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軍事·軍旅 > 遠東朝鮮戰爭 | 上頁 下頁 |
八 |
|
美軍在撤離之前向李承晚政權提供了價值達1.9億美元的武器裝備,其中美制和日制步槍15萬多支,各種火炮2000多門,坦克5000輛。美軍還動用了85萬人,擴寬了仁川到漢城、漢城到釜山以及經過金浦機場和橫斷三八線的戰備公路,擴大了以金浦機場為中心的飛行基地,並花費巨大的資金改造了仁川浦項、麗水等港口,在木浦、墨湖等地修建了海軍基地。在重要地區修築半永久性軍事設施的同時,還沿著三八線構築了幾百公里的戰場和交通壕。1947年夏天,美國總統特使魏德邁將軍視察南朝鮮,把南朝鮮的擴軍計劃推向高潮。李承晚計劃在兩年內,建立起一支15萬人的「國防軍」。他頒佈的《兵役法》規定,凡是17歲到60歲的有勞動能力的南朝鮮男人,都在服兵役的範圍之內。為此他向美國既要錢又要物,胃口之大令杜魯門總統感覺到了「過分」。 在美國的支持下,李承晚毫不掩飾他將「北進統一」朝鮮的企圖。他一次次拒絕北朝鮮和平解決朝鮮問題的建議,揚言「南北分裂是必須用戰爭來解決的」。為了解決戰爭一旦爆發後的。後院「安全問題,在美國顧問團的指揮下,李承晚對南朝鮮人民遊擊隊和愛國人士進行了大規模的」討伐「,南朝鮮遭到屠殺的人數超過10萬。1949年,李承晚認為他的準備已大致成熟。4月,他在給南朝鮮駐聯合國特使趙炳玉的信中說:「我認為,就這種形勢,你應該極其秘密地與聯合國以及美國高級官員開懷暢談。為了統一,除了缺乏武器和彈藥外,我們在其他方面都已經準備就緒。」7月,李承晚向記者發表談話,表示「佔領北韓就可以實現統一」。 10月,他在記者招待會上又說:「要不流血,統一獨立是不可能實現的,即使實現了也不會長久。「10月31日,他在美國」聖福爾「號巡洋艦上發表演說,表示」南北分裂是必須用戰爭來解決的」。到了1950年,李承晚進入了」北進統一「的最後準備階段。2月,他率領軍界的高級官員前往東京,當面向麥克阿瑟彙報他的進攻計劃,聽取麥克阿瑟在軍事上的」具體指示」。4月,集結在三八線附近的5個師得到了直屬炮兵和其他技術兵種的加強。同時,為了配合南朝鮮的」北進統一「,美國的高級軍事官員,包括參謀長聯席會議主席布萊德雷、海軍作戰部長謝爾曼。空軍參謀長博格等人先後到達日本,以加緊美軍在遠東地區的部署。其中,美國第七艦隊增加了兩艘航空母艦,兩艘巡洋艦和六艘驅逐艦。美國空軍三個B-26和B-29轟炸機聯隊、六個殲擊機聯隊、兩個運輸機聯隊都集中在了日本的基地。 美國駐日本的第八集團軍各師做好了戰爭的一切準備。 在遠東,戰爭的機器已經開始運轉。 對於南朝鮮的戰爭準備,金日成從來處在高度的警覺中,同時他也憂心忡忡,因為這個時候,金日成手上能夠作戰的部隊只有武器裝備不足的三個師,而在李承晚的身後是擁有美式裝備的六個師。出於安全的考慮,金日成兩次向斯大林提出請求締結《朝蘇友好互助條約》,並要求蘇聯給予北朝鮮軍事援助。 1949年3月,金日成在訪問蘇聯的時候,直接向斯大林提出了北朝鮮的安全問題。斯大林答應給予北朝鮮必要的軍事援助,但沒有明確具體的答覆。 