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軍事·軍旅 > 中國空軍傳奇 | 上頁 下頁 |
七四 |
|
被擊毀的U—2型飛機翻滾著墜落在南昌東南15公里的荒丘上。飛機殘骸被送進了北京軍事博物館。國民黨少校飛行員陳懷,曾因多次駕駛U—2型飛機入侵大陸,被授予「國軍克難英雄"的稱號。飛機墜落時,他雖然及時彈出彈艙,跳傘成功,但被飛機碎片斜穿心肺,當他降落在一塊稻田裡時,已經死去多時了,後來根據中央軍委指示,妥善將他安葬,並給他建立了一塊墓碑。 歷史,將記下這一時刻,1962年9月9日8時39分。中國空軍擊落第一架美式U—2高空偵察機。 9月15日,首都各界在人民大會堂隆重舉行了萬人祝捷大會。坐在主席臺上的劉亞樓司令員眉開眼笑,不斷給前來祝賀的國家領導人敬禮。祝捷大會開始時,周恩來總理振奮地宣佈:「我們的人民空軍,又取得了一個偉大的勝利!前幾天,美國U—2飛機入侵蘇聯,他們還只能提出警告,而我們的空軍卻把它打掉了!這是空軍的勝利,也是人民的勝利,更是歷史的勝利……」 9月21日,毛澤東、劉少奇、周恩來、朱德、鄧小平等党和國家領導人,在中南海聽取了導彈營營長岳振華關於擊落U—2型敵機情況的彙報,給空軍部隊以極大的鼓舞。 中央軍委發佈嘉獎令,導彈營榮立集體一等功。 §二、老部長的貢獻 第一架U—2型飛機被擊落以後,蔣軍立刻變得小心起來。通過電子偵察等多種手段,也摸到了人民空軍地對空導彈制導系統的控制頻率。於是在U—2型飛機上加裝了電子預警系統,用以向飛行員發出受地空導彈威脅時的預警信號,只要地空導彈一接近飛機。飛機上的電子預警系統就可以顯示報警。從而使飛行員避開導彈的攻擊,而安全逃脫。 1963年3月9日至9月25日,敵U—2型飛機深入至西北地區偵察,3次飛入地空導彈設伏地點,均因迫使用預警系統,及時改變了飛行航向,避開了導彈的打擊。 四機部部長王諍在一份情況通報中看到這則消息時,立即引起了深思。四機部是電子工業部,集中了全國一大批電子技術專家,看到空軍遭這麼大的難,遂決定調集精兵強將,為導彈部隊攻克難關,在專家的指導幫助下,導彈部隊的官兵,制定了一個使U—2型飛機落入"陷井"的周密計劃。敵U—2飛機是如何避開地面我導彈攻擊的呢?關鍵是他們的機載雷達接收機在發揮作用。接收機可以根據接收到的我地面雷達發射出的頻波特點和各種空導雷達工作的具體參數,準確地判斷出我地面雷達的類別、性能和工作狀態。敵機在飛行中一旦接收到我雷達電波,便知道已被我雷達或導彈跟蹤。於是馬上採取措施,逃離這一地區,從而脫離險境。我們的對策是,通過更換電器元件及各種技術手段,改變地空導彈制導站搜索雷達信號的各種參數,使之酷似一個普通的高炮雷達,這就會使敵機喪失警惕。這個"陷井"計劃,由四機部的專家協助岳振華的導彈營來完成。 為了集中優勢兵力打殲滅戰,中央軍委聶榮臻副主席建議將幾個地空導彈營統一部署,集中使用,組成大面積有機結合的火力網。根據這一指示,空軍將幾個營機動到弋陽至衢州160公里的攔截正面集體待命。 一切都如期完成。 空軍副司令員成鈞隨同部隊一起來到設伏地點。 11月1日清晨,成鈞副司令員召集各營營長、政委開會,進一步明確作戰指導思想,督促落實"近戰快戰法"。 會議開得活潑、熱烈,大家正討論在興頭上,作戰參謀匆匆走了進來,將雷達部隊剛剛發現的報告送呈成鈞副司令員。 