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軍事·軍旅 > 國殤 | 上頁 下頁 |
五六 |
|
南口前線8天8夜的血戰,日軍傷亡奇慘,每日騾馬大車拉回去的屍體難以計數,日軍前線最高指揮官板垣征四郎中將見狀對外界感歎道:「13軍畢竟是支那軍精銳,皇軍在南口遭到了堅強的抵抗。」 板垣是有感而發。「九·一八」事變他是主謀,也是整個事變的實際指揮者。佔領偌大個東北,日軍死傷也不過數百。而今日南口寸土未得,日軍傷亡卻已超過」九·一八」事變總的傷亡人數。也許這一刻他方真正領略到,在中國,等待日軍的並不都是征服和佔領的甜果,日後可能還有更多的苦澀和艱辛。 13軍作為中央軍算是為蔣介石爭足了面子。湯恩伯請來的名記者范長江從平地原和南口前線發回的報道,在京、滬及全國各地被爭相轉載,全國都知道了南口血戰,知道了湯恩伯將軍率部在長城腳下勇挫敵鋒。實際上,攻于心計正是湯恩伯的專長,雖然其外表魁偉,一副軍人氣魄。但瞭解他的人都知道此公肚子裡那點兒少得可憐的韜略才氣。此番大戰,他幾乎一直躲在懷來的軍部裡,通過蔣介石四處搬救兵。劉峙、衛立煌的中央軍他要,閻錫山、傅作義的晉軍他也想要,北方的部隊只要可能他都想要。 作為一名高級將領,戰端一開就四處求援,這本身就是一種缺乏自信的表現。湯恩伯今日如此,日後在中原坐大,成了與陳誠、胡宗南並列於蔣介石手下的軍事三巨頭後,他的這種習慣一直沒改,因而一直也沒打過個像樣的漂亮仗。但令諸多能征慣戰的國民黨將領奇怪的是,這位非黃埔的後起之秀何以能官運沖天,青雲直上,令杜聿明、關麟征等一大批國民黨軍中豪傑黯然失色。 國民黨官場的封建、腐敗,外帶湯恩伯的投機鑽營和幸運女神的垂顧,造就湯恩伯這個無能庸將的步步高升。南口之役是他的成名作,也幾乎是他一生中打得最漂亮的一仗。 8月12日,板垣利用5千名未受打擊的援兵和戰炮50門,組成強大的炮火再攻得勝口,同時在虎峪村、南口、蘇林口實施助攻,得勝口日軍難以得勝,到是助攻部隊一部沖入南口鎮。但還穩等板垣重新調整部署,中國軍即乘夜反攻,將突入之敵轟出鎮外。12日一天,日軍傷亡達500來人,中國軍付出了幾乎相等的代價,但6輛日軍坦克被擊毀在陣地前。 板垣集結好部隊,卻見突入部隊又被中國守軍趕了出來,聯想到數日來屢次三番的強攻竟拿不下一個小小的南口,不由得心頭火起。13日,他調集手中全部可以機動的力量,向南口發動了規模最大的一次攻擊。 戰鬥達到了白熱化,僅南口兩側高地上落下的炮彈就不下5千發,如此兇猛的炮火連13軍這支中央軍也沒見過。到處都是火海,天、地變成了一片紅色。數十輛坦克不待炮火停息便掩護著數千名日軍向上猛衝。此刻仗已完全成了亂仗。南口陣地內外塹壕竟被屍體填滿,坦克碾過,泥土帶著血漿四處飛濺,坦克履帶都成了紅色。 但槍林彈雨中,中國守軍並沒有潰散。當30余輛坦克突入南口鎮時,守城士兵頂著綿密的彈雨,匍匐著爬行在血肉模糊的死屍上,一步步向坦克接近。簡陋的反坦克爆炸裝置使他們付出了太大的犧牲,有時於掉一輛坦克竟要犧牲二三十人甚至更多。落後的裝備必然要以沉重的血的代價來彌補,中國守軍簡直就是在拿生命、拿軀體來填彈坑。 突入之敵再次被擊退。14日,兩軍再次血戰一整天,日軍仍無法邁過南口防線。 但中國守軍的弱點隨著人員的大量消耗逐漸暴露出來。最早開入南口佈防的89師羅芳矽團是傷亡最慘重的一個。