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軍事·軍旅 > 遠東朝鮮戰爭 | 上頁 下頁 |
一一四 |
|
突然,一個巨大的聲音在他的耳邊響了起來,而且說的是中國話,把李光祿嚇了一跳:「中國人!到漢城去!漢城有姑娘!」 這輛巨大的坦克上,安裝著廣播喇叭! 李光祿用嘴拉著了導火索,然後縱身跳下來。 「投降吧,中國人……」 閃電過後便是一聲霹靂。 巨大的火球包裹了巨型坦克。 當李光祿再次蘇醒後,他艱難地爬向一輛小得多的坦克,並把它炸毀。這是輛裝載燃油的坦克,這輛坦克爆炸的時候,汽油 濺了李光祿一身,他成了火人,身上的棉衣被燒造。他撲打著,越撲打火燃燒得越猛烈。在窒息和疼痛中,他在雪地上滾來滾去。其他的士兵跑來幫他,火被撲滅了。 在擔架上,李光祿想著他的棉衣,心直疼。天這麼冷,棉衣沒有了怎麼能再去炸坦克? 這個晚上,英軍引以為自豪的「皇家重坦克營」的31輛坦克被中國士兵用最原始的爆破手段擊毀了。 中國軍隊對漢城的弧形包圍在1951年1月3日上午基本形成。 李奇微要麼坐著吉普車,要麼換乘聯絡飛機,他在各個前線師的阻擊戰場間跑來跑去,和所有的軍長。師長就戰局交換著意見。這時有情報說,漢江的南岸也出現了中國軍隊滲透的跡象,於是軍長和師長們異口同聲地說,一線部隊的抵抗能力已經到達相當的限度。現在惟一應該做的是繼續撤退。現在于漢城以北組織防禦,已經是不可能的了,從整個戰略上考慮,必須放棄漢城,在漢城以南預定的防禦線上再組織有效的抵抗。 麥克阿瑟下達了放棄漢城的命令,各部隊撤退的目標和任務是:一、以美第二十五師,並配屬英第二十九旅撤退下來的部隊,在漢城外圍佔領收容陣地,擔任第一線部隊的收容和渡江掩護任務;二、美第一軍和第九軍平行撤退,首先佔領水原至楊平一線的陣地;三、美第十軍並指揮南朝鮮軍第二、第五、第八師,確保楊平至洪川一線的陣地,解散南朝鮮第二軍,其所屬各師歸美第十軍指揮;四、南朝鮮第一軍和第三軍確保洪川至注文津一線陣地;五、美第三師轉移到平澤附近。美騎兵第一師轉移到安城附近。 從這個命令中可以看出,聯合國軍的撤退不僅僅是放棄一個漢城,而且是大踏步地撤退,一直撤退到三七線附近。 李奇微在日記中對朝鮮戰場上這次撤退有這樣的說明:「我本來就知道,在中國軍隊竭力發動進攻的時候,漢城是不能長期保持住的。第八集團軍的方針是盡可能給敵人以更多的損失,接著就迅速脫離,後退到新的方向上去。」 但李奇徽也知道,從漢城撤退是一次極其危險的軍事行動:把漢江以北的大量部隊和各種坦克、火炮和車輛撤過亂冰堵塞的漢江時,一旦受到中國的攔截和被迫在漢江邊上進行決戰,聯合國軍的損失將是巨大的,其後果絕對是災難性的。 為此,李奇微立即把放棄漢城的消息向美國駐南朝鮮大使穆喬通告,並且請他立即通知李承晚,要求南朝鮮政府目前仍然留在漢城的政府機構必須在下午匕時前撤離漢城。自下午15時之後,漢江大橋和所有的交通要道,僅供軍隊使用,民間的一切行人和車輛一律禁止通行。 沒過多久,穆喬在電話中傳達了李承晚對李奇徽的質問:「李奇微將軍講過,他是準備長期留在朝鮮的,可現在他才到朝鮮上任一個星期就要從漢城撤退,難道他的部隊只會撤退嗎?」 李承晚的後一句話刺痛了李奇微:「告訴那個老頭,我現在是從漢城撤退,而不是離開朝鮮!」接著他又說,「讓他看看他的軍隊是怎樣在中共軍隊進攻面前像羊群一樣潰逃的吧!」 