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史籍 > 十七史百將傳 | 上頁 下頁 |
晉周訪 |
|
周訪,字士達,汝南安城人也。元帝渡江,命參鎮東軍事。尋以為揚烈將軍,領兵一千二百,屯尋陽、鄂陵,與甘卓、趙誘討華軼。所統厲武將軍丁乾與軼所統武昌太守馮逸交通,訪收斬之。逸來攻訪,訪率眾擊破之。逸遁保柴桑,訪乘勝進討。軼遣其党王約、傅禮等萬餘人助逸,大戰於湓口,約等又敗。訪與甘卓等會于彭澤,與軼水軍將朱矩等戰,又敗之。軼將周廣燒城以應訪,軼眾潰,訪執軼,斬之,遂平江州。帝以訪為振武將軍,覆命訪與諸軍共征杜弢。弢作桔槔打官軍船艦,訪作長岐棖以拒之,桔槔不得為害。而賊從青草湖密抄官軍,又遣其將張彥陷豫章,焚燒城邑。王敦時鎮湓口,遣督護繆蕤、李常受訪節度,共擊彥。蕤于豫章石頭,與彥交戰,彥軍退走。訪率帳下將李午等追彥,破之,臨陣斬彥。時訪為流矢所中,折前兩齒,形色不變。及暮,訪與賊隔水,賊眾數倍,自知力不能敵,乃密遣人如樵采者而出。於是結陣鳴鼓而來,大呼曰:「左軍至!」 士卒皆稱萬歲。至夜,令軍中多布火而食,賊謂官軍益至,未曉而退。訪謂諸將曰:「賊必引退,然終知我無救軍,當還掩人,宜促渡水北。」 既渡,斷橋訖,而賊果至,隔水不得進,於是遂歸。弢遣杜弘保廬陵,訪追擊敗之,賊嬰城自守。尋而軍糧為賊所掠,退住巴丘。糧廩既至,複圍弘於廬陵。弘大擲寶物於城外,軍人競拾之,弘因陣亂突圍而出。訪率軍追之,獲鞍馬鎧仗不可勝數。帝又進訪龍驤將軍,王敦表為豫章太守,加征討都督。時梁州剌史張光卒,湣帝以侍中第五琦為征南大將軍,監荊、梁、益、寧四州,出自武關。賊帥杜曾、摯瞻、胡混等並迎琦,奉之,聚兵數萬,破陶侃於石城,攻平南將軍荀崧于宛,不克,引兵向江陵。王敦以從弟暠為荊州剌史,令督護征虜將軍趙誘、襄陽太守朱軌、陵江將軍黃峻等討曾,而大敗於女觀湖,誘、軌並遇害。曾遂逐暠,徑造沔口,大為寇害,威震江沔。元帝命訪擊之。訪有眾八千,進至沌陽。曾等銳氣甚盛,訪曰:「先人有奪人之心,軍之善謀也。」 使將軍李常督左甄,許朝督右甄,訪自領中軍,高張旗幟。曾果畏訪,先攻左右甄。曾勇冠三軍,訪甚惡之,自於陣後射雉以安眾心。令其眾曰:「一甄敗,鳴三鼓;兩甄敗,鳴六鼓。」 趙嗣領其父餘兵屬左甄,力戰,敗而複合。嗣馳馬告訪,訪怒,叱令更進。嗣號哭還戰,自旦至申,兩甄皆敗。訪聞鼓音,選精銳八百人,自行酒飲之,敕不得妄動,聞鼓音乃進。賊未至三十步,訪親鳴鼓,將士皆騰躍奔赴,曾遂大潰,殺千餘人。訪夜追之,諸將請待明日。訪曰:「曾驍勇能戰,向之敗也,彼勞我逸,是以克之。宜及其衰乘之,可滅。」 鼓行而進,遂定漢沔。曾等走固武當。訪以功遷南中郎將、督梁州諸軍、梁州剌史,屯襄陽。訪謂其僚佐曰:「昔城濮之役,晉文以得臣不死而有憂色。今不斬曾,禍難未已。」 於是出其不意,又擊破之,曾遁走。訪部將蘇溫收曾詣軍,並獲第五琦、胡混、摯瞻等,送于王敦。又白敦,說琦逼于曾,不宜殺。敦不從而斬之。進位安南將軍,持節、都督、剌史如故。初,王敦懼杜曾之難,謂訪曰:「禽曾,當相論為荊州剌史。」 及是而敦不用,訪大怒。敦手書譬釋,並遺玉環玉碗以申厚意。訪投碗於地曰:「吾豈賈孺,可以寶悅乎!」 陰欲圖之。既在襄陽,務農訓卒,勤於採納,守宰有缺輒補,然後言上。敦患之,而憚其強,不敢有異。訪威風既著,遠近悅服,智勇過人,為中興名將。性謙虛,未嘗論功伐。或問訪曰:「人有小善,鮮不自稱。公勳如此,初無一言何也?」 訪曰:「朝廷威靈,將士用命,訪何功之有!」 士以此重之。訪練兵簡卒,欲宣力中原,與李矩、郭默相結,慨然有平河、洛之志。善於撫納,士眾皆為致死。聞敦有不臣之心,訪常切齒。敦雖懷逆謀,故終訪之世未敢為非。太興三年卒。 *** 孫子曰:「形之,敵必從之。」訪揚言左軍至而走杜弢。 又曰:「餌兵勿食。」訪軍競拾寶物而杜弘得出。 又曰:「以佚待勞。」訪縱杜曾破其兩甄而後出。 又曰:「善戰者,其節短。」訪擊敵于三十步是也。 |
學達書庫(xuoda.com) |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