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軍事·軍旅 > 大勢中原 | 上頁 下頁 |
三〇 |
|
顧祝同情緒也高漲起來:「我3O個旅、20萬兵,打不垮劉伯承也要把他趕過黃河去!」 「不!決不能讓他跑,這回我要把他消滅在巨、金、魚!」 「校長高見。全殲劉伯承部,便剷除了中原之大患,也就確保了山東戰場。」 這時,隨蔣介石同機而來的陳佈雷走進來:「主席找我嗎?」 蔣介石指了指籐椅:「坐。」 這位「文學侍臣」一身白素的杭紡衣褲,他剛剛在籐椅上落座,蔣介石便貿然一句:「那篇文章發了沒有?」 陳佈雷立刻明白蔣介石所指:「已經發出。最遲後天見報。」 他們說的文章是蔣介石授意陳佈雷寫的《黃河歸故勢在必行》。這是蔣介石放出的一隻探測國際輿論的氣球。自從劉鄧跨過黃河天險,全國乃至美、英、蘇以及全世界譁然。蔣介石如鯁在喉。魯西南局勢不斷惡化,他躍躍欲試,預謀炸開黃河堤口,水淹劉鄧,讓黃河第二次參戰,但又怕遭全國以及世界輿論的責難,於是命陳佈雷親筆撰稿,炮製了這篇署名「水利專家」的文章,鼓吹黃河歸故,以此投石問路。 陳佈雷回答了蔣介石,又不緊不慢地加了一句:「不到萬不得已,我以為還是不走這著棋為上。」 蔣介石說:「我準備在巨、金、魚會戰,萬—……就只有如此了。」 顧祝同不明白他們說的是什麼,又不能問,便端端正正地坐在那裡。忽聽蔣介石叫「墨三」,忙站起。 「墨三,給我安排個記者招待會。」 顧祝同眼裡打著問號,他知道蔣介石一向不高興接見記者。 陳佈雷也狐疑地看著蔣介石。 「要中外記者都參加。」 蔣介石又補充了一句。 §魯西南 濟寧 1947年7月19日 羊山惡戰之時,羊山東北的重鎮濟寧也在激戰之中。 攻城的是華東野戰軍陳士榘、唐亮率領的西線兵團。 陳唐兵團是6月30日開始執行外線出擊任務的。當時,劉鄧大軍正在渡河。陳毅、粟裕、譚震林根據中央軍委的指示,以及國民黨軍大舉進攻山東解放區的嚴重形勢,決定實行緊急分兵方案——派陳士榘、唐亮率華野第3、8、10縱隊西取津浦路,葉飛、陶勇率第1、4縱隊繞過敵人重兵,直下魯南,只留下第2、6、7、9縱隊在魯中堅持,以便三方呼應,粉碎國民黨軍隊對山東的重點進攻。 7月2日,中央軍委回電,除指出陳、粟、譚分兵部署甚好外,還要求陳士榘、唐亮的三個縱隊「在打泰安得手後,……以神速動作,攻取泰安南北及其西方、西南方地區,打開與劉、鄧會師的通道」。此後,中央軍委又決定葉飛、陶勇的兩個縱隊也向魯西南挺進。 陳、唐、葉、陶接到電報,頓感肩上的擔子更重了——除了粉碎敵人在山東的重點進攻,又要配合劉鄧大軍挺進中原。 時值山東連日暴雨,山洪橫溢。20多個日夜,頂著瓢潑大雨,蹚著齊腰深的泥水,西線兵團神速進軍,一舉斬斷津浦路,拿下泰安、甯陽、大漢口等重鎮;進入魯南的葉、陶縱隊也先後收復費縣、棗莊、峰縣等地,正向津浦路挺進。 蔣介石簡直弄不清華東野戰軍的主力究竟在哪裡。津浦路連連被擊破,劉伯承、鄧小平又在魯西南步步緊逼,兗州、徐州等重要軍事基地受到嚴重威脅。