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史籍 > 北史 | 上頁 下頁
周宣帝宇文贇紀


  宣皇帝諱贇,字乾伯,武帝長子也。母曰李太后。武成元年,生於同州。保定元年五月丙午,封魯國公。建德元年四月癸巳,武帝親告廟,冠於阼階,立為皇太子。

  二年,詔皇太子巡撫西土。文宣後崩,武帝諒暗,詔太子總朝政,五旬而罷。武帝每巡幸四方,太子常留監國。

  五年二月,又詔太子巡西土,因討吐谷渾。

  ※

  宣政元年六月丁酉,武帝崩,戊戌,太子即皇帝位。尊皇后曰皇太后。甲子,誅上柱國、齊王憲。閏月乙亥,詔山東流人新複業,及突厥侵掠家口破亡不能存濟者,給複一年。立妃楊氏為皇后。辛巳,以上柱國、趙王招為太師,陳王純為太傅,柱國、代王達、滕王逌、盧公尉遲運、薛公長孫覽並為上柱國。是月,幽州盧昌期據范陽反,詔柱國、東平公宇文神舉討平之。

  秋七月乙巳,享太廟。丙午,祀圓丘。戊申,祀方澤。庚戌,以小宗伯、岐公斛斯征為大宗伯。壬戌,以南兗州總管、隋公楊堅為上柱國、大司馬。癸亥,尊所生李氏為帝太后。

  八月丙寅,夕月於西郊。長安、萬年二縣人居京城者,給複三年。壬申,幸同州。遣大使『巡察諸州。制九條,宣下州郡。其母族絕服外者,聽婚。以上柱國、薛公長孫覽為大司徒,柱國、楊公王誼為大司空。丙戌,以柱國、永昌公椿為大司寇。

  九月丁酉,以柱國宇文盛、張掖公王傑、枹罕公辛威、鄖國公韋孝寬並為上柱國。庚戌,封皇弟元為荊王。詔諸應拜者,皆以三拜成禮。

  冬十月癸酉,至自同州。戊子,百濟遣使朝貢。

  十一月己亥,講武于道會苑,帝親擐甲。是月,突厥犯邊,圍酒泉,殺掠吏士。

  十二月甲子,以柱國、畢王賢為大司空。己醜,以上柱國、河陽總管、滕王逌為行軍元帥,伐陳。免京師見徒,並令從軍。

  ※

  大象元年春正月乙丑,受朝于路門,帝服通天冠、絳紗袍,群臣皆服漢魏衣冠。大赦,改元為大成。初置四輔官,以大塚宰、越王盛為大前疑,蜀公尉遲迥為大右弼,申公李穆為大左輔,大司馬隋公楊堅為大後丞。癸卯,封皇子衍為魯王。甲辰,東巡。丙午,以柱國、常山公於翼為大司徒。辛亥,以柱國、許公宇文善為大宗伯。戊午,行幸洛陽。立魯王衍為皇太子。

  二月癸亥,詔曰:「河、洛之地,舊稱朝市,自魏氏失馭,城闕為墟。我太祖受命酆、鎬,有懷光宅;高祖往巡東夏,布政此宮。朕以眇身,祗承寶運,雖庶幾聿修之志,敢忘燕翼之心。一昨駐蹕金墉,備嘗遊覽。百王制度,基址尚存。今若因循,為功易立。宜命邦事,修復舊都。奢儉取文質之間,功役依子來之義。北瞻河內,咫尺非遙,前詔經營,今宜停罷。」於是發山東諸州兵,增一月功為四十五日役,起洛陽宮。常役四萬人,以迄晏駕。並移相州六府於洛陽,稱東京六府。殺柱國、徐州總管、郯公王軌。停南討諸軍。以趙王招女為千金公主,嫁于突厥。乙亥,行幸鄴。丙子,初令總管、刺史行兵者加持節,餘悉罷之。辛巳,詔傳位於皇太子衍。大赦,改元,大成為大象。帝於是自稱天元皇帝,所居稱天臺,冕二十有四旒,車服旗鼓皆以二十四為節。內史、禦正皆置上大夫。皇帝衍稱正陽宮。置納言、禦正、諸衛等官,皆准天臺。尊皇太后為天元皇太后。癸未,日出、將入時,其中並有烏色,大如雞卵,經四日乃滅。戊子,以大前疑、越王盛為太傅,大右弼、蜀公尉迥為大前疑,代王達為大右弼。辛卯,詔徙鄴城石經於洛陽。又詔洛陽凡是元遷戶,並聽還洛州。此外欲往者,聽之。河陽、幽、相、豫、亳、青、徐七總管受東京六府處分。

