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史籍 > 北史 | 上頁 下頁 |
尉元傳 |
|
尉元,字苟仁,代人也。世為豪宗。父目斤,勇略聞於當時,位中山太守。元以善射稱,為羽林中郎,以匪懈見知。稍遷駕部給事中,賜爵富城男。和平中,遷北部尚書,進爵太昌侯。 天安元年,薛安都以徐州內附,獻文以元為持節、都督東道諸軍事,與城陽公孔伯恭赴之。宋兗州刺史畢眾敬遣東平太守章仇檦歸款,元並納之,遂長驅而進。宋遣將張永、沈攸之等屯於下礚。安都出城見元。元依朝旨,授其徐州刺史,遣中書侍郎高閭、李璨等與安都俱還入城。別令孔伯恭撫安內外,然後元入彭城。元以永仍據險要,乃命安都與璨等同守。身率精銳,揚兵於外,分擊呂梁,絕其糧運。永遂捐城夜遁。於是遣高閭與張讜對為東徐州刺史;李璨與畢眾敬對為東兗州刺史。拜元開府、都督、徐州刺史、淮陽公。太和初,征為內都大官。既而出為使持節、鎮西大將軍、開府、統萬鎮都將,甚得夷人之心。三年,進爵淮陽王,以舊老見禮,聽乘步挽,杖於朝。齊高帝既立,多遣間諜,扇動新人;不逞之徒,所在蜂起。以元威名夙振,使總率諸軍以討之。東南清晏,遠近帖然。入為侍中、都曹尚書,遷尚書令,進位司徒。 十年,例降庶姓王爵,封山陽郡公。其年,頻表以老乞身,詔許之。元詣闕謝老,引見於庭;命升殿勞宴,賜玄冠、素服。又詔曰:「前司徒山陽郡公尉元、前大鴻臚卿新泰伯游明根,並元亨利貞,明允誠素,位顯台宿,歸老私第。可謂知始知卒,希世之賢也。公以八十之年,宜處三老之重;卿以七十之齡,可充五更之選。」於是養三老、五更於明堂,國老、庶老於階下。孝文再拜三老,親袒割牲,執爵而饋;於五更行肅拜之禮;賜國老、庶老衣服有差。既而元言曰:「自天地分判,五行施則,人之所崇,莫重于孝順。然五孝六順,天下之所先,願陛下重之,以化四方。臣既年衰,不究遠趣,心耳所及,敢不盡誠。」帝曰:「孝順之道,天地之經。今承三老明言,銘之於懷。」明根言曰:「夫至孝通靈,至順感幽,故《詩》雲:『孝悌之至,通於神明,光于四海。』如此則孝順之道,無所不格。願陛下念之,以濟黎庶。臣年志朽弊,識見昧然,在於愚慮,不敢不盡。」帝曰:「五更助三老以言至范,敷展德音。當克己復禮,以行來授。」禮畢,乃賜步挽一乘。詔曰:「夫尊老尚更,列聖同致,欽年敬德,綿哲齊軌。朕雖道謝玄風,識昧睿則,然仰稟先誨,企遵猷旨。故推老以德,立更以元;父焉斯彰,兄焉斯顯矣。前司徒公元、前鴻臚卿明根,並以沖德懸車,懿量歸老,故尊老以三,事更以五。雖老、更非官,耄耋罔祿,然況事既高,宜加殊養。三老可給上公祿,五更可食元卿俸。供食之味,亦同其例。」十七年,元疾篤,帝親省疾。薨,諡景桓公,葬以殊禮,給羽葆鼓吹,假黃鉞,班劍四十人。 子翊襲爵。遷洛,以山陽在畿內,改為博陵郡公。卒于恒州刺史,諡曰順。 |
學達書庫(xuoda.com) |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