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軍事·軍旅 > 遠東朝鮮戰爭 | 上頁 下頁
一四一


  一連的官兵又困又餓,仗打起來本來就窩火,打到下午的時候,英軍的攻擊不但沒有停止,反而更加猛烈,十幾架美軍戰鬥機也飛來助戰。美軍飛行員自從入朝作戰以來,從來沒有遇到過地面的射擊,因此他們從來是貼著中國士兵的頭頂飛,俯衝時機翼幾乎能掀去中國士兵的帽子。飛機射下來的機槍子彈和扔下來的炸彈在中國士兵中造成極大的傷亡。機槍手關崇貴被炸急了,端起機槍就要衝飛機打。彈藥手馬可新趕快制止:「副班長,咱可別犯錯誤!」

  志願軍有條紀律,不准對空射擊打飛機。規定這條紀律是有道理的:輕武器對空射擊不僅僅打不下飛機,反而會暴露地面目標,從而招致更準確的轟炸。這是中國軍隊在入朝參戰的初期用鮮血換來的教訓,以至於這條紀律被強調得十分嚴格,違反後的處理也很嚴厲。

  急了眼的關崇責大叫:「大不了槍斃我!」

  關崇貴開槍了。第一次射出的七發子彈沒有打著。一架飛機向他俯衝下來,他又開了槍,還是七發,結果眼前的情景連他自己都看呆了:一架P—51型戰鬥機翅膀一斜,屁股後面冒出黑煙,一頭栽過山溝,然後就是猛烈的爆炸和一團沖天的火焰。

  「打中了!把那傢伙揍下來了!」陣地上的中國士兵們歡呼起來。

  飛機上的美軍飛行員跳了傘,但由於高度太低,沒等傘張開就掉在樹上被樹枝戳死了。

  一連一排有個兵用機槍把美軍飛機打下來了的消息迅速傳到團裡,團裡立即命令查是誰開的槍。營部派人上陣地問,沒人敢承認,都說不知道。關崇貴認為「好漢做事好漢當」,不能連累別人,於是,站出來承認是自己幹的。

  沒等營部的人通知如何處理關崇貴,英軍更瘋狂的進攻又開始了,關崇貴端起機槍在陣地上來回掃射,他想自己只要還沒死就先多打死幾個敵人。

  一個營的英軍仍沒強攻下中國的陣地。英軍傷亡50人,還有飛機一架。

  關崇貴打下飛機的事逐級上報,一直報告到彭德懷那裡,以請求處理意見。正為志願軍防空火力薄弱而焦急的彭德懷一聽,異常興奮。在詢問了打飛機的經過之後,他說:「這個紀律犯出了條經驗,就是手中輕武器是可以打下敵人飛機的,鼓舞了志願軍戰士對空作戰的信心,要對這個戰士重獎!」

  宣佈立功命令的時候,關崇貴覺得是在做夢:他被授予了「一級戰鬥英雄」稱號,記特等功。

  關崇資還是覺得自己違反了紀律,好歹要求記一個處分。

  三七五團政委包楠森對他說:「你別犯傻了,再強下去,我真的處理你!」

  志願軍總部決定在全部隊開展向關崇資學習的活動,推廣用輕武器擊落敵機的經驗。

  關崇貴的鬥志因此受到極大的鼓舞,在接下來的戰鬥中,他表現出驚人的勇敢和頑強。他率領一個班堅持阻擊敵人,全班戰士先後全部傷亡,陣地上只剩下他一個人。大部隊向後撤退了,三天之後,美軍的飛機還在向這個陣地輪番轟炸,轟炸的間隙他們依稀聽見有抵抗的槍聲。絕大部分美軍說,轟炸已經好幾天了,不可能再有中國士兵的抵抗,但槍聲確實還在響。軍長吳瑞林放心不下,下決心派兩個營從陣地的兩側包抄上去。部隊沖上去以後,看見在這個佈滿英軍士兵和中國士兵屍體的陣地上,果然有個還活著的中國士兵,他就是關崇貴。

  原來,在大部隊撤退的時候,關崇貴沒有下來。他隱蔽在陣地的石縫中向敵人射擊,始終沒有讓敵人佔領這個小陣地。彈藥和食品沒有了,他就在屍體中尋找,孤獨的他竟在這個陣地上堅守了兩天三夜!當沖上去的中國士兵們看見他的時候,他由於饑餓和疲勞,已經站不起來了,在他的身旁,堆著從英軍屍體上搜集來的步槍、機槍、衝鋒槍,竟有30多支。

  關崇貴的頑強精神令所有的中國官兵肅然起敬。

  志願軍司令員彭德懷得知後,命令:對這個士兵連升三級使用!