  三月庚申,車駕至自東巡,大陳軍伍,親擐甲胄,入自青門。皇帝衍備法駕從,百官迎於青門外。是時驟雨,儀衛失容。辛酉,封趙王招第二子貫為永康縣王。夏四月壬戌朔,有司奏言日蝕,不視事。過時不蝕,乃臨軒。立妃朱氏為天元帝后。癸亥,以柱國、畢王賢為上柱國。己巳,享太廟。壬午,大醮于正武殿。

  五月辛亥,以洛州襄國郡為趙國,齊州濟南郡為陳國,豐州武當、安富二郡為越國,潞州上黨郡為代國,荊州新野郡為滕國,邑各一萬戶。令趙王招、陳王純、越王盛、代王達、滕王逌並之國。是月,遣使簡視京城及諸州士庶女,充選後宮。突厥寇並州。六月,咸陽有池水變為血。征山東諸州人修長城。秋七月庚寅,以大司空、畢王賢為雍州牧,大後丞、隋公楊堅為大前疑,柱國、滎陽公司馬消難為大後丞。丙申,納大後丞司馬消難女為正陽宮皇后。己酉,尊帝太后李氏為天皇太后。壬子,改天元帝后朱氏為天皇後,立妃元氏為天右皇后,妃陳氏為天左皇后。八月庚申,幸同州。壬申,還宮。甲戌,以天左皇后父大將軍陳山提、天右皇后父開府元晟並為上柱國。初,武帝作《刑書要制》,用法嚴重。及帝即位,恐物情未附,除之。至是,為《刑經聖制》,其法深刻,大醮于正武殿,告天而行焉。壬午,以上柱國、雍州牧畢王賢為太師,上柱國、郇公韓建業為大左輔。是月,所在蟻群鬥,各四五尺,死者十八九。

  九月己卯,以酆王貞為大塚宰。上柱國、鄖公韋孝寬為行軍元帥,率行軍總管杞公亮、郕公梁士彥伐陳。遣禦正杜果使于陳。

  冬十月壬戌,幸道會苑,大醮,以高祖武皇帝配醮。初複佛象及天尊象,帝與二象俱南坐。大陳雜戲,令京城士庶縱觀。是月,相州人段德舉謀反,伏誅。

  十一月乙未夜,行幸同州。壬寅,還宮。丁巳,初鑄永通萬國錢,以一當千,與五行大布並行。是月,韋孝寬拔壽陽,杞國公亮拔黃城,梁士彥拔廣陵。陳人退走,於是江北盡平。

  十二月戊午,以災異屢見,帝禦路寢,見百官。詔曰:「朕以寡德,君臨區宇。始于秋季,及此玄冬,幽憂殷勤,屢貽深戒。至有金入南斗,木犯軒轅;熒惑幹房,又與土合;流星照夜,東南而下。然則南斗主於爵祿,軒轅為于後宮,房曰明堂,布政所也。火、土則憂孽之兆,流星乃兵凶之驗。豈其宮人失序,女謁尚行,政事乖方,憂患將至,何其昭著,若斯之甚。將避正寢,齋居克念;惡衣減膳,去飾徹懸;披不諱之誠,開直言之路。欲使刑不濫及,賞弗逾等,選舉以才,宮闈修德。宜宣諸內外,庶盡弼諧;允葉人心,用消天譴。」於是舍仗衛,往天興宮。百官上表,勸複寢膳,許之。甲子,還宮,禦正武殿。集百官及宮人、內外命婦,大列妓樂;又縱胡人乞寒,用水澆沃以為戲樂。乙丑,行幸洛陽。帝親禦驛馬,日行三百里。四皇后及文武侍衛數百人,並乘驛以從。令四後方駕齊驅,或有先後,便加譴責。人馬頓僕,相屬￿道。己卯,還宮。

  ※

  二年春正月丁亥,帝受朝于道會苑。癸巳,享太廟。乙巳,造二扆,畫日月象以置左右。戊申,雨雪。雪止又雨細黃土,移時乃息。乙卯,詔江右諸州新附人,給複二十年。初稅入市者,人一錢。

  二月丁巳,帝幸路門學,行釋奠禮。戊午,突厥遣使獻方物,且逆千金公主。乙丑,改制詔為天制,敕為天敕。尊天元皇太后為天元上皇太后,天皇太后李氏曰天元聖皇太后。癸未,立天元皇后楊氏為天元大皇后,天皇後朱氏為天大皇后,天右皇后元氏為天右大皇后,天左皇后陳氏為天左大皇后,正陽宮皇后直稱皇后。是月,洛陽有禿鶖鳥集新太極殿前,滎州有黑龍見,與赤龍鬥于汴水側,黑龍死。

