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軍事·軍旅 > 血肉長城 | 上頁 下頁 |
九九 |
|
第三十八師是張自忠最得力的部隊,它的參戰使戰局明顯好轉。10日,第三十八師在田家集以西的大家畈伏擊日軍輜重聯隊,一舉殲滅一千多名日軍,繳獲幾十匹軍馬和三十多艘運輸艇,以及一大批軍用地圖、彈藥和藥品。 據日軍俘虜說,他們這個輜重聯隊運輸的物資,是供給主力部隊渡河侵犯襄陽和樊城用的。他們攜帶的六十艘運輸艇,一次可輸送一個大隊的兵力。這個輜重聯隊覆滅,使日軍渡河攻擊襄樊的計劃落空。 右翼兵團其他部隊,也在張自忠嚴厲督飭下,積極向日軍側後發動襲擊,幾乎完全截斷了日軍後方補給線。日軍被迫停止北進,主力回師維護補給線,第五戰區戰局明顯緩解。 這時候,第五戰區左翼的機動兵團,即湯恩伯集團軍,如果及時從桐柏山區向南出擊,與張自忠的右翼兵團合力夾擊日軍,會造成一次絕好的殲敵機會。但是唐恩伯一味保存實力,使戰機失之交臂,李宗仁和張自忠不勝惋惜。 另一方面,張自忠為了阻滯日軍北上,命令吉星文師佔領肖家沖高地;第三十八師一部集結在清水橋,扼守通新集的通道,主力則集結在耗子崗附近;第一三二師據守豐樂河,掩護全軍右側。但是,他的部隊未能有效地阻遏日軍的攻勢,致使棗陽於8日陷落。 在日軍藤江師團進攻的同時,荻洲師團向中國右集團軍陳鼎勳軍所轄第一二二師陣地發起了攻擊。守軍利用大洪山的地利頑強抵抗,但兵力過於薄弱,被迫退守大洪山主陣地。6日早晨,日軍猛攻守軍溫家廟主陣地,雙方激戰一整天,守軍傷亡慘重,退守張家集。 7日上午,日軍攻陷張家集,分兵向雙河和茅茨畈推進。傍晚,日軍騎兵偷襲第一二七師師部,隨之攻陷雙河。 8日,中國軍隊在茅茨畈與日軍展開激戰。打到晚上,陳鼎勳接到李品仙的電令:「襄河東岸之敵先頭,已進抵黃龍壋。第四十五軍立由現地撤退,經唐河、白河到達襄樊。」於是,他們乘著夜色掩護,逐次北撤。 右集團軍將士與日軍苦戰,左集團軍陣地同樣硝煙彌漫,他們與日軍的另一路進攻部隊激戰正酣。李品仙指揮的兵力有十一個師又兩個獨立旅,還有湯恩伯的部隊作為機動兵團。戰前,李品仙將本集團軍的覃連芳第八十四軍集結在塔兒灣和太子山之間的地區,派劉和鼎軍守備慈山和六房嘴之間的地區。 1日拂曉,藤田師團的一個主力旅團,從徐家店和浙河一線憑藉炮兵和戰車的支援,向覃連芳軍發起進攻。守軍奮力抵抗,守衛孫家寨的一連兵力,在日軍毒氣和炮火攻擊下,戰鬥到全部犧牲,陣地失守。同時,日軍轟擊覃連芳軍的主陣地,並派騎兵襲擊,被守軍擊退。當晚,李品仙命令部隊固守現陣地線,阻止日軍西進,長久保持襄河左岸地區,將主力集結在襄陽花園公路北側。 2日,藤田師團輪番向第一七三師主陣地衝鋒,一時未能突破。當晚,藤田率領攻擊部隊繞到塔兒灣附近,迫使守軍向西退到長灣和高廟坡一線。 3日,日軍在炮兵和空軍支援下,重點攻擊殷家店,多次施放毒氣。守軍第八十九師將士不畏日軍優勢火力,頻頻反擊,到5日夜仍在混戰。日軍一部乘守軍獨立第五旅接防之際,向楊家灣方面猛攻,隨後又向橋頭附近推進。第一九三師和第八十九師分別夾擊橋頭的日軍,雙方拉鋸作戰,傷亡慘重。 7日,殷家店方面日軍兩千多人向橋頭增援,另有一千多人正向這裡疾進。守軍被迫在黃昏後撤到東嶽廟附近沿河防守。藤田師團主力又來猛攻東嶽廟,王仲廉軍頑強抵抗,多次組織反擊,湯恩伯也多次跑到前沿督戰,但還是被日軍突破了防禦。入夜,中國軍隊退到江頭店。 9日,鐘祥方面的藤江師團已推進到張家集附近,覃連芳軍為了避免陷入包圍,撤退到唐縣鎮以北地區,向唐河與白河轉移。劉和鼎軍留守大洪山遊擊。湯恩伯的第十三軍和王仲廉軍,在高城附近與日軍激戰。 當天,藤田師團的第二十九旅團,又對湯恩伯軍發起進攻。