda.com) |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