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軍事·軍旅 > 遠東朝鮮戰爭 | 上頁 下頁
三一


  就在彭德懷從北京飛往瀋陽的10月8日那天,美軍飛行員幹了一件驚人的事情:美軍兩架噴氣式飛機攻擊了蘇聯境內蘇

  哈亞市附近的一個機場。事件發生後,美國方面十分緊張,因為這一事件必將成為蘇聯干涉朝鮮戰爭的最好藉口,尤其是這一事件和美軍越過三八線發生在同一天,這很可能讓蘇聯認為聯合國軍的「越線」是針對蘇聯的。美國人懷著巨大的恐懼立即就此事件向蘇聯方面表示歉意,並說這是領航的錯誤,對此有責任的飛行大隊長已經被解職,兩個肇事的飛行員已經受到懲戒,而且美國方面願意賠償蘇聯方面的一切損失。

  美國提心吊膽地等待著蘇聯方面的反應,結果卻是蘇聯方面根本沒有反應,好像根本沒發生過這樣一件事似的。

  美國人於是認為這是蘇聯人的藏而不露,恐懼感隨之更加強烈。其實他們不知道,扔在蘇聯境內的那幾枚炸彈,已經把蘇聯人嚇出了一身冷汗。

  斯大林在意識深處強烈地認為,不到萬不得已,蘇聯絕對不能和美國打。

  中國決定出兵的時候,毛澤東立即給斯大林打電報通知中國的決心,時間是10月2日:

  菲裡波夫(注:斯大林的代號)同志:

  (一)我們決定用志願軍名義派一部分軍隊至朝鮮境內和美國及其走狗李承晚的軍隊作戰,援助朝鮮同志。我們認為這樣做是必要的。因為如果整個朝鮮被美國人占去了,朝鮮革命力量受到根本的失敗,則美國侵略者將更為猖獗,於整個東方都是不利的。

  (二)我們認為既然決定出動中國軍隊到朝鮮和美國人作戰,第一,就要能解決問題,就要準備在朝鮮境內殲滅和驅逐美國及其他國家的侵略軍;第二,既然中國軍隊在朝鮮境內和美國軍隊打起來(雖然我們用的是志願軍的名義),就要準備美國宣佈和中國進入戰爭狀態,就要準備美國至少可能使用其空軍轟炸中國許多大城市及工業基地,使用其海軍攻擊沿海地帶。

  (三)這兩個問題中,首先的問題是中國的軍隊能否在朝鮮境內殲滅美國軍隊,有效地解決朝鮮問題在不長的時間內,毛澤東和斯大林來往電報多達幾十封。

  對於中國決定出兵,斯大林是讚賞的,因為蘇聯在其中得到的好處十分明顯:蘇聯既不冒和美國直接衝突的風險,又在遠東地區遏制了美國的野心。對於中國方面提出的蘇聯出動空軍給予志願軍支援的請求,斯大林毫不猶豫地答應了。但是,10月8日美國飛機襲擊蘇聯機場事件發生後,斯大林在極度的緊張之餘,領悟到了一個現實:就美國的軍事力量而言,蘇聯的任何地方都在美國可能攻擊的範圍之內。於是,毛澤東接到了斯大林「蘇聯空軍沒有準備好,不能出動」的電報。

  沒有空軍的掩護,志願軍在美國空軍的直接威脅之下,仗是沒法打的。這令毛澤東陷入巨大的矛盾之中,並做出了志願軍暫時不要出動的決定。同時,他讓周恩來立即到蘇聯去,拿毛澤東的話說,「還是恩來同志辛苦一趟」。

