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史籍 > 北史 | 上頁 下頁 |
魏太武帝拓跋燾紀(5) |
|
太平真君元年春正月己酉,沮渠無諱國酒泉。辛亥,分遣侍臣巡行州郡,觀察風俗,問人疾苦。 二月己巳,詔假通直常侍邢穎使于宋。發長安人五千浚昆明池。 三月,酒泉陷。夏四月戊午朔,日有蝕之。庚辰,沮渠無諱寇張掖。禿髮保周屯刪丹。 六月丁醜,皇孫浚生,大赦改元。 秋七月,行幸陰山。己醜,永昌王健大破禿髮保周,走之。丙申,保太后竇氏崩於行宮。癸醜,保周自殺,傳首京師。 八月甲申,沮渠無諱降。 九月壬寅,車駕還宮。是歲,州鎮十五饑,詔開倉振恤之。以河南主曜子羯兒為河間王,後改封略陽王。 ※ 二年春正月癸卯,拜沮渠無諱為征西大將軍、涼州牧、酒泉王。 三月辛卯,葬惠太后于崞山。庚戌,新興王俊、略陽王羯兒有罪,黜為公。辛亥,封蠕蠕鬱久閭乞歸為朔方王,沮渠萬年為張掖王。 夏四月丁巳,宋人來聘。 秋八月辛亥,詔散騎侍郎張偉使于宋。 九月戊戌,永昌王健薨。 冬十一月庚子,鎮南大將軍奚眷平酒泉。 十二月丙子,宋人來聘。 ※ 三年春正月甲申,帝至道壇,親受符籙,備法駕,旗幟盡青。 三月壬寅,北平王長孫頹有罪,削爵為侯。 夏四月,酒泉王沮渠無諱走渡流沙,據鄯善。涼武昭王孫李寶據敦煌,遣使內附。 五月,行幸陰山北。 六月丙戌,楊難當朝於行宮。先是,起殿於陰山北,殿成而難當至,因曰廣德焉。 秋八月甲戌晦,日有蝕之。 冬十月己卯,封皇子伏羅為晉王,翰為秦王,譚為燕王,建為楚王,余為吳王。 十二月辛巳,太保、襄城公盧魯元薨。丁酉,車駕還宮,李寶遣使朝貢,以寶為鎮西大將軍、開府儀同三司、沙州牧、敦煌公。 ※ 四年春正月庚午,行幸中山。 二月丙子,次於恒山之陽,詔有司刊石勒銘。是月,克仇池。 三月庚申,車駕還宮。夏四月,武都王楊保宗謀反,諸將禽送京師。氐、羌複推保宗弟文德為主,圍仇池。 六月庚寅,詔複人貲賦三年,其田租歲輸如常,牧守不得妄有徵發。癸巳,大閱於西郊。 九月辛醜,行幸漠南。甲辰,舍輜重,以輕騎襲蠕蠕,分軍為四道。 冬十一月甲子,車駕還至朔方。詔曰:「夫陰陽有往復,四時有代謝,授子任賢,蓋古今不易之令典也。其令皇太子副理萬機,總統百揆。諸功臣勤勞日久,皆當以爵歸第,隨時朝請,饗宴朕前,論道陳謨而己,不宜複煩以劇職。更舉賢俊,以備百官,明為科制,以稱朕心。」 十二月辛卯,車駕至自北伐。 ※ 五年春正月壬寅,皇太子始總百揆。侍中中書監宜都王穆壽、司徒東都公崔浩、侍中廣平公張黎、侍中建興公古弼輔太子以決庶政。諸上書者皆稱臣,上疏儀與表同。戊申,詔自王公已下至於庶人,私養沙門、巫及金銀工巧之人在其家者,皆遣詣官曹,限今年二月十五日。過期不出,巫、沙門身死,主人門誅。庚戌,詔自三公已下至於卿士,其子息皆詣太學,其百工伎巧騶卒子息當習其父兄所業,不聽私立學校,違者師身死,主人門誅。 二月辛未,中山王辰等八人以北伐後期,斬于都南。癸酉,樂平王丕薨。庚辰,行幸廬。 三月戊辰,大會于那南。遣使者四輩使西域。甲辰,車駕還宮。 夏四月乙亥,太宰、陽平王杜超為帳下所殺。 五月丁酉,行幸陰山北。 六月,西平王吐谷渾慕利延殺其兄子緯代,立緯弟,叱力延等來奔,乞師。以叱力延為歸義王。 秋八月乙丑,田於河西。壬午,詔員外散騎常侍高濟使于宋。 九月,帝自河西至於馬邑,觀於崞川。己亥,車駕還宮。丁未,行幸漠南。冬十月癸未,晉王伏羅大破慕利延。慕利延走奔白蘭,其部一萬三千內附。 十一月,宋人來聘。 十二月丙戌,車駕還宮。 ※ 六年春正月辛亥,行幸定州,引見長老,存問之。詔兼員外散騎常侍宋愔使于宋。 二月,遂西幸上党,觀連理樹于玄氏。至吐京,討徙叛胡,出配郡縣。 三月庚申,車駕還宮。詔諸有疑獄皆付中書,以經義量決。夏六月戊子朔,日有蝕之。壬辰,北巡。 秋八月壬辰,散騎常侍成周公萬度歸以輕騎至鄯善,執其王真達,與詣京師。帝大悅,厚待之。