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衛斯理全集 > 買命 | 上頁 下頁


  有甚麼方法可以把生命配額從一個人的身上取出來?又有甚麼方法可以把生命配額注入另一個人身上?

  簡單來說,就是有甚麼方法可以令生命配額在人和人之間轉移?

  我相信雖然勒曼醫院發現了生命配額,可是他們也沒有隨意轉移生命配額的能力。

  我當然更不會以為有哪一些地球人,已經找到了這個方法。

  那也就是說,掌握了這種能力的,必然是來自地球之外的力量,而且不屬於勒曼醫院的那一群。

  想到這裏,我不禁感到了一股寒意──勒曼醫院的那群外星人,可以假定他們並不懷有惡意,而掌握了生命配額轉移能力的,對人類來說,完全陌生,是友是敵,全不可測。

  從刊登徵求啟事這一點來看,他們的行為似乎頗為文明──用金錢來購買,這正是人類的行為。

  可是誰又能保證他們會不巧取豪奪──那也是人類的標準行為!

  如果他們徵求不到,硬要搶掠,又有甚麼力量可以阻止?

  有人說我在分析事情的時候,習慣向壞的一方面去想,這時候,情形就是那樣,我越想就越感到不對勁,覺得有必要對這件事做進一步的瞭解。

  有了這個決定之後,我才思考第三個問題。

  第三個問題是:會有人願意把自己的生命配額出讓給別人嗎?

  只要他知道甚麼是生命配額,他就應該知道如果出讓它,那就等於出賣生命。

  我的答案是:肯定會有──一定會有人為了金錢而出讓自身的生命配額。

  我甚至於不懷疑會有人因為金錢出讓自己的全部生命配額。雖然這樣做等於自殺,可是人世間也有不少為了得到保險金而自殺的例子──金錢,尤其是巨額的金錢,在某種情形下,其重要程度甚至會高於生命,這種現象雖然畸形,可是的確是人類行為之一。

  我又聯想到了另外一些事情:我想到常有一種情形,有人會在某種情形之下,許願說:「如果可以怎麼樣怎麼樣,我就願意減十年壽命──」諸如此類。

  這「減十年壽命」的許諾,當然難以實現,可是如果可以在一個人的身上,把生命配額抽取出來,那麼,把這個人的壽命減去十年,也就輕而易舉。

  這也就是說,任何人出讓自己的生命配額,等於是出賣了自己生命的一部分──使自己的壽命減少,少活幾天、幾個月、幾年甚至幾十年。

  由於生命配額和生命有如此密切的關係,所以出讓生命配額的行為,也等於不同程度的自殺行為。

  用最簡單的方式來說,徵求者是在收買人命,而出讓者是在賣命──那是名副其實的賣命,不是說著玩兒的!

  想到了這一點,我更下了決心。

  決心是:我一定要徹底瞭解這件事,在必要的時候進行干涉──這樣做並不是多管閒事,因為刊登徵求啟事的人,既然借用了我的名字,那事情就等於已經和我發生了關係。

  當然,那時我還想到了另外一些問題,不過概念還很模糊,例如我感到生命的買賣是不道德的,那只是根據習慣的思想方法而得到的結論。

  事實上,就算出讓了生命配額的人,壽命會縮短,得到了生命配額的人,生命會延長──這種情形,已經是不折不扣的生命買賣,但如果雙方同意,自願進行,是道德還是不道德,還真難說得很。

  俗語說:周瑜打黃蓋──一個願打、一個願挨。兩相情願的事情,就很難用道德的標準來衡量了。

  雖然,金錢收買人命,聽來很駭人聽聞,也違反了自然界不論貧富,大家都免不了生老病死之苦的規律,變得很不公平。

  可是,當一個窮人走投無路的時候,能夠有獲得一大筆金錢換取他一部分生命的機會,相信他會十分樂意這樣做,也沒有人可以有權責備他不道德。

  我同時地想到,平時經常可以接觸到「出賣肉體」──「出賣身體」之類的說法。不過這種說法都是象徵性的,並不是真正地把身體賣出去。

  同樣的,又有「出賣靈魂」的說法。

  雖然原振俠醫生曾經告訴我一個真實的出賣靈魂的故事,但一般來說,那些說法,也是象徵性的。

  以此類推,難道出賣生命配額也是象徵性的?

  我越想越是紊亂,眼前報紙上的字,像是一個一個在扭曲跳動一樣。

  我站了起來,來回走動,這時候,不斷有電話打進來,說的全是有關那徵求啟事的事──在早上打來的電話,全都來自附近的城市,而這一天,電話不絶,有從很遙遠的地方打來的,因為時間上的差別,他們那邊才看到報紙,由於事情實在太古怪,所以也不理會我這裏正是三更半夜,就打電話來。

  我被這些電話鬧得頭昏腦脹,更想不出一個究竟來。

  當天下午,宋自然和溫寶裕一起來到。溫寶裕一進門就叫:「有了頭緒沒有?」

  我沒好氣:「你又有了甚麼頭緒?」

  我只不過是隨便一問,卻不料溫寶裕真的已經做了一些功夫,他哈哈一笑,取出了幾張照片來:「請看,這就是幾家報館中的十三號信箱。」

  把報館信箱當做通訊地址,是掩飾行藏的好辦法──到報館去取信件,人家就不知道他真正的地址了。

  通常,報館方面並不是真正有一個信箱放信,而只是根據信箱號碼把信分開來放就算。

  不過,從溫寶裕拿來的照片來看,那是一隻體積約有半立方公尺的鐵箱,那鐵箱四面密封,只有上面開了一道縫,可以塞信進去。

  看到了這樣的一個信箱,我又起了很多疑問。

  溫寶裕不等我仔細想下去,就已經道:「本市一共有七家報館刊登了徵求啟事,每家報館都有一個同樣的信箱,是一個中年人在刊登啟事的時候送去的,請報館把收到的信件都放進去。我觀察了一下,這鐵箱有兩個很隱秘的鎖孔,看來沒有特別的鑰匙,不能打開。」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