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軍事·軍旅 > 共和國之戰 | 上頁 下頁 |
四七 |
|
月亮露出了皎潔的臉。 山林恢復了先前的寧靜。 克節朗河水還在唱著那首永不厭倦的歌。 3個戰士卻聽不到了。 永遠聽不到了。 他們的耳膜被震裂了。 天放亮了。 印軍地堡槍眼裡,伸出一個黑糊糊的布包,布包綁在一根木棒的頂端。布包上插著一根引信,正「嘶嘶」冒著藍色的火花。敵人要炸橋,把3個戰士困在橋西。 吳元明欲撲上去,可是猛一使勁,沒站起來,這才意識到自己受傷了。他猛拍了小王一掌。 小王會意地縱身躍出塹壕,撲向藥包。 吳元明和小沈的衝鋒槍,同時封住兩個地堡的槍眼,小王抑住藥包,一把扯掉導火索,接著和地堡裡的敵人爭奪起炸藥包來。 敵人抓住木棒用力往里拉,小王挾住藥包死勁往外拽。 這種「拔河」比賽簡直是戰爭中的奇觀。 小王個頭不高,力氣也不大,使上全身吃奶的勁,仍然拽不出來。 死神就站在旁邊,多延續一秒,清醒過來的敵人就會打死他。 「快放手,」吳元明著急地喊。 他不知道,小王耳朵也聽不見。 小王好像已將一切拋置腦後,圓臉憋得紫紅,拼上性命也要贏得這場拔河的勝利。 吳元明靈機一動,大喊:「扔手榴彈。」 小王聽不見,也不理會。 地堡裡的敵人嚇壞了,慌忙松了手。 小王沒防備,一個後仰摔在地上。 炸藥包脫手,順勢落到河裡。綁炸藥包的木棒,一多半豎在河面上。 從此,這木棒就直立在擇繞橋下的急流裡。 它成了印軍越過麥克馬洪線,向中國武裝進犯的鐵證。 如果哪位讀者有興趣,路過擇繞橋,盡可以查證一下這木棒的來歷。 次日,中國外交部代表聲明,強烈抗議印度軍隊越過麥克馬洪線,向駐守在克節朗河擇繞橋頭的邊防哨所進行猛烈的炮擊。打死打傷邊防連長劉道臣等七人。這是繼朗久、空喀山事件後的又一次嚴重的軍事挑釁。中國軍隊將保留還擊的權力,並警告印度政府,「玩火者,必自焚。」 印度外交部照會,抗議中國軍隊越過麥克馬洪線,悍然向印度邊防哨所進攻,開槍開炮打死官兵13人,傷26人。這是中國政府有意惡化兩國關係,妄圖霸佔印度領土的又一罪行。 兩國唇槍舌劍,互不相讓,各說各的理。 世界輿論傾向何方呢? 「中國軍隊敢出兵朝鮮,和美國軍隊硬碰。 太好戰了。」西方的記者說。 「中國軍隊鎮壓了西藏軍隊的反抗,嗜武成性。」不瞭解內情記者說。 「印度是個弱國,怎麼敢和社會主義陣營的中國打仗。」不結盟國家的記者說。 一個時間內,中國似乎有些孤立。 他們不是別有用心,便是在憑空猜想。 其實,只要到擇繞橋頭轉一圈,那根直立在克節朗河中的木棒,便會告訴他們全部真象的。 §(7)中國軍隊被迫反擊。 1962年10月,印度當局錯誤地估計形勢,在大國支持下,向我發動了大規模的武裝進攻。 我西藏、新疆邊防部隊被迫進行自衛還擊。 這次自衛還擊戰,在中印邊境東段和西段進行。從1962年10月20日開始,至11月21日基本結束,歷時1個月,經歷了兩個作戰階段。 第一階段,自10月20日至28日。主要反擊方向為克節朗——達旺地區。戰前,印軍在東段和西段的兵力為1個軍部、1個師部、4個旅部、21個步兵營,約22000人。我軍投入作戰的部隊有:西藏邊防部隊4個多團、新疆邊防部隊1個多團和昌都、林芝、山南分區的部隊。在克節朗方向,我軍根據印軍佈勢前重後輕、翼側暴露、正面寬、縱深淺的特點和地形情況,採取了從兩翼開刀,迂回側後,包圍分割,各個殲敵的戰法。自20日上午7時30分開始反擊至當天下午,便大部殲滅了該地印軍。接著,分兵5路,齊頭並進,乘勝追擊,於24、25日,先後進駐車新橋、達旺等地。在西段地區,我軍於20日8時25分對入侵加勒萬河谷和紅山頭之敵發起反擊,經1小時戰鬥,全殲該敵。21日乘勝擴張戰果,至23日便全部掃除了班公湖兩岸及其以北地區的31個印軍據點。隨即揮戈南下,反擊巴裡加斯地區之敵,殲其一部。昌都、林芝、山南分區部隊,也於10月20日實施反擊,先後拔除敵據點多處,進佔易古通、馬尼崗、塔克新和哥裡西娘等地。第一階段作戰至此便告一段落。 第二階段,自11月16日至21日,主要反擊方向為西山口——邦迪拉地區和瓦弄地區。 戰前,印度當局從全國各地調兵遣將,使東西兩段總兵力增至3萬人。我軍投入作戰的兵力也增加到13個多團並一部分炮兵。在西山口至邦迪拉方向,我軍根據印軍佈勢特點,以部分兵力反擊西山口,打敵之頭;以部分兵從兩翼夾擊申隔宗、略馬東,擊敵背腹;另以部分兵力實施遠距離、大縱深的迂回、直插德讓宗、邦迪拉之間,斷敵退路。這樣,便形成了對西山口、德讓宗地區之敵的多路向心合擊,經1天激戰,我軍佔領西山口、德讓宗、申隔宗,殲滅印軍一部。19日,佔領邦迫拉,並于略馬東地區圍殲近千名逃敵。 |
學達書庫(xuoda.com) |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