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軍事·軍旅 > 大勢中原 | 上頁 下頁 |
九三 |
|
毛澤東被陳毅模仿的山東話逗笑了: 「看來,你陳毅沒有在山東白蹲,說話已經有大蔥味兒了。是呀,經過一年又半的戰爭,戰場已經明朗化,全國人心完全轉到我們這邊了,站在我們這邊反對蔣介石。民心向我,民心反蔣,這就是我們取得勝利的主要條件。 「抗戰結束初期,許多人對蔣介石抱幻想,以為蔣介石可以給人民和平,甚至懷疑共產黨。可是經過一年半的戰爭,人民對共產黨的懷疑消除了,看清了老蔣的面目,看清了雙方的力量對比。蔣介石沒有打一個勝仗嘛。而解放軍一直在打勝仗。天下大勢所趨,蔣介石非亡不可,共產黨非勝不可。 「我們在河北、東北、察哈爾等解放區消滅地主階級,分土地,可是平津、南京、上海、開封等大城市的學生不造我們的反。有些同志懷疑:這些土豪劣紳的孩子難道不反對我們嗎?恰恰相反,他們反對蔣介石。怪乎哉?不怪也。大勢所趨,歷史之必然也。」 周恩來插話道:「還應該看到一點,倘使沒有去年7、8、9三個月的戰略進攻,大好的形勢不會來得這麼快,偉大的轉折也難以實現。」 毛澤東:「所以,人民解放軍最大的勝利是去年轉人進攻,扭轉了全國戰局,這是戰略的勝利。同戰略相比,繳獲多少這是戰役問題、戰術問題。自然,我們黨若不能繳獲、俘虜大批敵人、馬匹、武器;便不能壯大自己。可是,如果死盯著這一點,就以為滿足,不去解決戰略問題,也是要失敗的。項羽72仗,仗仗無不勝,每仗俘虜人家的兵,最後一仗失敗了。為什麼?就是因為楚霸王沒有戰略指導。他把他的大兵團擺在榮陽,與漢高祖對立,牛抵角,打得漢高祖沒有辦法。可漢高祖比項羽厲害,他收復山東、邯鄲、山西,打到濟南、臨淄。韓信一南下,項羽的屁股徐州沒有保險,杞縣垓下一仗大敗,全軍覆沒,落得項羽烏江刎頸自殺。蔣介石哩,恐怕連這點也沒有。」 陳毅:「主席講的戰略問題,我有體會。舉個例子吧,華野有的戰士問我:『究竟哪一年能勝利啊?消滅了一個25師,還有一個25師,消滅了一個30師,又有一個30師,什麼時候是個完?』現在清楚了,戰略一轉變,勝利就到了。」 毛澤東說: 「什麼是戰略?首先是吃飯問題。戰爭在哪裡打?把戰爭引到什麼方向?上百萬的軍隊要吃飯、屙屎、洗澡、睡門板,這樣一個巨大的不可避免的消費放到敵人區域,敵人就受不了。如果這一戰爭重負放在我們身上,我們也受不了。」 「蔣介石不是不懂戰略的,多少懂一點。蔣介石的方針是無論如何要把戰爭打在我們的解放區。他要保證吃飯,抓壯丁,搞鹿砦,也想讓這一切都出在我們解放區。他力爭他的蔣管區不受戰爭影響,或是受得很少,這樣支持三五年,則不愁共產黨不垮。小米沒有了,壯了沒有了,黨性再強也要受影響,只能再去打遊擊。 「你也可以抓俘虜,抓得多多的,可是俘虜也要吃。他們過來的第一天,馬上要解決伙食問題。我們100多萬軍隊,蔣介石二三百萬軍隊,一起堆到解放區,吃他三年五載,雙方五六百萬人,光屙屎一天也要後五六百萬堆……嘿嘿,剛吃過飯講這個,有傷風雅。」 任弼時說:「戰略上如果不考慮戰爭消耗,不考慮幾百萬人的吃喝拉撒,就不是戰略家。這是古今中外沒有人講過的,我們中國共產黨人考慮到了。」 周恩來:「所以,去年我們這一進攻是帶有決定性的勝利。把蔣介石的戰略方針破壞了,把戰爭包袱放在蔣委員長的頭上了。打個比方,戰爭是一個皮球,他踢過來,我踢過去,最後破門成功。」 賀龍:「主席的戰略,我們理解是用敵人的骨頭熬油,再把它放在油鍋裡炸死。」 毛澤東對這些比喻很感興趣,說:「打球也好,熬油也好,就是把戰爭引到國民黨區域。