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軍事·軍旅 > 血肉長城 | 上頁 下頁
一九


  宋哲元軍的老底子是馮玉祥的西北軍。1930年中原大戰,馮玉祥戰敗,西北軍一些零散部隊退到山西,經張學良整編,組成第二十九軍,宋哲元任軍長,下轄馮治安第三十七師、張自忠第三十八師和劉汝明暫編第二師。馮治安師下轄兩個旅,張自忠師下轄三個旅,劉汝明師主力只有一個李金田旅。宋哲元軍的長官,都是馮玉祥當初一手提拔培養起來的,他們繼承了西北軍刻苦練兵的傳統。

  宋哲元等人具有愛國思想,提出「槍口不對內」的口號,有些軍官還參觀過第十九路軍在上海的抗戰,向士兵們傳達了打敗日軍的經驗。經過刻苦訓練,全軍有了相當的規模和戰鬥力,美中不足的是武器舊劣,軍中漢陽造步槍和毛瑟槍各占三分之一,另一部分是從孫殿英那裡買來的土造槍,槍械陳舊,補充彈藥很難。全軍只有十幾門野炮和山炮,重機槍不過百挺,輕機槍每連僅有兩挺,步槍沒有刺刀,只好發揚西北軍的傳統,讓士兵們背上大刀。戰士們尋求近戰和夜戰,勇猛地沖向日軍,用大刀向鬼子們的頭上砍去。

  蔣介石眼裡的這支「雜牌軍」,裝備遠不如中央軍,但他們吃苦耐勞的精神和頑強戰鬥的作風,是許多中央軍部隊望塵莫及的。這些官兵從西北軍到第二十九軍,平時練兵都以日軍為假想敵。當他們奉命從山西調往冀東,防守華北前線,準備對日作戰時,全體官兵愛國熱情高昂,士氣旺盛。宋哲元軍約有一萬五千人開往華北前線,只有張人傑旅留駐山西。

  何應欽命令宋哲元軍開赴長城喜峰口、羅文峪和馬蘭峪一線,抵禦日軍的進攻。宋哲元率軍部從薊縣進駐遵化,命令馮治安師第一一〇旅旅長何基灃率兩個騎兵營先期出發,馮治安師和張自忠師隨後推進。何基灃將兩營士兵集合起來訓話:「弟兄們,國家多難,日寇侵淩,我輩軍人,受人民養育深恩,現在正是殺敵報國之時。好男兒當以死報國,笑臥沙場,何懼馬革裹屍還!」

  隊伍快速向前,靜悄悄的,沒有人說笑。馬蹄過處,泥漬四濺,路邊的民眾佇立著,目送這支急行軍的隊伍。他們日夜兼程,於3月8日來到喜峰口長城腳下。

  喜峰口是條寬寬的穀口。長城從東西兩邊蜿蜒而來,扼住這個咽喉。谷口向南北延伸出一條小路,可容兩人並排而行。

  何基灃安頓好部隊,副師長劉自珍騎馬趕到,傳達馮治安的命令:「軍部發來通報,日軍離喜峰口只有三十裡路,估計兩個多小時就到這裡,馮師長要你及早做好戰鬥準備。」

  「先看看地形再說吧。」何基灃說著,和劉自珍一起登上長城,朝四面瞭望。

  喜峰口地形險要,易守難攻。但光禿禿的長城沒有草木,部隊無法隱蔽,容易暴露目標,對守軍不利。

  劉自珍說:「日軍離這裡不遠了,我們來不及挖工事隱蔽,只能揚長避短。我看陣地不能擺在長城上,把兵力放在喜峰口兩側高地,你看如何?」他手指長城外那些不大不小的山頭,又說:「我們只能利用這些小山了。」

  「我贊成,」何基灃說,「各個山口都要有兵力,防止日軍乘虛而入。」

  天有不測風雲,3月的萬里長城突然大雪紛飛,寒風呼嘯。一枚炮彈飛來,在騎兵營不遠處爆炸。何基灃舉起望遠鏡,只見大約兩千多名日軍,在十二輛裝甲車掩護下,密密麻麻向喜峰口以北的孟子嶺爬來。宋哲元軍主力還沒到達,騎兵營開始與日軍交戰。不到半小時,日軍就佔領了孟子嶺山頭。何基灃站在巨石上,大聲對官兵們說:「弟兄們,你們看到了吧,敵人就在前面,你不消滅他們,他們就會消滅我們,生死在此一舉,弟兄們,沖啊!」

