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軍事·軍旅 > 中國騎兵 | 上頁 下頁 |
五四 |
|
騎兵團首先打擊的是偽四十軍三十九師,這是龐炳勳看家的老底子。 在戰前的動員會上,領導再三強調,龐炳勳是歷次反共摩擦的急先鋒,現在又當了漢奸,是個雙料大壞蛋。戰士們群情激憤,個個都想殺敵立功。 7月2日,騎兵團奔襲東明縣沙窩村,攻擊三十九師特務營。 一大早,沙窩的敵人正在村口列隊,準備出發,完全沒有想到騎兵會突然打過來,驚慌之下,紛紛往村裡撤。於是,沖在最前面的騎兵四連追著敵人就殺進了村裡,其他人在曾團長的帶領下也趁亂跟了進去。 當時村裡面混亂極了,騎兵們掄著馬刀砍,把膀子都甩木了。偽軍們有的往屋裡鑽,有的就順著道路跑。劉春雷聽見連長在不斷地提醒:「一路殺過去,不要往胡同裡追。」胡同裡的空間太小,戰馬轉不開,騎兵容易吃虧。 從東口殺到西口,正準備再殺回去,發現敵人開始往街上丟手榴彈。團長喊著:「開槍壓住房頂,大家出村去!」大家就退了出來,把村子圍住了。 出來了才發現村子裡面著火了。7月份,正是乾燥的時候,不一會兒就火勢沖天,還引起了爆炸。騎兵們守在村子外面,敵人幾次沖出來都被打了回去。八路軍戰士不停地向偽軍們喊話:「快繳槍!投降了就讓你們出來。」「快點投降,我們幫著救火啊!」「都是中國人,別害了老百姓呀!」……這麼喊了好一陣,敵人投降了。 在沙窩村,劉春雷再次負傷。不過,這次不是被槍彈打的。 偽軍投降後,八路軍就沖進村裡,分派一些人收繳武器,大部分戰士都去救火。大劉正在一戶人家的廂房裡忙著潑水,旁邊的牲口棚子燒起來了。有個稀裡糊塗的「二百五」就想用手榴彈把火炸滅。「轟隆」一聲,牲口棚沒動靜,廂房卻被震垮了,把救火的人全埋在裡面。劉春雷的肩膀和手腳都受了傷,被抬了出來。 傷員們在村外的空地上等擔架。大劉看見身邊躺著一位,熏得黑糊糊的,認不出是誰,就問:「你是哪位啊?」那位回答說:「二連二排長。」 咦?不對呀!劉春雷心說,二連二排長應該是我自己呀,到底是他被燒糊塗了還是我糊塗了? 仔細一想,明白了,呵呵地笑了起來——敢情這位是三十九師特務營的二連二排長。當時,三十九師雖然當了偽軍,穿的還是原來西北軍的軍服,被火一熏,看上去就和八路軍的打扮差不多。 那個「二排長」也是在救火時受的傷,被大劉笑毛了,不高興地說:「有啥好笑的?要不是為了救火,你們也打不進村子。」並且還說他當初打台兒莊戰役,守陣地三天三夜不睡覺……劉春雷反問道:「你這麼能打,怎麼還當了漢奸?」那傢伙就不吭聲了。 沒多久,擔架隊來了,把傷員們往後方抬。過道溝的時候,擔架突然垮了,一傢伙把劉春雷從坡頂甩到溝底。腦袋摔破了,輕傷變成了重傷。衛生員趕緊跑過來搶救,後勤隊隊長也氣得直罵。 原來,這兩個擔架員為了圖輕便,找了根細木棒子當抬杠,可搬運的戰利品又太多太重,走路一晃悠,擔架杠子就斷了。 那時候,八路軍打仗清理戰場,除了武器彈藥和文件資料必須由部隊收繳以外,也允許戰勤民夫拾撿衣物、糧秣之類的戰利品,算是物質鼓勵。 地方不同,擔架員的性格也不大一樣。河北人愛面子,一般先把戰利品集中起來,搞個評比,戴上大紅花再把東西領回去,弄得挺複雜的;山東老鄉膽子大,部隊在前邊打,他們就在後面剝衣服翻口袋,搞急了還和八路軍一起往上沖;河南的老百姓會過日子,看到什麼東西都有用,什麼東西都想扛,家具、農具、鍋碗瓢盆,連門板都敢拆了搬回家。 當然,凡事也不絕對,哪個地方都有愛貪小便宜的人。南李莊戰鬥後,李樹茂受傷昏迷躺在擔架上,懷錶和自來水筆都被人摘走,這就有些過分了。不過也總有手腳笨的老實人,轉悠了半天,什麼玩意兒也沒撿到,怪可憐的,八路軍也就酌情分給他們一點,安慰情緒。 比如大索莊戰鬥,部隊傷亡小,擔架隊沒事幹,就漫山遍野去撿東西。有個姓傅的老頭啥也沒找到,很不情願,騎兵團就把自己的戰利品擺出來讓他挑。傅老頭選了個洗臉盆子,滿意極了。沒想到過幾天,這老頭背著兩百斤電線到部隊來還人情,原來他和家裡人跑到幾十裡外去砍了鬼子的電線杆子,真夠不要命的。 部隊上報的繳獲清單中,被服、布匹、糧油和生活用品的數量一般都不如實寫,因為不是所有的戰鬥都能有戰利品的,需要留出餘額以備戰勤。手榴彈和子彈也要留出一部分支援民兵,打仗的時候,這些東西可都是硬通貨。說到底,咱們八路軍總不好意思讓民兵同志白幫忙吧。 沙窩戰鬥後,騎兵團兵分兩路,一部分在況玉純政委的帶領下配合四分區部隊打焦虎集,殲滅了偽二十七軍杜淑的獨一旅;另一部分由曾玉良團長率領,參加「魯西南反頑戰役」。 這些戰鬥,劉春雷因傷沒有參加。在醫院,他先是聽說冀魯豫軍區七團團長和十一團政委先後陣亡。接著,竟又傳來噩耗:騎兵團的團長曾玉良也犧牲了。 8月中旬,魯西南戰役已接近尾聲。曾玉良團長得到個情報:惡霸漢奸孫步月給鬼子送慰勞品,正住在曹縣的後張樓據點。曾團長恨透了這個殘害沙區百姓的大壞蛋,立刻向上級要求攻打後張樓,除掉孫步月。 上級決定從騎兵團抽兩個連,再調派五分區遊擊支隊(王道平支隊)一起去打後張樓。遊擊支隊有四百人左右,熟悉地形,兩股力量合起來打下一個據點應該沒問題。於是曾玉良親自帶領一、三連出動了。 騎兵按時間到達指定地點,等了好久也不見遊擊支隊到來。這時候偵察員報告說後張樓據點裡有人馬出來了。大家不知道那裡面會不會有孫步月,都很著急。曾團長遠遠地觀察,覺得後張樓據點是建在坡地上的幾座高房大院,如果趁敵不備實施騎兵突襲,應該可以拿下。於是決定乘馬直接沖進後張樓,一舉奪取據點。 命令下達,一、三連立即出擊。騎兵們沖到跟前才發現,地埂上長滿了十多釐米高的紅柳茬子,像刀子一樣插在地上,乘馬根本無法接近。兩個連擠在一條狹窄的道路上,人馬都有傷亡,只好由一連「守馬樁」,三連下馬徒步攻擊。 |
學達書庫(xuoda.com) |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