  三月丁亥,賜百官及百姓大酺。詔進封孔子為鄒國公,邑數准舊,並立後承襲,別于京師置廟,以時祭享。戊子,行軍總管、杞公亮舉兵反,行軍元帥韋孝寬獲而殺之。辛卯,行幸同州。增候正,前驅式道,為三百六十重,自應門至赤岸澤,數十里間,幡旗相蔽,鼓樂俱作。又令武賁持鈒馬上,稱警蹕,以至同州。乙未,改同州宮為天成宮。庚子,車駕至自同州。詔天臺侍衛,皆著五色及紅紫綠衣,以雜色緣,名曰品色衣;有大事,與公服間服之。壬寅,詔內外命婦皆執笏,其拜宗廟及天臺,皆俯伏。甲辰,初置天中大皇后,立天左大皇后陳氏為天中大皇后,立妃尉遲氏為天左大皇后。

  夏四月己巳,享太廟。己卯,以旱故,降見囚死罪已下。壬午,幸仲山祈雨,至咸陽宮,雨降。甲申,還宮。令京城士女於衢巷作音樂以迎候。

  五月甲午,帝備法駕幸天興宮。乙未,帝不悆,還宮。詔揚州總管、隋公楊堅入侍疾。丁未,追趙、越、陳、代、滕五王入朝。己酉,大漸。禦正下大夫劉昉與內史上大夫鄭譯矯制以隋公楊堅受遺輔政。是日,帝崩於天德殿,時年二十二。諡宣皇帝。

  七月丙申,葬定陵。

  ※

  帝之在東宮也,武帝慮其不堪承嗣,遇之甚嚴。朝見進止,與諸臣無異;雖隆寒盛署,亦不得休息。性嗜酒,武帝遂禁醪醴不許至東宮。帝每有過,輒加捶撲。嘗謂之曰:「古來太子被廢者幾人,餘兒豈不堪立邪!」於是遣東宮官屬錄帝言語動作,每月奏聞。帝懼威嚴,矯情修飾,以是惡不外聞。嗣位之初,方逞其欲。大行在殯,曾無戚容,即通亂先帝宮人。才逾年,便恣聲樂,採擇天下子女,以充後宮。好自矜誇,飾非拒諫。禪位之後,彌複驕奢。耽酗于後宮,或旬日不出,公卿近臣請事者,皆附閹官奏之。所居宮殿,帷帳皆飾以金玉珠寶,光華炫耀,極麗窮奢。及營洛陽宮,雖未成畢,其規摹壯麗,逾于漢、魏遠矣。唯自尊崇,無所顧憚。國典朝儀,率情變改。後宮位號,莫難詳錄。每對臣下,自稱為天。以五色土塗所禦天德殿,各隨方色。又于後宮,與皇后等列坐,用宗廟禮器罇彝圭瓚之屬。以次食焉。又令群臣朝天臺者,致齋三日,清身一日。車旗章服,倍于前王之數。既自比上帝,不欲令人同己。

  常自帶授及冠通天冠,加金附蟬,顧見侍臣武弁上有金蟬,及王公有綬者,並令去之。又不聽人有高者大者之稱,諸姓高者改為薑,九族稱高祖者為長祖,曾為次長祖。官稱名位,凡謂上及大者,改為長;有天者,亦改之。又令天下車皆渾成為輪,禁天下婦人皆不得施粉黛,唯宮人得乘有輻車,加粉黛焉。西陽公溫,杞公亮之子,即帝從祖兄子也。其妻尉遲氏有容色,因入朝,帝遂飲以酒,逼而淫之。亮聞之懼,謀反。才誅溫,即追尉遲氏入宮,初為妃,尋立為皇后。每左右侍臣論議,唯欲興造革易,未嘗言及政事。其後遊戲無恒,出入不節;羽儀仗衛,晨出夜還;或幸天興宮,或游道會苑,陪侍之官,皆不堪命。散樂雜戲,魚龍爛漫之伎,常在目前。好令京城少年為婦人服飾,入殿歌舞,與後宮觀之,以為喜樂。

  擯斥近臣,多所猜怨。又吝於財,略無賜與。恐群臣規諫,不得行己之志。常遣左右密伺察之,動止所為,莫不抄錄;小有乖違,輒加其罪。自公卿以下,皆被楚撻。其間誅戮黜免者,不可勝言。每捶人皆以百二十為度,名曰天杖。宮人內職亦如之。後妃嬪禦,雖被寵嬖,亦多被杖背。於是內外恐懼,人不自安;皆求苟免,莫有固志;重足累息,以逮於終矣。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