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軍事·軍旅 > 虎賁 | 上頁 下頁 |
三一 |
|
張一鳴的心裡從沒像現在這麼沉重過。日本人即將捲土重來,而且肯定會選擇白天,便於飛機、大炮配合作戰,他原來那支訓練有素的隊伍在夜裡突襲損失尚且這麼大,現在實力減弱還得白天固守,壓力之大,可想而知。他的心裡擔憂,臉上卻絲毫不露。整了整軍帽,他說:"我去看看。少琛留在這裡照看琳兒,有什麼需要,跟參謀長說就是。" 小學的操場上,一千多名新兵頂著烈日,整齊地排列著。這些新兵中,有自願從軍的熱血青年,有不肯再待在學校的愛國學生,但多數是不久前還在田間地頭勤勞苦作的農夫,戰爭使他們放下鋤頭,離開熱愛的土地來到戰場。這些不諳國事,只想憑辛勞養家糊口的農民,懵懵懂懂地被徵召入伍,一路上,他們聽到了前線慘烈的戰況,漸漸明白自己踏上的是一條不歸路,但被喚醒了的愛國意識使他們強烈地憎恨日本人,胸中有了他們以前從未有過的火熱的情感。此刻,一張張滿是汗水的臉興奮而緊張地看著講臺,等候師長前來訓話。 初秋的太陽依然毒辣,曬得人口乾舌燥,不少士兵心裡犯疑:這樣熱的天氣,張師長會來嗎?就在大家開始交頭接耳的時候,大門口傳來一聲高喊:"師長到!" 操場頓時鴉雀無聲,所有的目光齊刷刷地射向了講臺。在錚錚的馬刺碰擊聲和皮靴"篤篤篤"的聲音中,張一鳴邁著矯健的步伐,威風凜凜地走到了講臺上。一名軍官大喊:"敬禮!" 士兵們舉手行禮,因為是新兵,動作並不整齊。 張一鳴還了禮,掃視了一下臺下:"——弟兄們,為了抗日,你們離開家鄉,離開自己的親人,義無反顧地來到前線,你們積極參戰的救國熱忱,十分可嘉,本師長在此向你們表示衷心的歡迎和熱情的慰問!" 熱情的話語贏來了一陣掌聲。 "我們對日之抗戰,是我們民族對侵略者的正義之戰,關係到我們民族的生死存亡。我們應效仿民族英雄岳飛和抗倭英雄戚繼光,英勇奮戰,不怕犧牲,殺敵報國。想當年,嶽飛領著他的軍隊殺得金人丟盔棄甲,節節敗退,要不是秦儈陷害,幾乎直搗黃龍。宋朝人曾用這樣的話來稱讚嶽飛的軍隊:撼山易,撼岳家軍難!大家都知道,一個人的力氣不過百來斤,怎麼會比山還難撼動?道理很簡單,因為山是由泥土和石頭構成,可以把它挖空挖完;而軍隊如果萬眾一心,一人出百斤力,一萬人就是一百萬斤力,怎麼撼得動?我希望大家在將來的戰鬥中,也能像岳家軍一樣,齊心協力,消滅倭賊!我們要把生死置之度外,奮勇殺敵,哪怕拼死在戰場上,也是為國捐軀,是一個頂天立地的好漢,民眾會欽佩你,國家會撫恤你的家人;如果立功受賞,那更是無限光榮。但是,假如在戰場上貪生怕死,臨陣脫逃,被軍法從事,不僅白白送了性命,還給自己和家人帶去恥辱。我希望大家明白這個道理,團結一心,讓我們新25師在戰火中成為一支威震敵膽的王牌師,像岳家軍一樣,青史留名!" "嘩嘩嘩——"暴風雨一般的掌聲響了起來。新兵們拼命地鼓掌,興奮的掌旗手也把手中的軍旗、彩旗搖得呼呼響,師長的話語完全打動了他們,點燃了他們心中激昂的烈火。掌聲持續了兩分鐘之久,末了,張一鳴雙手擺了擺,示意大家安靜。 接著,他用一種沉重的語調說:"弟兄們,我要告訴你們一件事情。兩個小時前,我的未婚妻,一個17歲的女孩子,在隨紅十字會救護隊來羅店救治傷員的途中,被日本飛機炸成重傷。和她一起來的其他成員,除了一個手臂被炸斷的女孩還活著外,全部遇難。他們乘坐的兩輛救護車上面都有著明顯的紅十字標誌,可日本人不顧國際公約,對他們狂轟濫炸,炸完了還怕有人倖存,又用機槍掃射——" "打倒日本帝國主義!"不知誰怒吼了一聲,很快,大家都跟著齊聲高喊,聲音一浪高過一浪。 張一鳴為他們的激動感到高興,沒有打斷他們,直等到他們喊完口號,才繼續說:"弟兄們,我感到很難過。因為在這些犧牲者中,大部分和我的未婚妻一樣,都是十幾歲的女孩子。她們本來是在校的學生,也是父母的掌上明珠,過著無憂無慮的生活。可是,在這國家危難的時刻,她們挺身而出,毅然來到前線,冒著敵人的炮火,冒著槍林彈雨,搶救了一個又一個傷員,直至為國捐軀。這個仇,我張一鳴一定要報。弟兄們,我相信你們和我有著同樣的感受。作為軍人,作為男人,我們能夠容忍日本人在我們的國土上屠殺我們的姐妹嗎?" "不能!"士兵們大聲回答。 "對,不能!我們要給我們死去的兄弟姐妹們,死去的同胞們報仇!我們要不怕犧牲,多殺敵人,在這場關係到中華民族生死存亡的殊死搏鬥中取得最後的勝利,把日本人趕出中國,趕回他們的小島上去!" 大家熱血沸騰,情緒高漲到了極點,齊刷刷地喊道:"殺死日本鬼子,為我們的同胞報仇!" "把日本人趕出中國去!" "誓與上海共存亡!" 操場外面,一個年輕女子一直站在那裡,聚精會神地聽著張一鳴的講話。她的眼睛注視著他,臉上露出欽佩的神色。她大概有二十二三歲的樣子,短髮齊耳,穿著黑色的喬其紗旗袍,合身的旗袍勾勒出了她曲線玲瓏的身材,白皙的鵝蛋臉上,一雙美麗的眼睛很有神采,顯示出一種職業女性特有的精明與幹練。她一動不動地站著,直到張一鳴出來,才快步向他走過去。 "張師長,你的演講太精彩了。"她一面讚歎,一面遞了一封信給他,"我是中央社記者鄢靈,這是我的介紹信。" 張一鳴看完了,把它還給她:"鄢小姐找我有事嗎?" "我想留在你的師裡做採訪,你看可以嗎?" "鄢小姐,對不起,我不能答應你。"張一鳴斷然拒絕了她,"這裡是前線,我沒法保證你的生命安全。" "張師長,我的安全你不用管。"鄢靈閃動著一雙聰慧的眼睛,毫不畏懼地說道,"我是戰地記者,需要到最前線,我才能拍攝到真正的戰鬥場面,才能更好地報道我軍將士英勇作戰的情況。張師長,你放心吧,我不是第一次寫戰地報道,我知道什麼能寫,什麼不能寫,我不會洩露軍事機密的。" 她這樣一說,張一鳴不好反對了:"好吧,只要與軍事機密無關,你寫什麼都可以。" "謝謝你,張師長。我剛才聽到你說起你的未婚妻和她的救護隊的事情,我想就此事採訪一下她,你能不能帶我去?" |
學達書庫(xuoda.com) |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