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軍事·軍旅 > 血肉長城 | 上頁 下頁 |
二四 |
|
吉鴻昌向馮玉祥報告戰況,馮玉祥回電說:「你幹不了,請你離開,我來指揮。」吉鴻昌看了電報,失聲痛哭,給馮玉祥發電說:「打不下多倫,就不回來了。」 到了拂曉,同盟軍又發起幾次進攻。突然,日軍飛機過來襲擊,部隊傷亡加重,只得暫時退回原陣地,等待合適的機會。 吉鴻昌眉頭緊鎖,想到一個辦法。他秘密地派出一名副官,帶領四十多名士兵,化裝成偽軍,悄悄潛入城內。淩晨1點鐘,天色漆黑,吉鴻昌命令部隊發起猛攻。部隊接近城牆時,潛入城內的部隊立即鳴槍響應。日偽軍聽到後方響起槍聲,亂成一團,同盟軍趁勢從北門、西門和南門沖進城內,與日偽軍展開巷戰。 經過三小時戰鬥,日偽軍殘部從東門逃竄。同盟軍收復了失守七十二天的多倫,察哈爾東部的四個縣,都回到了中國人手中。同盟軍的這次出征,是「九一八」以來中國軍隊首次從日偽軍佔領下收復失地。察東戰役,抗日同盟軍共殲日偽軍一千多名,同盟軍傷亡一千六百多人。 抗日同盟軍北征取得了勝利,全國輿論要求蔣介石對他的盟兄馮玉祥委以軍事重任,為同盟軍供給彈藥,收復東北四省。蔣介石和汪精衛的想法剛好相反,企圖整垮馮玉祥。何應欽派出十六個整師共十五萬人進入察哈爾省,而日軍兩個旅團和偽軍共兩萬多人,向察哈爾邊境移動,準備進攻多倫等地。蔣介石還派出藍衣社的特務,對成分複雜的同盟軍進行分化瓦解。結果,包剛、馮占海等人被收買,魏宗普、鄧文等人被暗殺,同盟軍發生混亂。馮玉祥被迫撤消抗日同盟軍總部,辭去同盟軍總司令的職務,把察哈爾省的政權交還給宋哲元,抱恨離開張家口,前往泰山。 蔣介石以他所居的高位,似乎不可能不明白,對於外國霸權的退讓,是不可能有個止境的。但他急於剷除國內的異己,還是止不住在對日本妥協的路上滑下去。中國的局勢,由於他無心攘外而專注于「安內」,變得越來越危急,越來越複雜,越來越黑暗。 馮玉祥離開張家口以後,方振武和吉鴻昌把部隊集結在張北一帶,繼續堅持抗日。蔣軍和日軍同時打擊這支抗日部隊,好像是不謀而合,又似乎是合謀而為,迫使這兩位抗日將領離開部隊,前往天津。 蔣介石還糾集一百萬兵力,對號召全民抗戰的中國共產黨的紅色根據地,開始進行第五次「圍剿」,其中有五十萬兵力用於圍攻江西的中央革命根據地。 日本根本不和蔣介石講情面,把華北的形勢弄得緊張萬分。連日本人內部也在爭先恐後,日本海軍積極策動華北的分離,而日本陸軍則要求在華北設立「緩衝地帶」。 內蒙古也處在日軍威脅之下,日本駐承德的特務頭子松室孝良,在多倫召開蒙古王公大會,策劃建立「蒙古國」。 蔣介石容得下日本的挑釁和侵略,卻容不得不大聽話的抗日將領活在世上。吉鴻昌在天津遭到國民黨特務陳恭澍暗殺,受傷被捕,半個月後在北平就義。方振武被迫流亡香港。 天理自在人心。抗日同盟軍被扼殺,第十九路軍為之憤慨,他們聯合抗日反蔣勢力,在福州發動了福建事變。李濟深、陳明樞、蔣光鼐和蔡廷鍇等人,樹起「中華共和國人民革命政府」的旗幟,公開宣佈反蔣抗日。他們聲明集體退出國民黨,還釋放了監禁的共產黨員。新政府同中央紅軍訂立停戰協定,力圖爭取全國各階層人士的支持。 不用說,蔣介石對待國內的反對派態度非常強硬。1934年元旦,他調動五個軍十二個師共約十五萬人,分三路向福建進攻。日本、美國和英國的軍艦,也應邀配合國民黨海軍封鎖福建沿海。