放下電話,李奇微任命美騎兵第一師副師長帕爾默準將為交通協調組組長,特許他以第八集團軍司令的名義行使交通管制權,特別是對漢江橋的管制。 李奇微知道,如果漢城幾十萬的難民同時與他的軍隊爭搶撤退的道路,那情景將是他的對手最希望看到的。 漢城,這座有150萬人口的城市,在五個月之內,第三次變換了它的主人。 而且,在麥克阿瑟下令放棄漢城約70天后,聯合國軍又回來重新佔領了這座城市。 短短的時間內,反反復複地在戰爭雙方間易手,作為一個首都城市,漢城遭遇的命運在世界上恐怕是絕無僅有的了。 普通的百姓再一次成了戰爭最深重的受害者。 在北朝鮮軍隊第一次攻進漢城時,漢城50萬人逃離了這座城市。雖然隨著戰局的變化,前些日子已有十幾萬雙城市民逃離,但仍然有100萬市民估計聯合國軍絕不會放棄漢城——世界上沒有人願意拋棄自己的家而逃亡。 當李承晚宣佈「遷都」的時候,漢城頓時又一次陷入巨大的混亂之中。至少有一半的市民,人約50萬人決定再次逃亡,因為他們相信李承晚政府這樣的宣傳:共產黨軍隊燒殺搶掠無怨不作。南朝鮮政府的官員。軍隊的將軍和普通軍官的家屬們更是不顧一切地把家產丟下,乘坐一切可以乘坐的交通工具向漢江南岸逃亡。 1950年6月漢城大逃亡的情景在1951年1月又一次出現了。 15時之前,允許難民通過美軍在漢江上臨時搭建的兩座浮橋。 漢城幾十萬難民背著包袱,扶老攜幼,爭先恐後地向漢江邊擁去。狹窄的浮橋由於擠滿了車輛和人流而搖搖晃晃,其通過速度極其緩慢。不斷有人被擠下浮橋而掉在佈滿浮冰的江水中,淒涼的叫喊聲在寒冷的風雪中令人毛骨悚然。儘管一部分難民從仁川被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和荷蘭的船隻接走,同時聯合國救援機構盡全力向難民分發食品、衣服,並提供醫療和收容服務,但這有幸得到幫助的僅僅是難民中的極少人,大部分難民在沒有任何幫助的情況下,在越來越近的炮火聲中驚恐地走向未知的前方。 李奇微親自在漢江橋頭指揮部隊撤退。15時已過,帕爾默準將堅決地執行著他的命令,難民已經不允許在橋上通過。為執行這個命令,憲兵甚至向難民開了槍。 李奇微是這樣記錄自己看見的情景的:在軍用橋的上游和下游,演出了一場人類的大悲劇。在刺骨的寒風中,難民們紛紛從冰上渡江。由於冰上很滑,他們連滾帶爬地向南逃命。緊抱著嬰兒的母親,背著老人、病人、殘疾人的男人,扛著大包袱的和推著小型兩輪車的人們,從江北岸的堤壩上突然跑下來,從冰上橫穿過去。其中,有的趕著高高地堆著行李和載著孩子的牛車走去,公牛幾乎將四條腿懸空,沉入薄冰裡。於是,人流發生了極大的混亂。 沒有人去扶助那些跌倒的人。在這悲慘的逃難中誰也沒有時間去幫助鄰居。沒有人流淚哭泣,只能聽得見在冰上走路的痛苦的喘息聲。 作為一個美國人,此時此刻的李奇微突然本能地想到了一個問題,這個問題居然在那一瞬間如此清晰地浮現,為此,他對自己想到的問題不寒而慄:如果美國有二百萬市民受到嚴寒和原子彈攻擊的威脅,將會出現什麼樣的情況?如果二百萬市民被禁止從道路上通過,武裝憲兵命令他們「必須下車往山崗上逃命」,他們將怎樣保全生命呢?韓國的國民比較順從,習慣於聽從命令,而且有克服困難、自求生存均堅忍性。可是,美國人體力弱,任性,主張權利,缺乏克服困難的魄力,這樣的人,遇到這種悲慘情況的時候,將會以什麼方式保護自己呢? |
學達書庫(xuoda.com) |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