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文學現代文學名家文集史籍歷史學達首頁言情小說偵探推理軍事軍旅科幻小說時尚閱讀
外國名著傳記紀實港臺文學詩詞歌賦古典小說武俠小說玄幻奇俠影視小說穿越宮闈青春校園
學達書庫 > 軍事·軍旅 > 中日長江大決戰 | 上頁 下頁
八九


  張上將激動不已,決心抓住這個有利時機,獨斷向南寧之敵發動反攻。

  5月中旬,張發奎命令兩個突擊營,挺進邕龍路兩側,截斷了南寧與越南的交通線。又令第64軍越過左江推進到南寧近郊,屯兵于南寧東南和西南方。令第46軍主力,突過右江,迂回到南寧北面。

  至此,南寧已處於中國軍隊包圍之中。

  5月26日。拂曉。

  中國軍隊對南寧之敵發起總反攻。經一天激戰,攻取南寧城。

  接著,張發奎命令第46軍往北,向柳州推進;令第64軍沿鐵路線向越南挺進;令第62軍從靖西,向越南高平方向挺進……

  5月下旬。

  何應欽命令湯恩伯第3方面軍主力,從雪峰山南麓地區揮師南下,會同張發奎第2方面軍,迅速包圍了柳州之敵,經數日激戰,攻取了該城。

  第2、第3兩個方面軍乘勝北上,包圍了桂林。桂林之敵勉強抵抗了一下,便奪路而逃,退人衡陽地區。

  中國軍隊收復了廣西全境。

  何應欽馬上擬訂了反攻廣東的作戰計劃。

  5月中旬。

  福州。第80師師長李良榮得到偵察報告,日軍將從福州撤退。李師長立即指揮本師官兵,單軍反攻福州。經一天戰鬥,日軍無心對抗,奪路逃走。

  5月18日,李良榮師長率部凱旋進駐福州城。

  日軍呈現一派窮途未日狀態。

  7

  中、美空軍的大規模反攻作戰,從1944年6月就開始了,進入1945年,空軍的反攻規模更加空前。從中國大陸西南航空基地起飛的轟炸機群,同太平洋上馬紹爾群島、菲律賓等地的航空基地上起飛的轟炸機群,對日本本上構成了空中央擊。

  進入1945年春季,在長江中、下游數千公里的戰場上,以及重慶和整個大西南後方基地上空,已很少見到塗著「紅太陽」的飛機了,相反,塗有美軍星徽和中國空軍星徽的戰鬥機和轟炸機,卻經常大群大群地翱翔于廣闊的蘭天,對日軍進行了毀滅性的轟炸。

  1945年2月下旬開始,B29戰略轟炸機開始使用燃燒彈攻擊日本城鎮。

  3月10日,午夜。

  天氣晴和,但北風猛烈。在強風橫掃下,日本領土上的雷達無法正常工作。

  深夜零時八分。三百三十架 B29轟炸機超低空飛臨東京上空,立即進行地毯式轟炸。大量燃燒彈爆炸後,使全城各處火光沖天。

  轟炸持續了八分鐘之後,東京才發出空襲警報。但此時市民已陷入極度混亂之中,無法組織疏散和躲避。

  東京防空飛行隊的飛機起飛迎戰,但因B29飛得太低而無法追蹤,急得在天上團團打轉。

  日本人信奉神道,但這天夜裡,被他們虔誠供奉了千百年的神靈,好像都變了。陣陣強風,像是受了神的驅使,把被燃燒彈點燃的大火,一下子就吹騰上了天空,風助火勢,火借風勢,遙相呼應,全城火勢頓時蔓延開來,濃煙籠罩了整個城市。

