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史籍 > 北史 | 上頁 下頁 |
房暉遠傳 |
|
房暉遠,字崇儒,恒山真定人也。世傳儒學。暉遠幼有志行,明《三禮》、《春秋三傳》、《詩》、《書》、《周易》,兼善圖緯。恒以教授為務,遠方負笈而從者,動以千計。齊南陽王綽為定州刺史,聞其名,召為博士。周武帝平齊,搜訪儒俊,暉遠首應辟命,授小學下士。隋文帝受禪,遷太常博士。太常卿牛弘每稱為《五經》庫。吏部尚書韋世康薦之,遷太學博士。尋與沛公鄭譯修正樂章。後複為太常博士,未幾擢為國子博士。會上令國子生通一經者,並悉薦舉,將擢用之。既策問訖,博士不能時定臧否。祭酒元善怪問之,暉遠曰:「江南、河北,義例不同,博士不能遍涉。學生皆持其所短,稱己所長;博士各各自疑,所以久而不決也。」祭酒因令暉遠考定之,暉遠攬筆便下,初無疑滯。或有不服者,暉遠問其所傳義疏,輒為始末誦之,然後出其所短。自是無敢飾非者。所試四五百人,數日便決。諸儒莫不推其通博,皆自以為不能測也。尋奉詔預修令式。文帝嘗謂群臣曰:「自古天子有女樂乎?」楊素以下,莫知所出,遂言無女樂。暉遠曰:「臣聞『窈窕淑女,鐘鼓樂之』,此即王者房中之樂,著於《雅》《頌》,不得言無。」帝大悅。仁壽中,卒官,朝廷嗟惜焉,賵賻甚厚,贈員外散騎常侍。 |
學達書庫(xuoda.com) |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