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軍事·軍旅 > 血祭盧溝橋 | 上頁 下頁
六四


  動員之前,陸軍向特別議會提出預算,作為華北軍事行動而用,共4.1億日元。

  日第二次動員兵力人數約20.9萬人,馬匹5.4萬匹,後勤支援部隊遍及全國。緊急動員的部隊第五師團、第六師團、第十師團、第十一師團和第三師團,預定將第十一師團派往青島,第三師團派往上海,其他派往華北。

  27日,日軍參謀總長載紅親五命令中國駐屯軍(即華北駐屯軍)司令官:「中國駐屯軍除現有任務外,應負責討伐平津地區的中國軍隊,安定平津地區各重要地方。」接著下達派遣第五、第六、第十師團來華北的命令。

  28日,參謀總長關於華北作戰問題,給中國駐屯軍發出指示,其要點是:

  (一)華北作戰陸、海軍配合問題……

  (二)軍的作戰地區(航空兵除外)大概定於保定、獨流鎮一線以北。適當可使用催淚彈。

  (三)第十師團為基幹的部隊,約於8月15日至18日前後在北塘及塘沽附近登陸。

  29日,日軍參謀本部根據參謀總長指示精神為基準,又將戰爭擴大到華北地區之外,制定了《對華作戰計劃大綱》,其要點是:

  以一部兵力,在青島及上海附近作戰。

  兵團的兵力編制及任務:

  (一)平津地區以中國駐屯軍約4個師團為基幹,擊潰平津地方的中國軍隊。

  (二)佔領青島,以保護僑民為主旨。

  指導作戰要點:

  (一)以中國駐屯軍進行作戰……對中國軍隊盡力加以沉重打擊。

  (二)在情況不得已時,對青島及上海附近進行作戰。

  (三)……佔領平津地區,並策劃持久佔領……

  另外,在日本海軍方面,隨著陸軍決定向華北派遣國內師團,也於27日作出《省部關於處理時局及準備的協議》,協議指出:「鑒於今後形勢有很大可能導向對華全面作戰,因此海軍必須進行對華全面作戰的準備。」

  至此,日本對中國發動全面戰爭已經做好充分準備。

  26日夜華北駐屯軍上報陸軍總部報告,未及批准,華北駐屯軍已經迫不及待,便於26日晚10時20分下達了攻擊中國第二十九軍的作戰命令,命令要點如下:

  一、7月27日正午開始攻擊。

  二、在廊坊及天津的第二十師團主力在團河村附近集結(北平南約15公里,距南苑二十九軍軍部約3公里——編者注)與位於馬駒橋(北平東南約15公里)的一部部隊協同攻擊南苑。

  三、中國駐屯軍步兵旅團主力從豐台向南苑兵營西北端方向攻擊,至11時進入北平——馬駒轎一線,聽從旅團長指揮。

  四、北平警備隊保衛北平僑民。

  五、獨立混成第十一旅團(在高麗營)從衛窯(北平北約16公里)附近攻佔西苑,然後進入永定河一線。

  六、獨立混成第一旅團(在順義)從沙河鎮方向向永定河線攻擊。

  七、軍預備隊(第二十師團的步兵3個大隊)位於天津。

  八、集成飛行團主力于拂曉攻擊西苑兵營。

  九、臨時航空兵團一部在承德,主力躍進于天津,協助地面各兵團的掃蕩戰,並隨時準備與中國空軍決戰。

  廊坊、廣安門戰鬥發生以後,宋哲元感到日軍大舉進攻即將來臨。於是,在26日下午4時,即日軍準備總攻之前20個小時,和26日晚,兩次電報軍政部長何應欽,並請轉呈蔣介石,報告日軍向二十九軍的最後通牒情況,和平津地區形勢,並求政府援助。蔣于27日晨回復宋:

  「此時先應固守北平、保定、宛平各城為基礎,切忽使之疏失,保定防務應有確實部隊負責固守。至平、津增援部隊,可直令仿魯(26路軍總司令孫連仲字仿魯)隨時加入也。此時電報恐隨時被阻,請與仿魯切商辦法,必以全力增援,勿念。」

  27日上午8時30分,蔣介石在其南京官邸決定了華北地區防禦計劃,其部署是:

  一、我軍應仍照原計劃在滄保(滄州——保定)、滄石(滄州——石家莊)二線上集中構成陣地,期在此線上與敵作整齊之戰鬥。

  二、中央軍以援助平津期與敵在永定河地區作戰之目的,先以主力集結于滄州——保定之線。第二十九軍應固守北平、盧溝橋、長辛店、涿縣之線,與保定方面保持確切聯絡。

  三、令孫連仲部26路軍即向永定河地區前進。該路軍之行動此後歸宋主任哲元指揮。所遺保定、任丘、河間、獻縣防地,已令萬福麟第五十三軍接防(當日上午11時30分改為河間、獻縣另令曾萬鐘部接防)。

  四、令萬福麟部五十三軍即推進于保定、任丘之線,接26路軍防地,在該線上構築陣地。

  為了確保北平重點及附近地區,二十九軍曾於7月16日擬定了一個萬一戰爭不可避免的作戰計劃。指定馮治安為總指揮官。趙登禹的一三二師由任丘、河間北調,一部守衛北平城,其餘部隊協同三十七師攻擊豐台和通縣之敵,包括捕滅豐台和盧溝橋的日軍。

  第三十八師進攻天津海光寺的日軍司令部。

  劉汝明的第一四三師由張家口等地南下,兵出南口,進攻昌平、密雲、高麗營等地,切斷古北口到北平的通路。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