早在8日,南京、上海等地報紙就通欄刊出「羅芳矽團全部殉國」的消息,這雖然是師長王仲廉未仔細核查的訛傳而產生的錯報,但戰到14日,以2400人投入戰鬥的羅團,能參加戰鬥的人員(甚至包括一些傷員)竟不足400人,還不足參戰時的一個零頭。一拼到底的戰術使羅團被徹底打殘了。 問題雖已暴露,但關鍵時刻湯恩伯卻連一個救兵也沒搬來。老奸巨滑的山西土皇帝閻錫山早就電呈軍委會:「甚感(南口)防線太長,兵力太單薄,擬請派兵3師,進駐晉東地區……則晉綏軍即可進擊平綏路線,以資策應。」 閻錫山看出問題卻不肯發兵,直至蔣介石答應派兵增援後,他也只是從晉北抽出一個正在修工事的旅慢騰騰地北上支援,結果該旅只趕上了戰尾,卻一槍未開又被閻錫山一道命令調回了山西。也許是蔣介石估計到從閻錫山身上拔毛不易,為彌補南口防禦的缺陷,他決定以機動力量從兩翼打擊日軍,牽制其對南口的攻勢。地咬著牙下令衛立煌率第14集團軍從石家莊先易縣,再由北平西部山地向南口迂回,直接支援湯恩伯,並限令衛立煌10日內必須到達。 援兵派完,蔣介石又是一紙電令,命孫連仲率第1軍團襲擊北平南面良鄉、坨裡的日軍,使日軍無法抽身支援南口戰役。 14日後,南口形勢日緊,國民黨軍委會眼見衛立煌遠水難解近渴,便電令晉綏騎兵全部集中于集甯、陶林,向商都、化德、多林挺進,支援南口。4年前長城抗戰的英雄董其武旅長督其所部,奮勇猛衝,率先克服商都。察北中國軍攻勢異常活躍。 8月16日。晉綏騎兵再克南塹壕、化德。 17日又攻佔尚義。至此,中國軍對張北左側之敵構成嚴重威脅。 板垣感到了來自察北的壓力。但狡猾而頑強的板垣不但不打算放棄對南口一張家口之攻勢,反而因中國軍主動出擊察北而加緊了攻勢。眼見南口中國守軍拼死不退,便留下部分兵力牽制,而以主力繞攻張家口。以擺脫僵局。 恰在此時,張家口方向出了問題。 劉汝明的68軍雖不願增援南口,但對察省日軍的攻擊卻相當積極。在收復了崇禮和張北後,劉汝明仍不罷手,又輕裝直追白廟灘,結果輕敵冒進的先頭追擊部隊與關東軍3個增援旅團撞了個滿懷,當下被敵包圍。劉汝明見勢不妙,急忙在崇禮及長城內外設防。 板垣的迂回部隊此時感到,欲打破南口僵局,只需拿下張家口,而拿下張家口,只須吃掉68軍即可。 當下,日軍開始兩面夾擊劉汝明的68軍。劉汝明慌亂中未能及時收縮兵力,戰線太長,結果各據點相繼被攻破,全線陷入被動。 張家口僅幾天功夫就變成了一座孤城。 8月21,塞外降下了傾盆大雨,放眼四周一片雨霧濛濛。 日軍為加速戰局發展,不給劉汝明以喘息時間,冒著大雨開始攻城。 泥水、血水攪和在一起,雨聲、喊殺聲劃破天空,又是一場血、雨、火的大廝殺。劉汝明守窩到是真賣命,一座孤城、四面強敵,他居然死守了1周。 27日午後,日軍已像潮水般湧入城區,劉汝明無力回天,下令棄城,向宣化、琢鹿一帶撤退。塞外重鎮張家口當日落入日軍之手。 張家口既失,南口腹背受敵。湯恩伯見部隊傷亡慘重,蔣介石明令的固守十天半月的計劃早已完成,心說還在這兒等什麼?當下命令放棄南口,回撤轉移。 8月下旬,張家口—南口重地失陷,察哈爾省已無險可守,至月底,察省失陷,日本關東軍與華北日軍在長城內外大會師,一支更為兇猛的戰略力量形成了。 |
學達書庫(xuoda.com) |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