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軍事·軍旅 > 中國空軍傳奇 | 上頁 下頁
一八


  一陣歡呼聲似乎掀開了懷仁堂的鐵皮屋頂,座位上不少白髮老人也像孩子似地拍起巴掌。

  南苑機場上,集中了來自五湖四海的飛行員和來自五湖四海的飛機。

  飛機不僅舊而且雜,有P—51戰鬥機,有蚊式轟炸機,有C—46運輸機,還有幾架老牛破車式的教練機,這些飛機,除了起義的外,幾乎全是國民黨遺棄的趴窩飛機,只能算是一堆零件,能展翅的早飛走了。

  飛行員呢,也是各有各的傳奇故事,有起義的,有被派到新疆去學飛行的教練,還有老航校培養的第一代飛行員。

  臨時湊起來的飛機和臨時湊起來的人員開始了受閱前的編隊飛行。

  領隊邢海帆提出,機種複雜姑且不說,飛機又破又舊,人員彼此陌生,心裡實在沒底,能否在天安門試一下。

  那時,北平剛剛和平解放,局勢還不穩定,中國版圖上還有一大片掌握在國民黨手中。解放軍炮兵在城外訓練,都要在《人民日報》上登個廣告,安民告示一下。如果飛機橫穿市區,更不是兒戲。

  周恩來,這位開國大典籌委會主任連夜請示了毛澤東。毛澤東指示:可以。

  從天安門試飛回來,華北軍區航空處江油處長打電話給邢海帆:「周副主席把你們參加開國受閱的消息告訴了政協代表,全場掌聲特別熱烈。」

  邢海帆握著電話機的手微微顫抖著,沒有說話。

  1949年5月4日,國民黨空軍的6架飛機轟炸了南苑機場,8月15日人民解放軍組建了第一支飛行隊,從9月5日起,戰鬥飛行隊首先在北平執行防空任務,同時必要時協助陸軍部隊解放長山列島。

  從此,南苑機場每天都有4架隨時準備騰空的戰鷹,天一亮就處於臨戰狀態,直到日落。機場工作人員來回走動全是一路小跑。就是睡覺,飛行員的靴尖也是朝著停機坪。

  每天,與東方天際的魚肚白一同出現的是一片轟隆隆的沉雷聲,寂寞的南苑機場落下一起喧鬧。發動機試車的聲音在寧靜的早晨一傳幾十裡,北平的老百姓一傳十、十傳百,越傳越神,最後竟成了南苑機場臥著幾百架飛機呢,飛行員們聽後笑笑,並沒誰去認真闢謠。

  似乎這樣更好,讓敵人害怕去吧。

  也奇怪,自從國民黨空軍從青島起飛轟炸了南苑機場後,再也沒有來過,再也沒有"公雞母雞"在北平上空下過蛋。

  外電報道,中共空軍出動了以野馬式戰鬥機為主的36架飛機參加大典。

  大典前的常乾坤十分為難,當時我們的飛機太少,在天上飛忽啦一下子就全沒了,又不可能像坦克那樣來些慢動作,群眾不滿意怎麼辦?執行戰備任務的飛機不能再挪動了,那麼,再從什麼地方搞幾架戰鬥機呢?

  「叮呤呤!」常乾坤接過電話。

  唐延傑在電話中說,聶司令員講指揮部希望你們飛機再飛一次,怎麼樣?

  空中閱兵方案送到了蘇聯顧問手中,這位蘇聯派來的空軍顧問是一個中將,他曾參與了中蘇民航第一條航線的開闢工作。他看了方案後,連說不行,飛第二次出了事怎麼辦?

  常乾坤、江油堅持再飛一次的方案。

  蘇聯顧問的意見是對的,飛第二次實在是外行人的意見,太冒險了!

  然而,我們的飛行員做到了。

  9架P—51野馬式戰鬥機飛過之後,繞一個圈再續上慢騰騰的運輸機,第二次通過天安門。

  這無疑給自己增加了難度。

  邢海帆同戰友們徹夜不眠地研究著方案,這是新中國第一次受閱,就是舊中國也沒有搞過。更何況五花八門的飛機,各有各的高度,各有各的速度。野馬式的P—51翅膀一甩,就竄出400多公里了,而最慢的運輸機,才爬行幾十公里。就是同一型號的飛機,速度也因零件拆換而不同。除了速度,高度也是一大難關,必須精確計算高度,誰在第一層,誰在第二層,差之毫釐將會失之千里。

  空軍參加檢閱的計劃圖交到大會籌委會了。四種飛機三個高度,通過檢閱的時間精確到秒。航圖規定所有的飛機在通縣雙橋鐵塔尖會合,分出高度,編好隊形,再飛向天安門。

  40年後,《當代中國·空軍卷》專門撰定開國大典的空軍這一章的陸文至大校坦率地說,開國大典的空中閱兵是個奇跡。別說當時,就是現在也做不到。建國35周年閱兵時,提前一年通知了空軍。而那時,只有一個月的提前量。

  他們出色地完成了任務。

  由於幾架P—51戰鬥機飛了兩次,17架飛機就成了26架。

  4時35分,開國大典閱兵式的分列式開始,17架飛機分成6個分隊,在空中隊長邢海帆的號令下,各分隊保持規定的高度差、速度和時間,由東向西依次進入航線。

  接近東單時,從空中可見地面上的人流和紅起,再往前是解放軍的坦克部隊,鐵流滾滾,浩蕩前進。

  人民解放軍的空中機群轟鳴著通過天安門廣場,接受党和國家領導人的檢閱。30萬群眾的歡呼聲和飛機馬達轟鳴聲匯合在一起,響徹古都北京,廣場上成了歡呼沸騰的海洋。

  「我們的飛機編隊飛過來了!」

  人們凝目向藍天眺望。只見排列成"人"字型的戰鬥機、轟炸機、運輸機、教練機的機群,在震耳欲聾的引擎聲伴隨下,展翅出現在天安門廣場的上空。

  讓飛機和坦克同時出現在閱兵場上,是蘇聯顧問的主意,這是顯示人民解放軍強大軍威的最佳時機。蘇聯的紅場閱兵就是這樣的。蘇聯軍事顧問站在觀禮臺上,不住地點頭。

  此刻,站在天安門城樓上的毛澤東主席,緩緩抬起右臂,將手掌搭在了前額上,凝目仰視著天空。周恩來用手指著空中,同毛澤東主席談笑著。

  當17架銀白色機翼上染有鮮紅「八一」軍徽的機群起緩地掠過毛澤東主席的頭頂時,他笑了,紅潤的雙頰透出一股令人欽佩的剛毅。

  共和國的武裝編制中,應該有能展翅躍上雲霄的兵種。

  在場的外國記者驚呼:中共一夜之間有了自己的空軍。

  邢海帆第一個駕機通過天安門,他似乎什麼也沒有想,又似乎想了很多很多。

  在這支精幹的飛行隊中,還有一個被周恩來稱作國民黨空軍旗義的帶頭人——劉善本將軍。自他起義後,國民黨空軍又先後有43架飛機、100餘人投入人民的懷抱。單是劉善本原來所在的大隊,7年間就有十幾人駕機起義。

  就在前幾天的9月24日,毛澤東主席宴請傅作義、劉善本和海軍的鄧兆祥等國民黨起義人員時說:「由於國民黨軍隊中一部分愛國軍人舉行起義,不但加速了國民黨殘餘軍事力量的瓦解,而且使我們有了迅速增強的空軍和海軍。」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