  B29轟炸機的蹤影,被那彌天濃煙掩護得神神秘秘,忽隱忽現,簡直難以尋找和捕捉。

  日本飛機只得聽憑中美飛機在他們的首都上空亂施炸彈。

  東京地區各防空陣地上千百門高射炮,紛紛翹起長長的炮杆,對著彌漫著濃煙的夜空亂放。那一夜,他們一共打了一萬一千多發高射炮彈,卻沒傷及B29飛機一根毫毛。

  B29機群整整轟炸了兩個小時又三十二分鐘,才悠然離去。

  東京的大火,燒紅了半邊天際。大火直燒到翌日八點,與初升的太陽「比試」了一陣亮度,才漸漸被撲滅下去。

  這次大轟炸,僅東京民房就被燒毀三十余萬戶;炸死、燒斃居民八萬三千零七十人(駐軍死亡除外);輕、重傷十一萬三千六百零二人;受災者達一百二十萬人。

  天皇在宮內大臣們陪同下,巡視了災區。投入他眼底的是:一望無際的焦土,被燒焦的、發散著臭味的遍地死屍。

  居民們扶老攜幼,成千上萬地向城外蜂湧奔逃,仿佛是天要塌地要陷,人類未日將要來臨一般。

  天皇心頭無限悲傷,他閉上雙眼,在心裡默默祈禱:願新日本由此灰燼中誕生!

  4月13日深夜和15日深夜,B29機群又接連對東京進行大空襲。皇宮被炸,火光沖天。明治天皇的神宮化為灰燼。皇族住宅、不是被炸就是被燒。宮內大臣們也成了無家可歸者。

  在轟炸東京的同時,全日本各大城市無一倖免,許多地方變成一片廢墟。生產設施大部被摧毀,戰力、國力已根本無法恢復。

  在對日本城鎮、工業區和軍事設施進行大轟炸的同時,美軍飛機還在日本列島周圍海域,投放了大量水雷,封鎖了孤島與外界的水運航線。

  日本空軍已無招架之力。飛機在戰爭中消耗之後,無力再行生產、補充,打掉一架少一架,越戰越弱。

  為了報復美國軍隊,海軍派遣了一艘名叫「伊一25號」的潛艇,從浩無邊際的太平洋水底潛過去,在美國俄勒岡州海岸冒出水面,對著哥倫比亞河港口,惡狠狠地打了十七發140mm的炮彈,但其中十六發都是臭彈。美國人為了譏諷、羞辱日本軍隊,就在那顆唯一不是臭彈的地方,高高地豎起一塊紀念碑,上刻赫赫然六個大字:

  歷史性彈著點。

  自1944年11月至1945年8月,美國空軍(含有一小部分中國空軍)轟炸日本本上共出動飛機一萬六千五百架次,投擲炸彈、燃燒彈共七萬噸。

  日本飛機對中國城鎮的侵略轟炸是慘無人道的。但是,日本本上遭到美、中空軍的報復轟炸也是很慘的。日本方面作過統計,以重慶和東京為例,日本飛機每向重慶丟一顆炸彈,那麼後來東京遭到的報復轟炸,則為23顆炸彈。

  日本無力用飛機反擊美國飛機的攻擊,就研製了一種紙氣球,讓氣球攜帶十公斤的小炸彈,漂洋過海去炸美國人。

  這種氣球是用日本紙和魔芋膠作外皮,直徑十米,內中充滿氫氣。掛上十公斤重的炸彈,可升高一萬至一萬二千米高空,隨著太平洋上冬季特有的自西向東的急氣流,以每小時二百五十公里的速度飄行,需用四十個小時時間,飛越八千公里寬的太平洋,對美國本土進行報復轟炸。

  日本軍閥為了進行這種軟弱無力的反抗,以保衛神聖皇國為口號,動員了大批人民投入這項紙氣球的加工。日本各地劇場、國技館和舞伎座等公共場所,都成了加工紙氣球的工場,穿著黑色短裙的中、小學校的女學生們也被動員起來,夜以繼日地為皇軍糊紙氣球。

  1944年11月至1945年4月,日本共施放紙氣球九千個,其中約一千個抵達美國本上。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