  當周恩來走在克里姆林宮寬綽的走廊裡,走向斯大林辦公室的時候,他的身邊還有一位中國歷史上著名的人物林彪。林彪是搭乘周恩來的飛機來蘇聯養病的,但當斯大林接見周恩來的時候,周恩來還是把林彪一起叫上了。和斯大林的會見極其重要,身邊有證明的人是必要的。此刻的周恩來所承擔的是一個艱巨的外交任務。如果將中國方面決定暫緩出兵的決定告訴斯大林,很難預料斯大林是什麼態度;而說服蘇聯方面出動空軍,恐怕也是一件很困難的事。

  對於蘇聯空軍之所以不能出動,斯大林乾脆把「沒有準備好」的藉口免去了,他對周恩來直接說了他的擔心:「目前蘇聯空軍尚不能出動。飛機到了空中,很難劃定出個界限。」斯大林差點兒就要舉出美國飛機飛到蘇聯境內轟炸的例子,「如果和美國全面衝突起來,仗打大了,也會影響中國的和平建設,特別是你們還處於戰後恢復階段……如果飛行員被對方捉了俘虜,就是穿志願軍服裝又有什麼用?」

  周恩來說,如果蘇聯空軍不出動,中國暫緩出兵。

  斯大林沉默了,好久後才說:「那麼,就讓金日成在中國東北建立個流亡政府把。」

  斯大林的態度十分明確,蘇聯空軍的問題是不容再討論了。

  但是,斯大林對中國立即出兵還抱有希望。他指示有關部門加緊對中國空軍的訓練和裝備援助;同時,對中國軍隊常規武器裝備的支援也答應儘快運到。

  聯合國軍隊極其迅速地向中朝邊境方向一再推進。中國軍隊一切準備就緒已陳兵鴨綠江邊。和出兵不出兵的抉擇一樣,毛澤東再次面臨抉擇的艱難。

  經過毛澤東、劉少奇、朱德、彭德懷、高崗等人的反復討論後,中國領導人最終做出決定:即使在沒有空軍的掩護下,也要立即出動,搶在美軍的前面,至少在朝鮮境內佔領一片可以部署部隊的地盤。抗美援朝不是空話,戰機一失,就不復再來。其理由在毛澤東發給還在蘇聯的周恩來的電報中闡述得很明白:恩來同志:與政治局同志商量的結果,一致認為我軍還是出動到朝鮮為有利。在第一時期可以專打偽軍,我軍對付偽軍是有把握的。可以在元山、平壤以北大塊山區打開朝鮮的根據地,可以振奮朝鮮人民。在第一時期,只要能殲滅幾個偽軍的師團,朝鮮局勢即可起一個對我們有利的變化。

  我們採取上述積極政策,對中國、對朝鮮、對東方。

  對世界都極為有利;而我們不出兵,讓敵人壓至鴨綠江邊,國際國內反動氣焰增高,則對各方不利,首先是對東北更未利,整個東北邊防軍將被吸住,南滿電力將被控制。

  總之,我們認為應當參戰,必須參戰,參戰利益極大,不參戰損害極大。

  毛澤東一九五零年十月十三日這封電報,不僅僅是提供給周恩來向斯大林表態的,也是對中國方面為什麼出兵朝鮮的最實際、也是最明確的闡述。

  據後來的西方史料記載,當周恩來向斯大林表示,即使沒有蘇聯空軍的支援,中國也決定出兵時,「斯大林流出了眼淚」,連說「還是中國同志好,還是中國同志好」。不管這種傳言是否可信,中國人的舉動出乎蘇聯人的預料之外是可以肯定的。毛澤東說斯大林根本不瞭解中國,言外之意是:斯大林根本不瞭解中國共產黨人。

  彭德懷的一席話很能說明什麼是中國共產黨人。在安東,他對他的部下說:「我這個人命苦。從參加革命那會兒就在苦地方,長征的苦不用說了,抗日戰爭在太行山,解放戰爭在大西北,這次又要去朝鮮,到的都是苦地方,這不是命苦嗎?我說的是實情。我們共產黨人註定要和『苦』字、『窮』字訂交道。沒有苦和窮,還要我們共產黨人幹什麼?」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