  關崇貴從副班長直接被任命為副連長。

  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政府授予了關崇貴「一級戰士榮譽勳章」。

  關崇貴是勇敢的,也是幸運的。在中國軍隊處於最艱難的時期中,中國士兵們所面臨的困苦和犧牲都是巨大的。春寒料峭,冰雪未融,冷雨霏霏。沒有糧食,很多部隊開始吃野菜和樹皮。一套棉衣一個冬天沒能脫下過,屁股的位置甚至已經露肉,

  戰士們用粗針縫上一塊布遮住,被磨爛的袖口使露出的半條胳膊凍得發紫。士兵們手上裂開了大的口子,血流得令士兵不得不自己用線縫合以止血。每撤退到一道陣地上,饑寒交困的士兵立即就用簡單的工具修築阻擊工事,同時還要修築防炮洞以應付坦克大炮的轟擊和危機的轟炸。如果還能再有點時間,戰士們就拔掉陣地前的野草,掃清射界,打出防火帶。天亮了,除了警戒哨在警戒外,只要敵人沒有進攻,戰士們就隨便往嘴裡填些什麼,然後倒在冰冷的泥水中閉上眼。

  在戰鬥中,彈藥的極度缺乏令中國士兵們喪失了保衛陣地和他們自身的基本方法,朝鮮中部那些山嶺上的石頭常常是他們用來與大炮坦克搏鬥的武器。無數的中國士兵腹中空空衣衫襤褸地倒在了沒有人煙的荒山野嶺中。當大部隊向後撤退時,他們的遺體從此默默地躺在一陣陣的冷雨之中。連美軍陸戰一師的士兵們看見中國士兵的這些遺體時,都不禁感到一種渾身的震顫,美陸戰一師軍史上記錄道:「這些屍體橫七豎八地躺臥著,很多還與美國士兵的屍體抱在一起。由於屍體的冷卻,已無法把他們分開。中國軍隊撤退的時候,有時也掩埋屍體,但是由於匆忙,無論是本國土兵還是敵國士兵的屍體,均掩埋很淡,幾乎僅僅是一層被炸彈翻耕過的塵土。」

  3月5日,美陸戰一師七團在天亮時發現前方中國軍隊的阻擊陣地上已經沒有人了,聯合國軍佔領了橫城。其時,聯合國軍各部隊都到達了「屠夫作戰」計劃所指定的佔領線——亞利桑那線。

  「屠夫作戰」實施中,2月22日,美國陸軍部公佈戰報,稱:開戰以來,中國軍隊損失20.6萬人,其中殺傷18.5萬人,凍傷和生病2.l萬人,不含俘虜。同時,陸軍部還公佈了另一份戰報:開戰以來,美軍共損失5.248萬人,其中死亡8553人,傷3.3781萬人,失蹤8724人。

  還是同時,美軍高層傳閱著一份機密「情報」:「中共軍第四野戰軍司令員林彪調離朝鮮,任命彭德懷為入韓中共軍司令員。」

  仗打到現在,號稱有世界上最靈敏的情報機構的美軍,居然連戰場上對手的司令官是誰都沒搞清楚,又從何而來的精確到「個」位數的戰場傷亡戰報呢?

  彭德懷回到朝鮮前線的時候,李奇微已完成了「屠夫作戰」的計劃,並且立即開始了新的一輪作戰。

  美國人為這個新的作戰計劃取名為「撕裂作戰」。

  如果說「屠夫作戰」充滿血腥氣味的話,那麼「撕裂作戰」則帶有了戰術的味道。李奇微對「屠夫作戰」的成果並不滿意,因為在對中線攻擊中,沒能徹底把中國的第四十二軍和第五十軍捉住殲滅,而對中國第四十軍和第三十九軍的攻擊「因為大雨而影響了攻擊效果」。李奇微認為:「中國軍隊不是被打敗了,而是主動的撤退」。那麼,美軍下一步的戰鬥任務首先是從中國軍隊的手裡奪回漢城,但是,從正面奪取勢必會發生規模很大的戰鬥,於是李奇微決定還是從中線迂回。所謂「撕裂」就是指在戰場中線撕開口子並打進去,把中國軍隊和北朝鮮軍隊隔離開,威脅防禦漢城正面中國軍隊的防線,並對漢城形成包圍。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