  營長王寶良舉著手槍,吼叫道:「一連攻打西側山頭,二連三連跟我來!」說畢,直奔東側山頭。騎兵營官兵們熱血沸騰,鬥志昂揚,分兩股投入激戰。

  日軍見中國軍隊沖過來,機槍瘋狂掃射,子彈如潑水般朝騎兵營傾瀉,整個山頭如火山爆發,濃煙滾滾,烈火熊熊。在倒下的士兵旁邊,部隊貼著地皮匍匐前進。何基灃見部隊接近了日軍陣地,大喊:「弟兄們,奪下日軍指揮旗!」

  士兵們拔出背上的大刀,吼叫著沖入敵陣,與日軍展開肉搏。日軍指揮旗被砍倒,大批日軍死在大刀之下。日軍侵入中國以來未見過如此英勇的中國軍隊,嚇得紛紛潰退,騎兵營完全控制了孟子嶺高地。

  十分鐘後,日軍第二梯隊在炮火支援下發起攻擊。四百名日軍騎兵棄馬跑步,向騎兵營衝鋒。騎兵營傷亡增多,王寶良中彈身亡。

  下午4點,日軍憑藉優勢兵力,重新佔領了孟子嶺。何基灃和勤務兵也被日軍包圍。關鍵時刻,馮治安師趙登禹旅第二一七團及時趕到。團長王長海拔出手槍,大喊:「一營和三營跟我上,打不垮日軍,別活著回來!」

  王長海率領的兩個營如旋風般直撲主峰,喊殺聲在山谷中迴響,如雷如電,陣陣滾動。倖存的騎兵營官兵們見大部隊來了,激動得熱淚盈眶,加入反擊隊伍,如猛虎下山,揮刀砍殺日軍。可是,五次反衝鋒都未奏效。何基灃叫王長海把正面攻擊改為兩翼包圍,要求士兵們打近戰,發揮大刀和手榴彈的威力。王長海團調整部署,從兩翼發起反擊。官兵們喊聲震天,日軍拼命抵抗,雙方殺得難解難分。何基灃見狀,又叫王長海把預備隊第二營調上去。第二營一鼓作氣撲向日軍,揮刀猛砍。日軍隊伍被打亂,開始潰逃。

  王長海團抓緊戰鬥間隙休整,準備新的惡戰。何基灃來到前沿陣地,瞭解傷亡情況。王長海報告說:「連長劉世昌腿部重傷,司務長趙克修、排長侯風鳴犧牲,一營長石振昌重傷,士兵傷亡五百六十人。」

  何基灃說:「傷亡很大啊。後續部隊正在路上,你們必須頂住,堅持五個小時,軍長就會帶領大部隊趕到。」

  王長海說:「狗日的小日本休想從我這裡闖進長城一步!請旅座放心!」

  王長海團堅守了兩個小時,趙登禹旅第二一八團提前趕到,馬不停蹄沖了上來,同王長海團一起,將日軍堵住,在山坡上展開肉搏。

  何基灃在望遠鏡中看到日軍佔領了東北陣地,大聲呼喊:「預備隊全部上來,跟我沖上去!」

  在何基灃帶領下,預備隊沖上去了。夜幕降臨,宋哲元軍的官兵們越戰越勇。日軍害怕近戰和夜戰,吹號收兵。何基灃指揮部隊迅速佔領了幾個山頭的制高點。

  晚上,官兵們連飯都沒吃,就躺在地上睡著了。何基灃判斷日軍第二天還會進攻,奔走在各個山頭,大聲動員:「弟兄們,現在不能高枕無憂,快起來修築工事,準備明天的戰鬥!」

  官兵們忍著極度疲勞,搖搖晃晃地起來修築工事。幹到後半夜,才輪流睡覺。第二天,太陽剛剛升起,趙登禹旅主力趕來了。何基灃向趙登禹介紹了戰況和敵情,一起研究了作戰計劃。新到的部隊剛進陣地,日軍在坦克掩護下沖上來,攻勢如海浪,一波接一波,喊叫聲沸沸揚揚。趙登禹見何基灃一臉疲勞,便要何基灃旅暫時休整,由他指揮戰鬥。

  日軍靠近陣地了,趙登禹一聲令下,第一〇九旅官兵躍出塹壕,展開反擊。何基灃旅不願休息,抄山路轉到日軍背後,突然開火。日軍腹背受敵,驚慌不安,亂了陣腳,四處逃散。趙登禹指揮部隊追殺逃敵,追出一段,怕中日軍埋伏,下令收兵。

  第三天,3月10日,馮治安師的王治邦旅風雨兼程,趕到了喜峰口。三位旅長研究敵情,認為日軍的進攻方向可能因喜峰口守軍兵力增加而變更。日軍下一步進攻方向可能有三個,第一是白檯子,第二是蔡家峪,第三是聲東擊西,將守軍注意力轉移到白檯子和蔡家峪,再大規模進攻喜峰口。他們決定仍將主力留在喜峰口,派部分兵力增援白檯子和蔡家峪。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