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軍事·軍旅 > 血肉長城 | 上頁 下頁
一二三


  這個善良而堅強的婦女,走到村民們的前排,對日偽軍說:「你們不是想抓馬本齋嗎?他是我的兒子,他就在河東岸,你們怎麼不到那裡去抓他呢?」

  日軍把馬老太太帶回河間縣城,軟硬兼施。首先讓叛國分子哈少符勸馬老太太給兒子寫信,要馬本齋為營救母親而投降日本人。哈少符被馬老太太訓斥了一通。接著,山本自己出馬,向馬老太太許諾:「你要是寫信叫馬本齋來河間談判,要什麼條件都可以答應。」

  馬老太太指著山本說:「我兒子當八路軍,是我叫他去當的,我兒子打你們,是我叫他打的,叫我寫信勸他投降,萬萬不能。馬本齋就在河東,你們去找他嘛!抓我這個手無寸鐵的老太婆幹什麼?講條件,就是讓本齋不要管我,好好帶著回民支隊徹底消滅你們這群強盜。」

  日軍開始對馬老太太用刑,居然把涼水灌進她的鼻孔。老太太至死不寫勸降信,絕食七天,英勇殉國。

  馬本齋聞知母親就義,憤筆書志:「偉大母親雖死猶生,兒承母志,繼續鬥爭!」

  朱德、彭德懷、羅瑞卿和陸定一聯名致電冀中軍民:「中國人民有這樣的母親,不僅是中國人民的光榮,回民的光榮,中國婦女的光榮,而且是中華民族絕不滅亡最具體例證。」

  馬本齋是出了名的孝子,山本認為抓到了他的弱點,結果不但沒能使他就範,還激起他更大的憤慨。回民支隊先後將勸降的民族敗類哈少符和馬慶來處死。

  馬老太太被捕的消息傳到部隊,戰士們紛紛請戰,要求打進河間,救出馬母,活捉山本。馬本齋勸阻大家:「人世間,哪有兒子不疼母親的?但是,在中華民族生死存亡的關頭,還有什麼比抗日大業更重要呢?遭不幸的並非只有我一家,而是千百萬個家庭。我是共產黨員,從入黨那天起,就把一切都交給黨了。娘被抓走了,兒子照樣打鬼子!」

  在抗戰歲月裡,到處都有令人肅然起敬的英雄。同一年9月24日,對晉察冀邊區根據地進行秋季大「掃蕩」的日偽軍三千五百多人,從兩面向易縣城西南三十五公里處的狼牙山撲來。日軍出現在每一條山溝裡,搜索隱蔽在崇山峻嶺中的黨政機關和四萬多名老百姓。一分區司令員楊成武決定避開敵軍的鋒芒,用「圍魏救趙」的戰術,派第三團和第二十團攻擊日軍據點,牽引敵軍敞開了十多公里的口子,使幹部和老百姓得以突圍。但是,幾萬人轉移需要時間,必須有一支部隊在狼牙山阻擊日偽軍。部隊兵員緊張,把這個十分艱巨的任務,交給了第一團第七連第二排第六班的五名戰士。

  25日拂曉,五百多名日軍分兩路向狼牙山主峰棋盤陀撲來。五壯士一邊射擊,一邊爬向高處。日軍以為八路軍主力就在山上,一次又一次發起衝鋒。五壯士忍住饑餓,沉著應戰,打到中午,挫敗了日軍四次衝鋒,消滅日軍一百多人,完成了牽制敵軍的任務。

  五壯士爬到棋盤陀頂峰時,彈藥打完了,搬得動的石頭也扔完了,日軍已經緊逼上來,擲彈筒和機槍全部對準山頂射擊。五壯士面臨著生死的抉擇,他們寧死不當俘虜,毅然縱身跳崖。班長馬寶玉和戰士胡德林、胡福才壯烈犧牲,副班長葛振林和戰士宋學義被半山腰的樹枝掛住,負傷得救。

  五位戰士的壯舉,震動了整個晉察冀根據地。反「掃蕩」結束後,分區召開大會,表彰五壯士的英雄事蹟,楊成武代表聶榮臻宣佈了給烈士的嘉獎令,把獎章和獎品發給葛振林和宋學義。邊區政府為紀念三烈士的英雄業績,建造了一座「狼牙山三烈士塔」,在塔反面刻寫了紀念碑文,記述五位勇士的英雄事蹟。

  從1941年開始,日軍對華北各抗日根據地發動空前規模的「掃蕩」,用野蠻的「三光」政策摧殘根據地。國民黨停發了八路軍的軍餉,還對各根據地實行經濟封鎖。連年的乾旱加重了根據地的經濟困難,形勢極為嚴峻。

