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軍事·軍旅 > 血肉長城 | 上頁 下頁
六二


  日軍距臨汾不過幾十公里路程,遭到朱德率領的兩個連阻擊,走了三天,付出巨大傷亡,才佔領了已是空城的臨汾。

  這段時間,蔣介石下令反攻太原,任命朱德和彭德懷指揮東路軍。八路軍的任務,是為東路軍切斷日軍後方的交通。劉伯承師負責切斷正太鐵路線。

  劉伯承又要打伏擊了。這一次,他要把日軍引出來打。他派兩個團埋伏在井陘與舊關之間的長生口附近,另派一個團襲擊舊關,但不切斷電話線,讓舊關日軍的呼救,吸引井陘的日軍增援舊關。這一著果然奏效。井陘的日軍接到舊關守軍的求救電話,連夜出動兩百多人,乘八輛汽車趕去增援。

  2月23日清晨6點,井陘日軍派出的部隊開到長生口,八路軍兩個團突然出擊,經過五小時激戰,擊斃一百三十多名日軍,炸毀五輛汽車,俘虜日軍荒豐吉少佐等五人。日軍其餘的三輛汽車,載著死裡逃生的部隊逃回井陘。八路軍傷亡一百多人。

  劉伯承認為八路軍在這一仗的傷亡還可以減少。他說:「長生口戰鬥,戰果不小,代價也太大了些。以後打伏擊,要儘量減少傷亡。槍要打在敵人頭上,刺刀要插在敵人肚子上,手榴彈要拋在敵人屁股上。賺錢的生意我們做,不賺錢的生意我們不做。」

  羅榮桓在3月中旬指揮第一一五師用六天時間在午城和井溝殲滅了一千多名日軍。這時候,衛立煌率領第二戰區指揮機關渡到黃河以東,剛到大寧就被日軍攔住了。衛立煌進退兩難,向羅榮桓求援。第一一五師派李天佑團第三營前去掩護。

  第二天,衛立煌的部隊被日軍打散,八路軍及時趕到,掩護衛立煌突出包圍。第三營第十一連堅守白兒嶺,頂住八百多名日軍的輪番進攻,掩護衛立煌脫險。衛立煌在望遠鏡裡看到日軍的飛機大炮把八路軍阻擊陣地炸成了一片火海,連忙問身邊的八路軍:「那裡有幾個團?」回答是:「只有一個連。」他惋惜地歎道:「這個連完了!」

  但是,衛立煌不久就發現這個連奇跡般地歸隊了。一點人數,全連傷亡僅二十多人。衛立煌對部下說:「你們看看,人家八路軍那麼會打,可你們垂頭喪氣,像什麼!」他對八路軍心存感佩,送來了一百挺輕機槍和十萬發子彈。

  日本《東亞日報》的一名隨軍記者見證過劉伯承師的一次戰鬥。3月16日上午9點,三股日軍開往黎城增援,匯合在位於邯鄲和長治之間的神頭村。突然,劉伯承師向他們發起猛攻,殲滅一千五百多名日軍,繳獲五百五十多條槍支和六百多匹騾馬。日本記者僥倖逃脫,後來回憶說:「正當先頭部隊開始行進時,子彈呼呼地飛來,迫擊炮彈轟隆隆地炸裂,重機槍沉重的聲音劈頭蓋腦地不斷響著,令人心裡發毛。」

  朱德在3月下旬把第二戰區將領召集到沁縣小東嶺開會,意在穩定友軍的軍心。曾萬鐘、李家鈺、朱懷冰和趙壽山等三十多名國民黨軍隊的將領出席。會議結束時,朱德得到報告:劉伯承、徐向前和鄧小平要在響堂鋪打一次伏擊戰。朱德邀請友軍將領們到戰場附近的高地上觀看實戰。

  31日上午8點半,日軍兩個汽車中隊從東陽關開來,進入劉伯承師的伏擊圈。徐向前下令攻擊,八路軍一齊開火,槍炮聲大作,戰士們如猛虎下山,向日軍撲去。他們的刺殺技術經過幾次實戰磨練,已有很大提高,日軍沒有還手之力。友軍將領們只看了兩個小時,戰鬥就落下帷幕。戰績報上來,八路軍殲滅四百多名日軍,焚毀一百八十一輛軍車。

  友軍將領們看到的這次戰鬥,是抗日戰爭中影響很大的「三戰三捷」之一。長生口、神頭嶺和響堂鋪三次伏擊戰,都是八路軍的傑作。他們對這次觀戰印象深刻,對敵後抗戰增強了信心。

