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軍事·軍旅 > 中國騎兵 | 上頁 下頁
一一


  那時候,八路軍電臺用的是乾電池,由於敵人對無線電器材控制得極嚴,專用的大電池很難買到,只好使用手電筒上的那種小電池。最小的電臺是二點五瓦的,發報機高壓一百八十伏,要串聯一百二十節電池;收報機四十五伏,要三十節。一部二點五瓦的小電臺一次就需要一百五十節電池,常用的十五瓦電臺就更不消說了。手電筒電池雖然在集市上買得到,但一次也不能夠買得太多(鬼子偵緝隊也知道這玩意兒能幹什麼用),所以必須先請地方上的同志零散地收集起來,再由騎兵團派人去取。並且,地方同志還得準備焊電池用的錫塊(把錫酒壺熔化了)以及連接電池用的銅線(把銅臉盆化了)。

  當時,河北、山東的鄰近地區已打得烽煙四起,因為劉春雷熟悉當地的情況,就派他去收集電池。他穿越封鎖線,兩天三夜馬不卸鞍,足足跑遍五個縣才完成了任務,到最後人累癱了,馬也快累倒了。團裡給劉春雷記功,他不要,把功勞算在了戰馬的身上。

  那戰馬「公雞」也知道立功受獎是件光榮的事,看見脖子上的大紅花,興奮得不得了,一直不願意把花取下來。

  立過功的戰馬有特殊待遇,即使戰鬥傷殘了也不能殺,要由部隊出錢出糧,交給老百姓餵養;萬一「功臣馬」犧牲了,還可以專門建墳。當騎兵的要處處為自己「不說話的戰友」著想。

  1938年12月下旬,劉伯承師長、鄧小平政委和李達參謀長從太行山來到了冀南平原,在河北威縣召開幹部會議,傳達黨的六屆六中全會精神,強調放手發動群眾、堅持獨立自主的抗日原則。會議著重指出:一定要加強黨對軍隊的領導,一定要加強軍隊和地方的團結。

  為保證幹部大會順利召開,一二九師騎兵團擔負了會議的警衛任務,負責保衛師首長和師部機關的安全。

  召開這麼大規模的會議,想要完全保密是很困難的。日本人很快就發現一二九師師部和部分主力在冀南,先後調集了第十師團、一一○師團、二七師團、一一四師團和大批偽軍,對冀南抗日根據地進行了「十一路大掃蕩」。八路軍隨即展開反擊,與日軍作戰一百多次。其中,三八六旅旅長陳賡指揮的威縣香城固戰鬥,還創造了「平原模範遊擊戰」的範例。然而,也就在這次反「掃蕩」作戰中,騎兵團的老政委、時任東進縱隊政治部主任的鄧永耀同志,在武邑縣不幸犧牲了。

  「十一路大掃蕩」期間,一二九師騎兵團一直護衛著師部機關,和鬼子捉迷藏。穿插封鎖線,把握時機很重要,走早了會被敵人纏上,走晚了又會被合圍。就在首長們尋機跳出鬼子的包圍圈的時候,劉春雷卻在考慮要不要開小差回家去。

  這是1939年的2月,大劉參軍後的第一個春節就要來臨了。往年,這正是穿著新衣裳置辦年貨、揣著壓歲錢串門拜年的時候;可今年,卻要在鬼子的「圍剿」中東奔西走,每天都和槍炮聲做伴,每天都會看到死去的人。當初,以為拿起槍打日本,鬼子就能很快被趕走;沒想到現在師長、政委這麼大的首長在旁邊,卻還是打不過敵人,小夥子就有些悲觀失望了。

  劉春雷參加八路軍的時候,其實談不上有什麼革命覺悟,更多的是受到抗日榮譽的吸引,覺得從軍報國光榮;再加上和夥伴們一起跟著隊伍走,有人管吃住,既不受長輩的約束,也沒有掌櫃的催著幹活,騎馬挎刀扛槍十分痛快。可時間一長、新鮮勁一過,就有些想家。

  本來嘛,部隊再好也不如家裡好。特別是換了新團長以後,有些基層幹部的脾氣立刻見長,對部下動不動就喊「立正」,訓話踢屁股。老兵們之間認同鄉,論交情,燒香換帖拜把子,開小灶搞聚會;連長指導員都不稱「同志」了,要叫「大哥二哥」,誰和「大哥二哥」關係鐵,誰就可以吃香喝辣、橫著膀子走路。

  劉春雷是斥候兵,直屬團部領導。團長政委管得嚴,不許這不許那,大劉即使想和別人攀交情也沒有機會,整天看著人家混得開心,只覺得自己有說不出的孤單。

  春節的前兩天,劉春雷在村口站崗,看見個五六歲的小男孩哭哭啼啼地回家。那孩子大概是到哪裡玩水,掉到坑裡了,大冬天的,褲子破了,渾身是泥漿。小孩的媽媽拎著個小棍跟在後頭,走幾步敲打一下。那孩子咧著小嘴滿

  臉鼻涕眼淚,被敲一下走幾步,然後站住大哭,再敲一下又走幾步,又站住哭……劉春雷一開始覺著好笑,可笑著笑著就突然想起自己的娘了,想家想得不行,於是把步槍掛在樹上,準備開溜。當時部隊的駐地離南宮縣不遠,他的兜裡還縫著兩塊大洋,只要能騎上馬,第二天就可以到家。

  那天是崔連喜負責遛馬,小八路年少單純,絲毫也沒察覺哨兵脫崗是想要開小差。他拿著兩個大紅薯,一個勁地央求劉春雷幫忙——小傢伙不會烤紅薯,而大劉是廚子出身,燒烤技術嫺熟。

  「幸好幸好,那兩個紅薯救了我一命。」

  過了沒多久,參謀長來查哨,發現槍掛在樹上,哨兵卻不見了,急忙四下尋找。看見兩個戰士在地頭刨坑烤紅薯,就把劉春雷罵了一頓,並沒往別的上面想。大劉只好接著去站崗,逃跑的計劃暫時取消。

  1939年2月19日是農曆新年,劉春雷起得很早。

  那一天,一二九師騎兵團駐紮在河北莘縣趙官村附近,不遠處住著師部機關和師首長。因為頭天晚上是除夕,老百姓放鞭炮整得挺熱鬧,把一幫騎兵小夥子也逗得心癢癢的。於是,天不亮大家就起床湊錢買鞭炮,準備白天也高興一下。鞭炮要到好幾公里以外的張魯鎮去買,因為怕被領導發現挨批評,兩個斥候騎兵換上便衣,四更天就出門了。他們必須在出操之前趕回來。

  五更剛過,買東西的人回來了,鞭炮掛了滿脖子,年貨買了半口袋,可臉上卻一點喜氣也沒有,喘著粗氣直嚷嚷:「鬼子!鬼子來了……」大夥還以為他倆開玩笑呢——外面放了幾道警戒,鬼子怎麼來得了?

  可是,這不是玩笑,他們回來的路上真的遇到敵人了,總數有多少尚不清楚,但是在前面作為先頭部隊的日本兵就兩百多。大家連忙向團長報告。梁俊亭拿出地圖仔細查對,才發現作戰參謀把宿營地點和警戒位置都弄錯了,師部機關居然在警戒圈的外面!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