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軍事·軍旅 > 中日長江大決戰 | 上頁 下頁


  §第一章 陳兵江南

  1

  1937年7月7日。

  日軍在中國的駐屯軍步兵第1聯隊一部,在蘆溝橋附近同中國軍隊駐守該地區的二十九軍第37師219團一部發生激戰。

  頓時,日本軍方一片按捺不住的狂歡,他們蓄謀已久的挑釁,終於惹得中國守軍奮起自衛了。主戰派們斷言:中國政府和軍隊的生存不會超過三個月。

  同日,關東軍司令官植田謙吉大將,參謀長東條英機中將急電中央統帥部參謀總長:「鑒於華北局勢,現命獨立混成第一旅團(機械化部隊),獨立混成第11旅團之主力以及航空部隊之一部做好隨時出動之準備。」

  日本駐朝鮮軍司令官小磯國昭中將致陸軍部杉山陸相急電:「由於華北事件之爆發,已命第20師團之一部採取隨時出動的態勢。」

  7月8日。

  關東軍司令官植田謙吉大將和參謀長東條英機中將,竟以滿洲國武裝部隊首腦的身份發表所謂的聲明:

  茲因暴戾之中國第29軍挑戰,華北發生事端。關東軍正以極大關心及重大決心,密切注視本事件之發展。

  同日,關東軍和駐朝鮮軍首腦致電日中央統帥部,強烈要求日統帥部當機立斷,痛下決心,以蘆溝橋事變為契機,實現徹底征服中國之「雄國大業」。

  7月10日上午11時,南京。

  日本駐華大使會見中國政府外部長王寵惠,以咄咄逼人的口氣通告日本政府對蘆溝橋事變的態度和要求:第一,中國賠償一切損失;第二,中國軍隊撤出蘆溝橋、永定河地區;第三,懲辦在蘆溝橋自衛還擊的中國軍官長;第四,中國政府向日軍賠禮道歉。

  王外長根據蔣介石的命令,對日方的恫嚇性通告,當即進行了義正詞嚴的反駁,並通告日方,中國政府和軍隊決不向侵略軍低頭,只要日軍進攻,中國軍隊將堅決抵抗,直至徹底打敗侵略者。

  日本碰了一鼻子灰,于11周召開政府五相聯絡會議,緊接著又召開緊急內閣會議,決定實行全國總動員,斷然向華北增派兵力,發動對中國的全面戰爭。同時決定,為了策應日軍主力對華北的進攻,以海軍一部兵力,在華中、華南方面擔任牽制任務。

  日軍戰略企圖已十分明顯:集中主力于華北大平原,首先擊破第29軍(約十萬兵力)以解決華北問題,打開通往南方的門戶,然後揮軍南下打擊中國軍隊之精銳中央軍,摧毀中國的中央政權。

  到7月中旬,日軍已在華北集結兵力達五個師團,總計十萬人以上,並配有數百架飛機和大量坦克戰車。

  蔣介石在全國人民抗擊侵略、保衛國家高潮推動下,決心在北方同日軍決戰。7月9日,電令第29軍軍長宋哲元將軍,「守土應具必死決戰之決心與積極準備之精神相應付……務須不喪失絲毫主權為原則」。又令孫連仲第26路軍北上河北保定、石家莊地區,準備同日軍大戰。

  7月10日。蔣介石決定調集一百個師于華北第一線作戰,另以八十個師的兵力為預備軍。

  7月13日。蔣電告宋哲元:「中央已決心運用全力抗戰,寧為玉碎,不為瓦全,以保持我國家之人格」。

  7月16日。日軍向華北發動大規模進攻。中國守軍第29軍各部同敵人展開了殊死搏鬥,然而由於武器裝備太落後,無法有效阻止日軍機械化部隊的推進,在短短十幾天之內,北平、天津相繼失守。

  華北前線守軍吃緊的戰報不斷傳到南京蔣介石的統帥部:守軍各部傷亡極為慘重,第29軍副軍長佟麟閣將軍,第132師師長趙登禹將軍在戰場上壯烈殉國。

  蔣介石急令中央軍精銳,湯恩伯將軍的第13軍和衛立煌將軍的第14集團軍等部馳援華北。

  8月初。湯軍突然出現在八達嶺、南口一帶,對正欲從北平地區南下作戰的日軍主力形成背後的威脅,日軍中國駐屯軍司令官香月清司中將立即命令兩個師團的兵力,攻擊南口的湯恩伯軍。

  湯恩伯軍戰鬥極為頑強,給敵以沉重打擊。

  衛立煌軍已從保定附近穿過山地,向西北馳進,對進攻南口的日軍左側背發起猛攻,使敵陷入腹背受擊狀態。

  日軍為解救被圍攻的部隊,遂調集華北所有兵力增援南口。中國軍隊亦不斷向南口方面增援。

  南口地區的大戰日夜進行著。

  南京。

  蔣介石為了避免南北兩個方向作戰,亦即防止日軍在華東沿海進攻,分散和牽制中國軍隊北上決戰的兵力。在蘆溝橋事變發生時,他便決心以先發制人的手段,徹底消除國民政府「後院」之潛在威脅。為此,蔣介石向華中守軍發出命令:

  以迅雷不及醃耳之手段,於規定同一時間內,將敵在我國華中地區以非法所強佔領之各據點實力撲滅之。

  (一)國軍于華北抗戰初期,奇襲掃蕩上海敵之潛勢力,爾後則確實佔領之。

  (二)上海當軸應充實憲警之力量,俾能協助國軍掃蕩上海敵之潛勢力。

  由於日軍事先從漢奸那兒獲得了中國軍隊將以先發制人手段掃蕩華中日軍的情報,武漢以下長江中的日本海軍艦艇部隊和長江中、下游沿岸的部分海軍陸戰隊,在中國軍隊「一掃」之前,偷偷逃至上海。

  上海警備司令張治中將軍根據蔣介石的命令,為了掃除上海之敵,積極部署兵力。指派部隊於8月9日主動挑起戰事,於8月13日,與日海軍陸戰隊展開大規模戰鬥。

  在上海的日本海軍陸戰隊兵力在六千人以上,又加上第3艦隊的艦艇部隊和空軍配合作戰,致使張治中未能將上海之敵「一掃」而光,反而陷入了痛苦的拉鋸戰。

  中國軍隊亦陷入了蔣介石力回避免的南北兩面作戰的不利境地。

  8月15日,廬山。

  軍政部政務次長陳誠接到蔣介石從南京發來的急電,令其速往南京,策定抗戰方略。

  陳誠時年39歲,身材短小,精明強幹。他是蔣介石的浙江籍老鄉,也是蔣的心腹幹將。自從1924年他到黃埔軍校擔任上尉教育副官追隨蔣介石以來,一直對蔣忠誠不貳。1936年12月,張學良、楊虎城發動西安兵諫,陳誠作為蔣的隨行大員,也被扣留于西安。在生死未蔔的那些日子裡,陳誠決心與「領袖」同生共死,凜然對張學良宣佈:「如果蔣委員長遇害,就早一點把我也槍斃了!」並竭力說服張學良不要殺害蔣介石,說:「你把老頭子扣起來。那就把中國交給你,你有那個能耐把中國搞好?全國的軍隊能聽從你的指揮去打日本?」……

  是日,陳誠從廬山飛抵南京。

  蔣介石問他對抗戰計劃有何意見。

  所謂抗戰計劃,即《國民政府1937年度國防作戰計劃》(甲、乙兩案)。該計劃於1936年底,由參謀總長程潛上將主持制定,送蔣介石審定,蔣又叫陳誠認真研究。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