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軍事·軍旅 > 血祭大江 | 上頁 下頁
三四


  e月衛2日,日本天皇指令陸軍省,向中國戰場發佈命令。進攻漢口,于秋季到來時結束戰事。憂慮尚存的裕仁既為他的運輸艦船困擾,更怕兵力分散,遂決定對廣州的進攻推遲到拿下漢口後再進行。

  6月18日,日軍大本營頒下大陸命第119號,命令發起漢口戰役,于秋初攻佔漢口。其中,命華中派遣軍司令官于長江及淮河正面逐步向前方佔據前進陣地,準備以後之作戰;華北方面軍繼續掃蕩佔領區,並準備部分參戰,把中國軍牽制在北方。

  當日,參謀總長根據大陸命,也下達了大陸指第161號,就戰役戰術對前線作了指示。

  當電波正越過日本海峽,飛向中國大陸時,華中派遣軍先鋒波田支隊已打入安慶城,武漢會戰,在東京命令尚未到達的情況下,已拉開了戰幕。

  東京,天皇眼見大命已發出,松了口氣。他感到,這一陣太累了,急需輕鬆一下,調養調養,再說暑氣也越來越令他難熬。他打算到海濱夏宮去。那兒真正有清新的空氣、涼爽的海風,還有他那艘心愛的海洋考察船,在那裡擺弄著海洋裡的小生物,等待著前線的肚利喜訊,真是再愜意不過了。

  行前,在一應待從的陪伴下,他又走向一片充滿大和民族風格神秘的木制廟宇——伊勢神宮。

  神宮殿上,香霧嫋嫋,靜寂而神秘。裕仁雙膝跪地,兩手合十,虔誠地祈求先祖神靈的護佑。空無一人的大殿裡,只有精美的石牌位聽到了他那顆瘋狂野心的急切呼盼:消滅中國軍隊,打垮蔣政權,徹底征服中國!

  濃烈的戰爭煙雲飄出大殿、飄出日本,向著幾千裡外的武漢飄去。

  中因戰場。隨著軍令的到來,日本華中、華北兩軍幾十萬官兵一片歡呼。一片片黃潮跪倒在地,遙望東天。「天皇萬歲!」「征服中國」的呼喊聲此起彼伏。

  群山震盪、江河呻吟。

  6月5日,國民政府最高軍事會議在武漢召開。會上,軍事委員長蔣介石聲色俱厲地命令道:中國政府決定以陸、海、空三軍共123個師、一百余萬人在武漢外圍與日寇決戰,徹底扭轉中國戰場戰局。

  兩聲巨吼在中國天空撞擊,迸出萬道火花,化作一聲驚雷。驚動了中國、驚動了日本、驚動了世界。人們屏聲斂氣。注視著這場決定東方兩個民族命運的空前大戰。6月的中國大地春意尚未散盡,濃濃的火藥味卻四處彌漫開來。引得遍體創傷、衰疲不堪的中國重新躁動起來。

  ◎第四章 敗戰啟示

  §希特勒拋棄窮朋友,蔣介石與蘇聯舊夢重溫

  進入6月,長江流域的天氣已不再那麼溫柔宜人了。時而驕陽似火,熱得人喘不過氣來;時而淫雨連綿,遍地泥濘不堪。天公似乎也被日軍「誇、誇」作響的軍靴聲所震怒,施盡手段想把日本人那粗壯有力的短腿拖住,但一切都是枉然。

  華中派遣軍司令官畑俊六大將麾下那曾令中國東南大地震顫不已的數十萬精兵,興頭十足,繼續揮動著有力的雙腿,淌過華東的丘陵平原,邁過中原的山川湖沼,向著群山環抱、江水長流的華中大步踢來。退踞武漢僅半年的國民政府和國民黨總裁介石被這令人發怵的「誇誇」聲攪得寢食難安,剛剛平復的心又吊了起來。

  日本人窮追猛打,絲毫不打算給蔣介石以喘息之機,委員長內外交困,陷入只有忍痛抗擊的境地。

  然而禍不單行。日本人軍事壓迫未止,咄咄逼人的外交攻勢又壓得蔣介石喘不過氣來。

  6月中,德國駐華軍事顧問接到柏林指示。必須限期全部撤返德國。武漢大規模激戰就要爆發,數萬德國顧問突然撤出,且不說戰場指揮、協調上的損失,單就中國軍士氣也要遭受重大損害。希特勒背信棄義、釜底抽薪的這一舉,打得蔣介石真是眼冒金星,苦不堪言。

  蔣介石和國民黨軍隊對德國太過倚重了。自1927年蔣介石背叛革命,與蘇聯斷交後,他便把眼光瞄向了在一次大戰廢墟上崛起的西歐軍事強國德國。十餘年間,他不僅從德國得到了大批的槍炮彈藥、軍援物資,甚至還直接引進了德國的軍事人才和戰爭思想。到中日戰爭爆發時,德國在華軍事顧問已達數萬人之多,許多國民黨軍營一級作戰單位甚至都配備了德國顧問。這些德國人對蔣介石穩定江山作用巨大。

  平定軍閥,統一天下,有德國軍事顧問的功勞;

  「圍剿」蘇區,瘋狂反共,蔣介石更是用盡了德國人出的主意。而且當時中國的國防設施,大都是德國人的傑作。

  但中日戰爭的擴大,必然使德國要在遠東兩強中做出選擇。臥薪嚐膽的德國最初誰也不想得罪。武器照樣賣,軍事物資照樣送,只要給錢就行。但為緩解與日本人的矛盾,柏林決定顧問團高級人員由現役軍官改為退役軍官,既給了日本人面子,對中國的關係也仍能維持。

  當這種狀況持續了一段時間,柏林正為自己的小聰明得逞而暗自慶倖時,德國人哪裡會知道小聰明玩得更妙的日本人一直在暗中算計著柏林,算計著中德關係。

  1938年新年一過,近衛首相便發出「不以國民政府為對手」的聲明。隨即,近衛內閣指示外相廣田展開新一輪外交攻勢,重點放在英、法、美、德、意、捷克等國身上。

  英、法政府為綏靖逆流吞沒,美國採取的是隔岸觀火的政策,無需廣田再下力氣,至於德、意兩國,廣田早已有所活動,因此更感到成竹在胸。

  恰在此時,德國通過駐柏林的大島大使向日方轉達,希望日方能加入德、意、日反共協定。對此,日本天皇明確指示外務省,此事要慎重,要多研究討論。

  東京外務省官員心有靈犀,自然知道「慎重、研究」的涵義。儘管柏林方面心急火燎,可東京卻像是不知有這麼檔事兒一樣,平平靜靜。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