他感到一種剜心的疼痛,不得不從進攻魯中山區的九個整編師中抽調出包括精銳第5軍在內的七個整編師,於6月12日匆忙西援,企圖在津浦路上消滅轉人反攻的華野外線兵團。 蔣介石又走了一步臭棋。 至此,國民黨對山東的重點進攻遂告破產;華野外線兵團完成了第一個戰略任務。 為了發展大好形勢,直接配合劉鄧大軍挺進中原的戰略任務,予敵以更大的震動,陳士榘、唐亮揮師直指濟寧。 戰鬥從7月17日開始,已在風雨中打了整整兩天。 午夜時分,兵團司令員陳士榘在電話裡再一次向攻城的部隊下達命令。滾雷伴著暴雨,電話不時中斷。身材瘦高的陳士榘似乎在和雷公比嗓問:「王建安,把你的8縱拉上去……對!何以群的3縱已經攻了兩天兩夜,你們……你們上去後,要不惜一切代價,把攻城的氣勢……攻城的氣勢……搞得更大些!」 兵團政委唐亮接過話筒:「建安同志,知道為什麼要把你們拉上去嗎?蔣介石……蔣介石已經到了開封,正在部署新的作戰計劃。劉鄧首長正在魯西南打羊山……打羊山……陳粟首長在魯中也已轉入反攻。我們現在打濟甯,如同在兩個戰場的接合部給敵人攔腰一刀,攻擊的聲勢越大,越能把兩個戰場的敵人吸引到我們周圍。告訴同志們,我們的口號……口號……為徹底打亂敵人的部署兩戰!我們多消滅一個敵人,劉鄧大軍的勝利就多了一分2我們多箱制一股敵軍,陳粟首長的壓力就少了一分!」 「明——白——了——」王建安在電話那頭喊。 雷更響了,閃更亮了,濟甯城在天光與地火中熊熊燃燒…… §陝北靖邊 小河村 1947年7月20日—21日 毛澤東跟胡宗南玩了一陣捉迷藏,在小河村安頓下來。 清淩淩的小河水繞村而流,黃土地上的細沙隨風打著滾。 這幾天,不時有騎著馬、帶著衛士的人過河來到小河村。河灘上那十來間磚砌的瓦房式窯洞打掃得乾乾淨淨,毛澤東站在院子裡,親自指導衛士搭涼棚。衛士們砍來很多柳枝,挖了坑,埋了柳杆,橫一枝豎一枝地架起來,棚頂紮得像彩樓。 毛澤東望著,高興地從衣袋摸出一支煙,點燃,猛吸一口。 他明顯地瘦了,皮膚乾燥、鬆弛,少了往日的光澤。 周恩來、任弼時也忙得進進出出,看到涼棚竣工,連聲叫好。 中共中央前委擴大會即將在小河村召開。 最先趕來的是陝甘寧晉綏聯防司令員賀龍。他騎著一匹大白馬進村。 毛澤東迎出窯洞。 賀龍跳下馬,並不忙跟毛澤東寒暄,徑直進了作為會場的涼棚。他瞧瞧粗木桌,搖搖嘎吱作響的舊木椅,說:「主席啊,在黃河那邊,我的司令部有電燈、沙發,你看你們這……」 毛澤東挺滿足地搖著頭:「不,賀老總,你的司令部比不得我這山村野趣。」 彭德懷急匆匆從戰場趕來。 習仲勳、王震也前後進了村。 林伯渠來時拄著拐杖,鬍子眉毛掛著塵土,黃乎乎的,連眼鏡片也變黃了、成了地道的十老漢。 陳賡進村氣派,他的大洋馬後面跟著四匹高頭大騾子,馱著小山一般的貨物。 毛澤東、周恩來、任弼時都迎出來。 毛澤東握住陳賡的手:「陳賡,你把太行山搬來啦!」 陳賡甩著臉上的汗:「主席,你們太艱苦了。我們解放了20座縣城,條件比你們好。我讓後勤部買了些木耳、蘑菇、蝦仁、白糖、紙煙、茶葉之類,慰勞慰勞機關。」 |
學達書庫(xuoda.com) |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