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丹尼爾·凱斯 > 24個比利 | 上頁 下頁 |
一二五 |
|
§附記 在寫作本書之前,我查閱過很多文件,其中有兩份比利·米利根的腦電圖報告令我頗感困惑。這是哈丁醫院受法院委託於1978年5月進行的檢查,由兩位醫生執行,兩次檢查間隔了兩周時間。最新的研究成果讓解讀比利的腦電圖有了新進展。 國家心理健康局的精神病醫生小弗蘭克·普特南(Frank W. Putnam,Jr.)發現多重人格症患者的變異人格在生理特徵上與其他人格和「核心人格」有所不同,皮膚的觸電反應和腦電波的活動也不相同。 最近在進行電話採訪時,我和普特南醫生討論了他1982年5月提交給美國精神病學會的研究報告。他對10名多重人格症患者進行了一系列嚴格的測試,這些患者都擁有兩三個「變異人格」。他還選擇了10個人作為參照,他們的年齡、性別都與前一組相當。普特南醫生要求參照組成員虛擬幾個人格,自行選擇他們的背景和才能,然後練習與虛擬人格的相互轉換。 每個「核心人格」和「變異人格」都要接受5天的測試,不斷重複,沒有一定的次序。所有人都要經過15或20次測試。對照組成員和虛構人格的腦電波都沒有顯著的不同,但多重人格症患者的「核心人格」和「變異人格」的腦電波卻明顯不同。 據《科學新聞》1982年5月29日報道,普特南醫生的研究結果得到了康涅狄格州哈特福德生命科學研究院的支持。該研究院心理學家科林·皮特布拉多(Collin Pitblado)也曾測試過一名多重人格症患者的四個人格,取得了類似的結果。 瞭解這項新研究成果後,我再回過頭去查看比利4年前做的腦電圖。 1978年5月9日,海曼(P.R.Hyman)醫生在報告中提到當天做的「腦電圖出現異常」。腦右後區出現了西塔腦波(Theta)和德爾塔腦波(Delta,這是一種速度很緩慢的腦波,常見於兒童而不是清醒的成人的大腦中),因而海曼醫生認為該異常可能是機器故障導致的。他還指出:「技師只是更換了電極,但沒有明確說明機器是否出了故障。」他建議重新做腦電圖。 詹姆斯·帕克(James Paker)醫生1978年5月22日提交的報告顯示,第一張腦電圖出現異常的區域在第二張腦電圖中並未表現異常。但從第二張腦電圖中可以看出背景裡有斷斷續續的阿爾法電波活動,此外,左右兩側的西塔和德爾塔波明顯異常。他認為這種波動可能是癲癇症引起的。 普特南醫生告訴我,在他測試過的多重人格症患者中,有10%-15%的腦電圖出現異常波動,並且這些患者都曾被診斷患有癲癇症。哈佛大學也曾報告過多重人格症患者腦電圖異常的類似病例。 我請一名腦電圖技術人員看過比利的腦電圖,他說兩張腦電圖似乎不是同一個人的。根據以上的檢查結果,我認為在哈丁醫院接受檢查的實際上是兩個不同的人格——很可能是年幼的孩子。 談及新研究成果的重要性時,普特南醫生說:「研究多重人格可以啟發我們對身心控制的探討。我則認為,對多重人格的研究,事實上是對人類本質探究的一個組成部分,能夠向我們揭示很多秘密……」 1982年7月20日於俄亥俄州阿森斯 |
學達書庫(xuoda.com) |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