雙方激戰一整天,日軍攻破萬家店和財神廟陣地。 瘋狂的藤田窮追猛打,第三師團主力在二十多輛戰車掩護下,從天河口向退到江頭店的王仲廉軍和湯恩伯軍攻擊。激戰一整天,湯恩伯得知日軍另一路兩個師團已攻陷棗陽,逼進桐柏,又見當面藤田師團的日軍如此猛烈,企圖將他的部隊包圍在桐柏山以南地區,便命令部隊撤離江頭店,轉移到吊金岩和螞蟥溝一線。 12日,日軍集中大量兵力攻擊駐守長壽店地區的張自忠軍第一三二師等部陣地,雙方激戰七天七夜,第一三二師陣地多次被突破。張自忠決定派出奇兵,打擊日軍神經中樞。他派出第一三二師的第三五九團,另配一個營,趁夜繞道偷襲日軍設在鐘祥縣的總指揮部。部隊出發前,他對官兵們訓話:「國家養兵就是為了打仗,打仗就會有傷亡。人總是要死的,多活二十年少活二十年,轉眼就過去了。但死有重於泰山,有輕於鴻毛,為國家為民族而死就重於泰山,否則輕如鴻毛。」 襲擊部隊當晚潛行十五公里,一舉端掉日軍總指揮部。正面進攻的日軍驚聞老巢被端,大為恐慌。張自忠指揮部隊趁勢猛烈反攻,打得日軍狂退三十公里,大獲全勝。蔣介石通電嘉獎。老百姓則稱張自忠為「活關公」。 值得一提的是,在武漢會戰和南昌作戰中,岡村急於搶頭功,使用兩個特設師團打所謂「翻身仗」,已引起大本營首腦的不滿。這次隨棗作戰,他與參謀總長載仁和陸軍大臣板垣征四郎的矛盾公開化了。中國軍隊借此機會變守勢為攻勢,李宗仁命令湯恩伯集團軍會同第一戰區的孫連仲第二集團軍從河南西部南下,將大部分日軍反包圍在襄東平原地區,進行猛烈攻擊。張自忠集團軍主力向棗陽進攻,其餘部隊攻擊鐘祥的日軍,牽制日軍後方。 中國軍隊的反攻迫使日軍撤退。14日,孫連仲集團軍的池峰城軍收復唐河縣,16日光復桐柏,粉碎了日軍的合圍計劃。到19日,中國軍隊經四天苦戰,重創了南返的日軍,收復棗陽。左集團軍的劉和鼎軍奉令化整為零,進入山區分散遊擊;右集團軍的河東部隊及江防軍連日發動進攻,襲擊日軍後方,切斷交通,完成任務後,於21日撤回襄河西岸,22日向隨縣迫進,第二天收復隨縣。日軍退回鐘祥、應山等原駐地,至此,大體恢復戰前態勢,會戰宣告結束。 隨棗會戰,中國軍隊粉碎了日軍西進的陰謀,鞏固了鄂西屏障。會戰中斃傷日軍一萬三千多人,日軍遺屍五千多具,其中張自忠的右翼兵團殲滅日軍四千五百多人。第五戰區也受到較大損失。中國的參戰部隊進退主動,適時轉移到外線,立于有利的地位,在日軍撤退時,追擊和阻擊得力,取得較大的戰果。 眼望著長沙,岡村寧次萬分不甘地下達撤退命令。 日軍在上一年7月底進攻蘇聯,吃了敗仗,主動與蘇聯媾和。日本內閣和軍方中的「北進派」並不甘心。裕仁天皇為了安撫好戰的陸軍將領,允諾他們可以再度向蘇軍挑釁。1939年5月中旬,日本關東軍以騎兵聯隊為主力,在位於中蒙邊境的諾門坎附近打退蒙古軍隊,不久,蘇聯裝甲部隊將這支日軍包圍,幾乎將它全部殲滅。日本關東軍為了報復,在6月27日大舉襲擊蒙古的塔穆斯克。7月1日,關東軍又投入第二十三師團大規模進攻。戰役初期,日軍屢屢得手,進展順利。8月下旬,朱可夫指揮蘇軍機械化部隊全線反攻,將日軍第二十三師團全部圍殲。日軍兩名聯隊長燒毀軍旗,自殺身亡。蘇軍共殲滅日軍一萬一千人。 蔣介石得知日本與蘇聯爆發了諾門坎戰爭,非常驚喜。但是,不久他又為另一件事情感到沮喪。 9月1日淩晨4點45分,德國軍隊向波蘭發動閃電式進攻。德軍六十二個師,兩千八百輛坦克,兩千架飛機,六千門大炮,從東北、西南兩個方向對波蘭實施向心突破。潛伏在波蘭境內的「第五縱隊」也行動起來,搶佔電臺,控制軍事指揮機關。波蘭一片混亂。 |
學達書庫(xuoda.com) |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