  延安東南的南泥灣,主要由三條河川組成,荒無人煙,野獸成群。朱德偏偏看中了這裡,把它確定為部隊屯墾的地方。從3月起,王震率領第三五九旅分批開進這個地區。他們提出「一把鐝頭一支槍,生產自給,保衛黨中央」的口號,迅速掀起大生產熱潮。

  王震身先士卒,帶頭參加生產勞動,成績卓著,被評為邊區大生產運動的勞動英雄。一年之後,南泥灣從荒灘變成了米糧倉。

  這一年,冀中抗戰進入最嚴酷的階段。日軍展開全面的「蠶食」進攻,把佔領點、線擴展為面,以「蠶食」結合「掃蕩」,步步壓縮抗日根據地。新上任的日本華北派遣軍總司令官岡村寧次提出「治安強化」的戰略方針,開展所謂「三分軍事,七分政治」,集軍事、政治、經濟、交通、特務為一體的「總力戰」。冀中平原抗日根據地處於日軍和國民黨頑軍的包圍和夾擊之中,形勢嚴峻。

  呂正操提出廣泛開展遊擊戰爭,武裝鬥爭和其它各種鬥爭相結合的基本方針,與敵軍寸土必爭,擴大根據地,縮小敵後區。

  冀中軍民創造了平原遊擊戰的光輝戰例。建國以後被搬上銀幕和舞臺的《地雷戰》、《地道戰》、《平原遊擊隊》以及《平原作戰》等,使人們形象地瞭解到八路軍作戰的精神和戰法。白洋澱地區的雁翎隊,是一支非常有特色的水上抗日武裝,由中共創建於1939年秋天。雁翎隊剛成立時,隊員們大都使用土造火槍。為防止槍膛裡的火藥被水弄濕,在每支槍的點火口插上一支雁翎,雁翎隊由此得名。

  呂正操總是有許多傳奇的故事。這年4月,他帶工作組檢查工作,出發時只帶了警衛連的七十多人和一部電臺。走到安新和容城一帶,碰上日軍天天「拉網掃蕩」,他們在安新的三台擊退日軍的進攻。走到徐水的崔莊,又與日軍激戰。他們連夜渡過白洋澱,第二天深夜穿越高保公路,到達桑園。連日奔波的呂正操剛剛入睡,突然槍聲大作,部隊被日軍包圍了。警衛連拼死掩護突圍。呂正操邊打邊走,一天數戰,冒險從日軍炮樓下擦身而過,回到軍區司令部的駐地。

  9月份,冀中軍區司令部從深澤的大堡撤出,日軍飛機一直緊盯不舍。走到安平的宗佐,司令部在緊靠村邊的一座院子住下,作戰室在正房,程子華住東廂房,呂正操住西廂房。人剛進屋,日軍飛機就沖下來轟炸,一顆炸彈擊中正房,值班參謀和通信員被炸身亡。呂正操和程子華都趴在床底下,四五架日機輪番轟炸、掃射一陣,呼嘯而去。兩個人互相呼喚著,從一片廢墟中爬出來。

  同年春夏,華北各根據地的八路軍紛紛派出武裝宣傳隊,進入敵佔區,組織民眾,揭露日偽推行「治安強化」運動和實施「蠶食」的陰謀,堅定民眾對抗戰必勝的信心,分化瓦解偽軍和偽組織。這種在日軍佔領區開展小型武裝活動的組織形式,得到了中共中央北方局的肯定。此後,武工隊在各抗日根據地都活躍起來。

  對於武工隊的成員,中共北方局是有規定的。他們是從軍分區或野戰軍旅部抽調出來的營以下基層幹部和優秀戰士,以及從地方黨政機關抽調的優秀幹部。一支武工隊一般有三十到五十人,隊員既是戰鬥員,又是宣傳員和組織員。他們的任務,是深入敵後,發動和組織群眾,建立和恢復黨的組織,建立秘密的人民政權,運用各種鬥爭方式,打擊和瓦解日偽,摧毀偽組織和偽政權,配合根據地軍民的對敵鬥爭,把日軍的「治安區」變為遊擊區,使遊擊區變為根據地。小說《敵後武工隊》記述了他們和日偽鬥智鬥勇的驚險刺激的戰鬥故事。

  這一年8月初,八路軍劉伯承師第三八六旅和決死第一縱隊各一部,組成太岳南進支隊,進入臨汾屯留路的南面,在沁河西南孔灘地區創建了岳南抗日根據地。9月20日,日軍調集主力兩萬多人,向岳南新區發起大「掃蕩」。

  根據地剛剛創建,還沒有充分發動民眾,日軍大兵壓境,八路軍處境危險。南進支隊派出小部隊與日軍接觸,消耗日軍的體力,主力避免與日軍拼消耗,使日軍的合擊行動達不到目的。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