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軍事·軍旅 > 中國空軍傳奇 | 上頁 下頁 |
六四 |
|
◎第十四章 §一、空前絕後的雨中夜戰 1959年5月29日深夜,粵桂邊界陰雲籠罩,雲層中不時出現暗紅色的閃電,遠處傳來陣陣沉悶的雷聲。 一架飛機從雷州半島方向悄悄飛來。這是一架由國民黨空軍少校飛行員胡平山駕駛的B—17型偵察機。其主要任務是利用雨夜作掩護,摸清我邊境附近的空軍設施和佈防的詳細情況。 夜23時,我警戒雷達發現目標,空軍操縱員正凝神氣息地在屏幕上監視這架飛機的去向。目標在竄至偏南以東後,突然消失了。 雷達部隊指揮員估計,可能是高山或雷電屏敝阻隔了信號的傳遞,於是果斷地命令開啟另一個雷達站,果然,在預定方向,重新捕捉住了目標。 某航空兵師指揮所。 根據雷達部隊提供的情報,塔臺值班指揮員、副師長李憲剛已經迅速判斷出了敵人活動的區域和飛行的航線,但是他沒有立即下令飛機起飛迎敵,而是把手伸向窗外。 窗外,冷風習習,雨仍在淅淅瀝瀝地下著,細密的水珠很快就濡濕了他的手心,李副師長正在進行著多種方案的比較和思考:雲層這樣低,能見度這樣差,雨又下個不停,在這樣複雜的夜間氣象條件下作戰,這是第一次,千萬要慎之又慎。 他又一次詢問了天氣情況。 「雲高兩萬米,今天晚上只會上升不會下降,積雲上升後雨也很快就會停止。」氣象參謀極有把握地說。 但是,李憲剛還是憂心忡忡,遲遲沒有下達出擊命令。 他知道,從1957年開始,國民黨空軍主要使用經過改裝的B—17型飛機對我大陸進行電子偵察,並且由月夜、中空活動,改為暗夜、低空活動。沒有充分把握,敵人也不會選擇這種天氣出動的。 作為一名駕駛員出身的指揮員,李憲剛十分清楚,這種B—17型飛機原是美國的活塞式轟炸機,經過改裝以後作為偵察機使用,低空性能好,續航時間長達17小時,機載電子偵察設備可清晰地偵察拍攝到地面雷達的照片;飛機上裝有的無線電竊聽設備,既能竊聽我空地通話、進行錄音,還能憑此測出我機大致方向。一旦大戰開演,這對敵人爭奪主動權是十分有利的。另外,它對大陸侵擾的進出口選在我雷達不易發現的防空薄弱處,通常保持距地面200—300米的相對高度飛行,受到威脅時儘量低飛,以避開我雷達的跟蹤,進入大陸活動時間,少則3—5小時,多者達10小時。 李憲剛注視著窗外的雨夜,點燃了一支香煙,深深地吞吸了一口,然後思緒轉向更深的層次。他知道,今天這一仗意義重大,也是空軍指戰員上下期盼已久的一次戰鬥。越是如此,越不能倉促迎戰。 夜間低空作戰受陰雨的影響,雷達探測、無線電通話距離等都會大大縮短。這無疑增加了作戰的難度。而我們的空軍現時裝備的截擊機上的雷達,只適用于3000米以上高度作戰。在低空,就像盲人一樣無法捕捉目標。去年以來,蔣軍的B—17型飛機先後進入我大陸偵察53架次,我空軍亦出動米格—17波愛爾型飛機69架次進行截擊,但都由於敵機飛得太低,我機載雷達無法捕捉戰機,故而無一次成功。尤為令人著惱的是去年11月20日夜間,一架蔣軍B—17型機低空飛越我國領空9個省,一直飛到北京地區的附近,在大陸上空活動持續9個小時,最後直到蓄油將盡,才飛回臺灣,從而引起党和國家領導人的關注。周恩來總理當即指示:「我們應用一切方法將蔣機擊落 。」隨後毛澤東主席發出了"全力以赴,務殲入侵之敵"的指示。