回想當初,陝北已無法支持。只剩下gO萬人口的陝北,要支持18萬軍隊的糧食、草料、鞋子、棉衣、擔架,還要招待俘虜。晉綏也只有200萬人口,與陝北合計不過300萬人口,沒有辦法支持這一負擔。所以,我們去年8月再不進攻,西北首先要垮臺,西北野戰軍也必將被逼過黃河。那時我毛澤東就是再要堅持也沒有法子。不是敵人厲害,而是我們沒得吃。」 陳毅遞給毛澤東一支煙,讓他續上,說:「主席,你講道理簡單,我們可是用了很大的力氣才轉過彎子。那時在黃河邊上,中央連電連催,我們要求在惠民停留三天,做做準備也不准,真是火燒屁股喲。」 毛澤東笑笑: 「何止你們,中央當時也非常謹慎。去年8月中央講『反攻』,不講『進攻」,反攻的意思是反到什麼地方不一定,『反不過去再回來。直到11月。大別山的部隊統統解決了棉衣問題,劉鄧一個電報,大別山鞏固了,我們才說:可以叫進攻。不是自衛戰爭了,而是人民解放戰爭,人民革命戰爭的進攻。反攻是帶自衛性質的,人家打進解放區,你『反』出去,進攻就不再有限度了,一直進到全國的勝利。」 毛澤東的話使在場的人為之一振。「反攻」與「進攻」,一字之差,個中卻有如此不同的含義。回想當初制定自衛原則——「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的討論,不也是如此嗎?當時有人主張把「我必犯人」改為「我必自衛」,毛澤東說:不,一定要「犯人」!一個字,體現了毛澤東的不凡。 陳毅由衷地說:「主席,聽君一席言,勝讀10年書,真是茅塞頓開啊!當時,對戰略轉變,我們華野,部分同志還有疑問,乾脆直說,叫想不通吧。覺得不理解,怎麼過黃河這個問題比媽媽死了還重要?一個同志跑來對我說:『最近這種搞法,劉鄧到大別山要倒黴,現在把我們也送去,這一定要受到懲罰!』我和那個同志談到天亮,他還是半信半疑,臨走時丟下一句:『你信你的,我信我的,讓歷史作證吧。』我很理解他的心情。他最大的顧慮是:這麼強的主力,不放在內線殲敵,而派到外線跑反吃苦,今後的仗怎麼打?他也是一片好心。」 毛澤東微微笑著:「好心不等於就能辦成好事呢。不錯,劉鄧是主力部隊,你華野也是主力部隊。什麼叫主力部隊?主力部隊就是要吃苦。挺進中原當然是主力的事,不能派二、三等的部隊。如果主力跑去受困難都受不住,二、三等的隊伍一去就完了。先念同志在中央會議上也反映:有些同志說,拿這樣好的部隊去拖,太可惜!但中央是狠下一條心,就是要你們拖。你們拖還能拖出來,別人拖就垮臺了。我想,那些好心的同志現在大概可以想通了。」 陳毅:「想通了。有的同志說:毛主席和蔣介石打仗,是黃河為界,舉手不悔。還有的同志說:就像關公戰黃忠,關公退兩步來個拖刀之計,把黃忠活捉了;蔣介石是中了毛主席的拖刀之計。我們一下子進到中原,捅進蔣介石的胸膛。」 毛澤東開懷大笑:「大別山離南京很近,大別山放一槍,南京都要搖一搖。蔣介石不是要把我們趕進沙漠嗎?那好,我們就來個針鋒相對,把他趕下大海!」 毛、周、任、彭、賀、陳談戰局、講戰略無止無盡。 警衛團的戰士後來回憶:那次迎接陳毅,小飯廳的燈亮了半宿。 l月18日,毛澤東主持召開一月中央會議。會議原則通過了毛澤東起草的決定,即《關於目前黨的政策中的幾個重要問題入 即便是這樣高級別的會議,有一個極端機密的戰略問題也沒有拿到會議上。討論的範圍僅限於幾個直接有關的決策者和執行者。 毛澤東對陳毅談了。 |
學達書庫(xuoda.com) |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