成副司令員立即向與會者宣佈:「一架U—2型敵機于7時43分從溫州進入大陸,隨後經過衢州以東地空導彈部署外側,向西北方向飛行。這架飛機是到西北地區偵察的,返航時極有可能再次經過設伏地區。」 他加重了語氣,說:「現在我命令,各營導彈發射架作好偽裝,不准暴露目標,抓緊時間準備,一定要搶在敵機返航前打掉它!」 上午7時23分,國民黨空軍第五聯隊少校葉常棣駕駛U—2型高空偵察機,從臺灣桃園機場起飛,經溫州竄入大陸。 葉常棣此行的任務是到大陸西北去偵察中共的核基地。 因為一年來,有情報說中共的核技術取得了突飛猛進的發展,第一顆原子彈的誕生也許是不很久遠的事情了。他知道執行這種任務,最怕的是和大陸的導彈"接吻"。因此一路上小心翼翼,稍有異常便調頭飛逃,如今已完成了空中照相任務,他無心戀戰,只想早些返回臺灣。 在返回路線的選擇上,葉常棣頗費了一番思量。原路返回呢?還是另辟新路?另辟路有踏進中共導彈火力網的可能,原路返回雖說有暴露行蹤之嫌,但來時平安,說明這條航線上沒有導彈設伏,在幾個小時後,中共不可能在這麼短的時間內調集兵力。這種思維定勢,把自己送進了地獄。 當U—2型飛機沿原航線返回時,衢州的導彈部隊各營目標指示雷達在200公里處幾乎同時發現目標。敵機過九江後,徑直飛向地空導彈營陣地,踏入了死亡的陷阱。為了隱蔽制導雷達頻率,岳振華命令先使用炮瞄雷達向導彈部隊指示目標,待敵機距離35公里時,打開制導雷達天線,隨後岳振華命令全營對準目標,連續發出了兩枚導彈。 葉常棣飛臨江西上饒地區上空,已經從兩萬多米的高空隱隱約約感覺到遠方的海岸線了,不由得心中一陣輕鬆。他滿以為此次又平安無事了。他操縱飛機準備出海下滑,飛機從750公里的時速開始加快。可是,突然「轟」的一聲巨響,飛機像玻璃起被石頭擊中一樣的解體,自己則像其中的一粒小藥丸似地被甩了出去,失去了知覺。自由落體的刺激,耳旁的風聲氣流使他在兩三分鐘後才醒來,求生的欲望使他迅速打開降落傘……在空中降落的短暫時間裡,這位少校已經明白,自己終於與導彈在空中"接吻"了! 葉常棣降落在一個叢林茂密小山丘上。著地後,他企圖站起來逃跑,可是動彈不得。他兩腿多處飛進彈起,手臂也受了重傷。 「完了,真要讓共產黨剝皮抽筋了。」他癱在冰冷的草地上,絕望地唉歎氣來,他覺得自己罪孽深重,共產黨無論如何也不會寬恕他。 葉常棣原籍廣東惠陽,對大陸他是"屢次進犯",1960年第一次駕RA—101型飛機偵察大陸;1961年又9次偵察大陸。兩次受蔣介石的接見,兩年均被選為國軍"克難英雄",這是臺灣當局對反共有功人員的最高獎賞。1963年2月派往美國接受駕駛U—2訓練。回來後,又駕駛U—2到大陸偵察過兩次,獲飛虎獎章一枚,蔣經國多次邀他到家裡赴宴。就在10月份,又受到蔣介石的接見。可是這次……沒容他再想下去,解放軍和民兵便包圍上來,他動了動,只覺得全身痛痛,四肢酸麻,他不再反抗了。 一位解放軍戰士用閩南話對他說:「不要怕,我們不殺你。」他被用擔架抬著,送進了當地醫院。 躺在雪白的病床上,葉常棣依然十分恐慌,多少年來,蔣軍的反共宣傳使他中毒頗深,他總認為不知什麼時候自己將被抽筋剝皮,零刀碎剝,醫護人員和藹認真地為他治傷,他也認為是一種欺騙手段。 |
學達書庫(xuoda.com) |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