空軍部隊立即逐項落實了飛機裝備、保障設施等適應夜間低空作戰的各項措施,使夜間低空作戰條件得到了明顯改善。尤其是改進米格—17波愛爾型截擊機的機載雷達性能,取得了突破性進展。 李憲剛掐死煙蒂,果斷地命令:「起飛!」 「砰砰!」兩顆紅色信號彈騰空而起,在迷茫的雨夜裡顯得格外鮮活、亮麗。一架戰鷹迅速滑出跑道,直插茫茫夜空。 駕駛這架飛機擔任雨夜出擊任務的,是飛行技藝高超,有著"全天王"之稱的飛行中隊長蔣哲倫。 窗外電閃雷鳴,大雨仍在繼續,蔣哲倫敏捷地駕駛著戰鷹,根據領航員報給的各項數據,利用兩個雲層之間的空隙,以最快的速度向戰區疾飛。 座艙外一片漆黑,雲低雨急。忽然,飛機如同被巨浪托舉的一葉小舟,劇烈地上下顛簸起來。危險!蔣哲倫馬上意識到飛機進入了積雨雲,這種雲滿負電荷,一不小心,就會觸上雷電,機毀人亡。他沉著地操縱著飛機,小心翼翼地從積雨雲的邊緣飛了出來。 又一團濃雲迎面撲來,飛機來不及躲避,又劇烈地左右擺動,難以操縱,蔣哲倫只覺得眼冒金星,兩耳發痛,大腦一陣陣暈眩。 「高度2500,航向240,進速850!」就在蔣哲倫與雲海搏鬥神志有些昏迷的緊要關頭,耳機中傳來了塔臺指揮員李憲剛清晰的指示聲音,使蔣哲倫立刻清醒過來。 「01號明白!」蔣哲倫一邊暗暗激勵自己的鬥志,一邊緊緊地注視著儀錶,努力調整好飛機姿態,終於沖出了這片大塊雲團,繼續向目標區沖去。 距離敵機只有30公里了,地面指揮塔傳來"減速"的口令。蔣哲倫按下了刹車閘,減慢速度向敵機靠近。 飛機離敵機越來越近,只有17公里了,突然,雷達屏幕上的目標消失了,敵機不見了。 這個鬼傢伙,故伎重演,一聞到味兒,又想溜了。塔臺指揮員們見目標消失,立刻氣惱地叫駡起來。原來,B—17型戰鬥偵察機具有較好的低空機動性能,當受到我機威脅時,其立刻低空飛行,最低可降至200米左右飛行,在這種高度飛行是很危險的,不用說山頭,高一點的樓房或者煙囪都可能撞上。但這種高度卻能夠擺脫地面無線電跟蹤,使我方雷達無法連續掌握他們的航跡。過去,敵機就是多次利用這一性能,巧妙地逃脫我機攔截的。 「敵機又想重溫舊夢,逃脫羅網了,這一回絕不能讓他們輕易溜掉。」李憲剛心裡暗暗思忖著,他對蔣哲倫駕駛的米格—17型機改裝後的各項技術性能了如指掌,因此果斷地下達了口令:「左轉向,坡度35,航向180。」 「01號明白!」蔣哲倫回答。 命令看似簡單,蔣哲倫回答得也十分輕鬆,孰不知,執行這道命令是有很大難度和風險的,未改裝前的飛機根本無法執行這道命令,技術平庸的駕駛員也無法完成這道命令,命令的內容是要蔣哲倫大片度地急速下滑,以便在敵機沒有跑遠時,及時抓住它的蹤影。蔣哲倫無愧"全天王"的美譽,他的下滑動作細緻、準確,飛機恰似一隻鷂鷹,從高空氣落下來,然後掠過低矮的房頂,擦著樹梢飛行。 這一次,敵人遇到好獵手了,要想輕鬆愉快地逃跑怕是沒那麼容易了。 突然,蔣哲倫面前出現一座黑黝黝的大山,要想找到敵人,必須貼著山脊低飛,這在白天也許不成問題,但在這風雨交加的黑夜,稍有不慎就可能撞山爆炸,機毀人亡。 蔣哲倫霎時急出一身冷汗。 「怎麼辦?把飛機拉起來?那樣自己是安全了,可難道就眼睜睜看著敵人溜走嗎?」他知道,從中央軍委到基地塔臺,有多少雙眼睛正在注視著自己。」不,絕不能拉起來。」 |
學達書庫(xuoda.com) |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