蔣介石捨得花錢排除異己,第十九路軍的一些將領被他收買。福州、廈門、泉州和漳州等城市相繼被蔣軍攻佔。李濟深和蔣光鼐等人逃往香港。 蔣介石是根本顧不上東北的國土和同胞了。在那裡,日軍為了撲滅抗日戰火,帶領偽軍在東邊道、遼東和遼南向三角地帶實行大討伐。溥儀在長春由「執政」改稱「皇帝」。 在察哈爾,半年多時間裡,發生了兩次張北事件和兩次察東事件。蔣介石的態度是犧牲主權,息事寧人,使日本人覺得可以得寸進尺,然後再犧牲主權,求得暫時的和平,如此陷入惡性的循環。 張北事件,第一次發生在1934年10月27日。當時,宋哲元軍對張家口和張北防衛較嚴。這一天,日本的中國駐屯軍參謀川口清健一行八人,來到張北城南門,聲稱去內蒙古旅行,要出發前往多倫。他們沒有報告中國有關方面,就想穿門而過。南門的衛兵和保安隊要求他們出示證件,盤查了四十分鐘後,將他們放行。 兩天后,日本駐張家口代理領事向駐軍趙登禹師提出抗議。接著,日本駐北平的武官又向宋哲元強烈抗議。宋哲元命令趙登禹向日軍道歉,又將當事的連長免職,日軍才暫時罷休。 第二次發生在1935年6月5日。日本關東軍駐阿巴嘎特務機關派出四名軍人,又以旅行的名義,要來察哈爾境內偷繪地圖。這一天,他們乘卡車從多倫到張家口,經過張北城南門,由於沒有護照,被衛兵暫時扣留。宋哲元接到報告後,擔心觸怒日本人,下令放行。 日本方面誣稱日方人員在張北受到「非法監禁」,要求中方道歉,處罰責任者,還要保證今後不發生類似事件。日本的特務機關長威脅說:「五天之內得不到答覆,我軍將採取自由行動。」 察東事件,第一次起始於1935年1月18日。這一天,日本關東軍司令部發表無中生有的聲明,胡說駐守熱河與察哈爾邊區的中國軍隊有礙行政,他們曾經要求宋哲元限時撤離這支部隊,但中國軍隊沒有履行,所以決定要用武力驅逐。第二天,日本駐華公使館的武官向宋哲元提出警告,要求駐守獨石口到沽源一帶的中國軍隊迅速撤出。 宋哲元根據何應欽的指示,表示願意讓步,取得和解。但是,兩天后,一千多名日軍步炮兵和兩千多名偽軍向長梁、烏泥河與獨石口一帶發起進攻,日軍飛機連日轟炸獨石口和東柵子等地。 2月2日,中日雙方代表在大灘達成協議。日軍又贏了一局,削弱了中國政府對沽源縣長城以東地區的控制。 第二次起始於6月11日。這一天,熱河的日偽軍在察東發動新的軍事進攻,熱河偽軍進攻東柵子。第二天,偽滿國境警察隊進犯小廠。在這些地點,宋哲元軍的部隊都進行了抵抗。日方硬說是他們的人無端遭到宋哲元部隊的射擊。 對於張北和察東的四次事件,何應欽惟恐事態擴大,一味妥協。國民政府下令免去宋哲元的察哈爾省主席職務,由副手秦德純代理。關東軍又調兵四千多人在長城一線的古北口和南天門等處實彈演習,加以威脅。國民政府再度妥協,授權秦德純與土肥原談判,簽署了一個《秦德純土肥原協定》,讓日軍實際控制了察哈爾省北部地區。 在河北,大約在同一時期,日軍主要製造了兩次陰謀事件。 自幼習武的河北隆縣人孫永勤,在家鄉組建了一支民眾軍,武裝打擊日偽勢力。1934年2月,民眾軍開始接受中共冀東特委的領導,改編為抗日救國軍,孫永勤任軍長,隊伍發展到五千人。救國軍打退了日偽軍的多次「圍剿」,在一年多時間內,拔除日偽據點,消滅日偽兵力,戰績卓著。 |
學達書庫(xuoda.com) |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