車駕幸陰山北,次於廣德宮。詔發天下兵,三取一,各當戒嚴,以須後命。徙諸種雜人五千余家於北邊。令人北徙畜牧至廣漠,以餌蠕蠕。壬寅,征西大將軍、高涼王那等討吐谷渾慕利延。軍到蔓頭城,慕利延驅其部落西度流沙,那急追,故西秦王莫璝世子被囊逆軍拒戰,那擊破之。中山公杜豐追度三危,至雪山,禽被囊及慕利延兄子什歸、熾盤子成龍,送于京師。慕利延遂西入于闐國。 九月,盧水胡蓋吳聚眾反於杏城。 冬十一月,高涼王那振旅還京師。庚申,遼東王竇漏頭薨。河東蜀薛永宗聚党入汾曲。西通蓋吳,受其位號。蓋吳自號天臺王,署百官。辛未,車駕還宮。選六州兵勇猛者,使永昌王仁、高涼王那分領為二道,南略淮、泗以北。徙青、徐之人以實河北。癸未,西巡。 ※ 七年春正月戊辰,車駕次東雍,禽薛永宗,斬之。其男女無少長皆赴水死。辛未,南幸汾陰。蓋吳退走北地。 二月丙戌,幸長安,存問父老。丁亥,幸昆明池,遂田於岐山之陽。所過誅與蓋吳通謀反害守將者。 三月,詔諸州坑沙門,毀諸佛像,徙長安城內工巧二千家于京師。夏四月甲申,車駕至自長安。戊子,毀鄴城五層佛圖,於泥像中得玉璽二,其文皆曰:「受命于天,既壽永昌」。其一刻其旁曰「魏所受漢傳國璽」。 五月,蓋吳複聚杏城,自號秦地王。丙戌,發司、幽、定、冀四州十萬人築畿上塞圍,起上穀,西至於河,廣袤皆千里。六月癸未朔,日有蝕之。 秋八月,蓋吳為其下人所殺,傳首京師。複略陽公羯兒王爵。 ※ 八年春正月癸未,行幸中山。 三月,河西王沮渠牧犍謀反,伏誅。 夏五月,車駕還宮。 六月,西征諸將扶風公處真等八將坐盜沒軍資,所在虜掠,贓各千萬計,並斬之。 秋八月,樂安王範薨。 冬十一月,侍中、中書監、宜都王穆壽薨。 十二月,晉王伏羅薨。 ※ 九年春正月,宋人來聘。 二月癸卯,行幸定州。山東人饑,詔開倉振之。罷塞圍作。遂西幸上黨。詔于壺關東北大王山累石為三封,又斬其鳳凰山南足以斷之。 三月,車駕還宮。 夏五月甲戌,以交趾公韓拔為假征西將軍、領護西戎校尉、鄯善王,鎮鄯善,賦役其人,比之郡縣。 六月辛酉,行幸廣德宮。丁卯,悅般國遣使求與王師俱討蠕蠕。帝許之。 秋八月,詔中外諸軍戒嚴。 九月乙酉,練兵於西郊。丙戌,幸陰山。是月,成周公萬度歸千里驛上:大破焉耆國,其王鳩屍卑那奔龜茲。 冬十月辛醜,恒農王奚斤薨。癸卯,以婚姻奢靡,喪葬過度,詔有司更為科限。癸亥,大赦。 十二月,詔成周公萬度歸自焉耆西討龜茲。皇太子朝于行宮。遂從北討。至受降城,不見蠕蠕,因積糧城內,留守而還。北平王長孫敦坐事降爵為公。 ※ 十年春正月戊辰朔,帝在漠南,大饗百寮。甲戌,蠕蠕吐賀真懼,遠遁。 三月,蒐於河西。庚寅,車駕還宮。 夏四月丙申朔,日有蝕之。 九月,閱武於磧上,遂北伐。 冬十月庚子,皇太子及群官奉迎於行宮。 十二月戊申,車駕至自北伐。己酉,以平昌公托真為中山王。 ※ 十一年春正月乙丑,行幸洛陽。所過郡國,皆親對高年,存恤孤寡。 二月甲午,大蒐於梁山。皇子真薨。是月,大修宮室,皇太子居於北宮。車駕遂征懸瓠。 夏四月癸卯,車駕還宮,賜從者及留台郎吏已上生口各有差。六月己亥,誅司徒崔浩。辛醜,北巡陰山。 秋七月,宋將王玄謨攻滑台。 八月癸亥,田于河田。癸未,練兵於西郊。 九月辛卯,車駕南伐。癸巳,皇太子北伐,屯于漠南。吳王餘留守京都。庚子,曲赦定、冀、相三州死罪已下。 冬十月乙丑,車駕濟河,玄謨棄軍而走,乃命諸將分道並進。車駕自中道。 十一月辛卯,至鄒山。使使者以太牢祀孔子。是月,頞盾國獻師子一。 十二月丁卯,車駕至淮。詔刈雚葦作筏數萬而濟,淮南皆降。癸未,車駕臨江,起行宮于瓜步山。諸軍同日皆臨江,所過城邑,莫不望塵奔潰,其降附者不可勝數。甲申,宋文帝使獻百牢,貢其方物,又請進女于皇孫,以求和好。帝以師婚非禮,許和而不許婚,使散騎侍即夏侯野報之。帝詔皇孫為書,致馬通問焉。 |
學達書庫(xuoda.com) |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