1949年5月,金日成的特使極其秘密地在當時北平西山的「雙清」別墅裡見到了毛澤東。特使向毛澤東介紹了朝鮮半島一觸即發的戰爭局勢之後,毛澤東表示他同意金日成在信中的看法:朝鮮半島的衝突在所難免。「對你們來說,持久戰是不利的,因為即使美國不干涉,也會唆使日本向南朝鮮提供戰爭的援助。」毛澤東這樣分析,「你們沒有必要擔心,中國和蘇聯站在你們一邊。一旦情況需要,中國會派軍隊與你們一起並肩作戰。」 這是毛澤東第一次向金日成表示,如果朝鮮戰爭爆發,中國可以出兵參戰。 為了幫助北朝鮮的防禦,毛澤東甚至把人民解放軍中的兩個朝鮮師移交給了金日成。但關於目前的朝鮮局勢,毛澤東明確表示,不希望看見戰爭立即爆發,原因一是國際形勢不允許;二是中國共產黨還不能有效地支持北朝鮮。而「一旦完成了統一中國的任務,情況就不同了」。 毛澤東所說的「統一中國的任務」,就是指臺灣島的解放。 與不熟悉、甚至一開始就存在隔閡的毛澤東相比,斯大林對包括金日成在內的北朝鮮領導人更加信任。這也許和金日成在蘇聯遠東軍中作過戰有一定關係。面對南朝鮮的進攻態勢,作為政治家和軍事家的金日成更加強烈地意識到:作為朝鮮的共產黨人,統一祖國,建立一個獨立、自主的社會主義國家,是自己當然的責任。但是斯大林依舊對朝鮮半島一旦爆發戰爭的後果感到擔憂,理由是「美國在中國失敗後,可能會更加直接地干預朝鮮事務」。那麼一旦北朝鮮置身於戰爭,不但軍力上不佔優勢,還會在政治上讓「美國有了武裝干涉朝鮮的藉口」。 就在這時,艾奇遜國務卿把那個將朝鮮和臺灣劃在防衛範圍之外的美國遠東防線計劃擺在了全世界的面前。金日成立即再次向蘇聯方面提出自己的計劃。這次斯大林不能不考慮了。 應該說,在朝鮮和臺灣這兩個懸而未決的問題中,更讓斯大林憂心的是朝鮮。與和蘇聯的安全沒有什麼直接關係的臺灣相比,朝鮮的地理位置一直是蘇聯在遠東與日本抗衡的重要戰略要點。況且,金日成要的僅僅是武器裝備,而不是蘇聯士兵。至於美國可能的干涉,既然艾奇遜說得那麼明白,擔心也許是不必要的了。 1950年1月8日,斯大林向蘇聯駐北朝鮮大使發了一封電報,表示他同意向金日成提供援助,並準備隨時就此事接見金日成。 3月30日,金日成再次秘密訪問莫斯科。蘇聯對北朝鮮的援助,是以有償方式進行的:北朝鮮以9噸黃金、40噸白銀和1.5萬噸其他礦五,換取蘇聯價值1.38億盧布的武器裝備。這些裝備可以武裝起三個步兵師。斯大林在聽取了北朝鮮一旦面臨南朝鮮的戰爭威脅時完整的作戰準備計劃後,表示很滿意。 最後,斯大林告訴金日成:應該把計劃通報給毛澤東。 當北朝鮮軍隊在戰爭一旦爆發情況下的作戰準備已經完成時,斯大林堅持讓金日成徵求毛澤東的意見。 1950年5月13日,在距金日成和毛澤東同在莫斯科會見斯大林近半年之後,在距朝鮮戰爭爆發只有一個月多一點的時候, 金日成到達北京。毛澤東沒想到金日成的作戰準備計劃已經如此地完備。當時,新中國在北朝鮮還沒有派駐大使,也沒有軍事觀察人員,毛澤東對金日成所做的一切瞭解甚少。此刻,毛澤東已經知道了蘇聯將給予金日成一定的軍事援助。 |
學達書庫(xuoda.com) |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