  劉伯承的日軍對手中,有一名叫做苫米地的旅團長。這個日本軍人詭詐驕橫,認真研究過八路軍的遊擊戰術,針對八路軍「敵退我進」的戰術原則,發明了一種叫做「拖刀術」的戰法。以往,日軍每丟棄一個地方,臨走總要放火燒房。八路軍看到村莊起火,以為日軍已經撤走,總會趕來救火,追擊日軍。所謂「拖刀術」,就是看准了八路軍的這個特點,日軍放火燒房後仍不撤走,而是設下埋伏,等到八路軍和遊擊隊趕來,便發起意外的攻擊。苫米地這一招確實毒辣,遊擊隊在他施展「拖刀術」時吃過虧。

  當然,劉伯承不會讓苫米地繼續得逞。4月份,日軍集中三萬多人的兵力,對晉東南進行九路圍攻。劉伯承得到一張從日軍繳獲的作戰地圖,知道日軍企圖在遼縣、榆社、武鄉和襄垣地區聚殲八路軍。八路軍總部決定用部分兵力牽制各路日軍,集中主力擊破日軍一路。

  劉伯承跟在日軍後面,發現苫米地又在使用「拖刀術」,索性將計就計,命令部隊秘密跟蹤日軍,而不接戰。16日,劉伯承師主力在武鄉以東的長樂村,包圍了日軍一路約三千多人。「反遊擊戰專家」苫米地毫無察覺,直到八路軍發動攻擊,他才明白中了計中計,然而敗局已定,他只好拖刀而逃。在這場激戰中,八路軍殲滅二千二百多名日軍,付出傷亡八百多人的代價。第七七二團團長葉成煥身負重傷,于兩天后光榮殉國。朱德特意從總部趕來,向烈士遺體告別。

  劉伯承打敗苫米地,對粉碎日軍的九路圍攻起了關鍵作用。27日,日軍的圍攻徹底破產。八路軍共殲滅四千多名日軍,收復了和順、榆社等十八座縣城。苫米地因為在長樂村失敗,受到嚴厲處分。劉伯承說:「我們的戰術原則是機動靈活的,不能老是套用一個戰術原則,否則就要吃虧。採取哪種戰術好,要看具體情況。不管黃貓黑貓,抓到老鼠就是好貓。」

  劉伯承在研究戰術,毛澤東則關注著遊擊戰爭的戰略。他認為,山地可以打遊擊,平原也不例外。他在同一個月指出:「在河北、山東平原地區廣大的發展抗日遊擊戰爭,堅持平原地區的遊擊戰,也是可能的。」八路軍聞風而動。劉伯承師選中河北南部作為發展區域,請身經百戰的徐向前率領兩個團又一個支隊出征。26日清晨,隊伍出發,劉伯承和鄧小平到路口送行。

  劉伯承對徐向前說:「我在響堂鋪戰鬥時說過,我們一分手,你就會打勝仗。現在又分手了,我等著你們的捷報。」鄧小平說:「我也很想到冀南打幾仗。祝你們旗開得勝,我們在冀南再見面。」

  這年7月,八路軍部分主力部隊開赴山東。在此之前,山東十多個地區已經爆發了抗日武裝起義,領導者是以黎玉為書記的中共山東省委。在膠東,起義部隊收復蓬萊、黃縣和掖縣,建立了最早的三個抗日民主政權。在魯西北,大批中共幹部前往工作,建立起一支五萬多人的抗日武裝,開闢了魯西北三十多個縣的抗日局面。

  9月下旬,第一一五師政治部副主任蕭華到達樂陵,成立冀魯邊區軍政委員會,並把當地武裝一萬多人合編為八路軍東進抗日挺進縱隊。到年底,開闢了以寧津和樂陵為中心的平原遊擊根據地。各地武裝合編為八路軍山東縱隊,張經武任總指揮,黎玉任政治委員,江華任政治部主任。

  * * *

  唐生智說:「戰爭不是在今天結束,而是在明日繼續。」

  淞滬會戰後期,日軍從杭州灣登陸以後,致使中國軍隊背腹受敵,被迫撤退。蔣介石想把部隊向原陣地後方稍撤,即把右翼的原中央兵團撤到青浦和白鶴港一線,結果也站不穩腳跟。於是,左翼兵團又不能不連帶一起向蘇州和福山一線既設陣地轉進。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