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軍事·軍旅 > 大失誤 | 上頁 下頁
三五


  在演說中,丘吉爾對以蘇聯為首的社會主義陣營大肆攻擊,說「從波羅的海的什切青到亞德裡亞海的的裡雅斯特,一幅橫貫歐洲大陸的鐵幕已經降了下來」,鐵幕後面國家的人民正在忍受著痛苦,而美國應當與講英語的國家聯合起來,共同對付蘇聯。此言一出,立即在世界引起重大反響。斯大林通過《真理報》發表談話,美國和蘇聯之間正式對立。

  隨後,雙方各自建立了自己的軍事集團,這就是北約和華約。到50年代,兩大軍事集團已經多次發生對峙,在柏林,在伊朗,兩大集團劍拔誇張,世界大戰似乎一觸即發。但是,雙方在走到戰爭邊緣時都後退一步,戰爭沒有爆發。可是,留在雙方心中的疑心卻越來越重。朝鮮內戰一爆發,美國就認為,蘇聯為了支配歐亞大陸的大片領地,』『必然要千方百計地破壞或毀壞美國的完整和活力」。面對這種威脅,美國只能憑著「良知和毅力,作出生死攸關的新決定」。

  在強烈的冷戰意識支配下,美國決策層出現了一種危機意識。美國情報部門判斷,蘇聯在世界許多地方都具有發動軍事進攻的能力,凡是東西方有接觸的地方都可能遭到蘇聯的進攻。因此,朝鮮戰爭一爆發,美國政府就斷定,進攻是由蘇聯發起的,北朝鮮在採取行動之前不可能沒有得到莫斯科的認可。美國政府認定,蘇聯的目標是清除北亞大陸上最後一個殘存的反共橋頭堡,損害美國和西方列強在遠東的地位。這場戰爭非用武力不能制止,否則就會爆發第三次世界大戰。美國軍方的反應更是強烈。

  大戰結束後的幾年,美國幾乎沒有打過真正的局部戰爭,軍方領導人的頭腦中也沒有有限戰爭的觀念,認為只要爆發戰爭就是世界大戰。當朝鮮戰爭一爆發,他們立即想到,第三次世界大戰終於開始了,蘇聯要同美國一決雌雄了。美國決策者在朝鮮戰爭爆發後舉行的第一權會議上便達成共識,即這是蘇聯「企圖違反協議把朝鮮搞到手」,是「柏林事件更大規模的重演」。參謀長聯席會議主席佈雷德利後來在回憶錄中承認:「每一個人似乎都認為,如不採取行動保衛朝鮮將是綏靖主義。

  歷史證明綏靖行動是接啤而至的,其後果是不可避免地導致戰爭。」一位名叫格蘭·佩奇的歷史學家貼切地寫道:「做出有關朝鮮的決定的真正依據幾乎同朝鮮本身毫無關係。」美國決策者認為,扔下南朝鮮不管是錯誤的。美國除了反擊外,別無其他選擇。這種錯誤的歷史類比方法,從一開始就使美國決策者誤入歧途。

  但是,美國並不能隨心所欲地作出決定。蘇聯的擴張必須得到遏制,但美國並不希望美蘇之間發生一場熱戰。艾奇遜指出,過去三天所作出的決定很可能將美國捲入一場全面戰爭中去,這並不符合美國的利益。杜魯門于6月26日向國家安全委員會明確說明,美國的政策是迫使北朝鮮人退回到三八線以北去,恢復那裡的和平,恢復原來的疆界,亦即恢復到6月25日以前的狀態。這一意圖也清楚地反映在安理會6月25日和27日通過的決議裡。在給美國遠東海空軍的第二號指令中,美國將戰爭目標規定為「把北朝鮮軍隊從韓國趕出去」。當美國收到蘇聯政府的照會,稱「朝鮮發生的事情是朝鮮內部事務的一部分,它反對其他國家干涉朝鮮內政」時,華盛頓總算如釋重負:蘇聯將不會介入戰爭。

  中國的態度是影響美國政府決策的另一個因素。由於中朝是鄰邦,歷史上有著密切的聯繫,美國在決定干涉朝鮮內戰時不能不考慮到中國的立場。有關部門甚至認為,如果會有哪一方面介入朝鮮戰爭的話,中國介入的可能性比蘇聯還要大。中央情報局7月8日的一份研究報告認為,蘇聯不會公開捲入朝鮮戰爭,但它有可能「秘密或公開地使用中國共產黨的部隊」 , 如果蘇聯要求中國採取行動,那麼,「幾乎可以肯定中國人會唯命是聽。中國共產黨軍隊的部署允許它對朝鮮進行干預……以不加警告的方式進行。」

  8月1日,中央情報局局長希倫科特向杜魯門呈遞了一份報告,承認中央情報局對其他國家是否會干預朝鮮問題無法判斷。報告稱,一個月前,在漢城組成了一個由50名蘇聯人、20名中國人和刊名朝鮮人組成的最高軍事委員會,這是外國軍隊準備進入朝鮮的一個「可能但又不確定的跡象」。但是,報告也承認,自1946年以來,中共就在北朝鮮設立了一個聯絡處,即使這個報告是真的,它也不一定表明中國人、俄國人和北朝鮮人之間的合作有什麼進展。

  儘管如此,中國可能會參戰就像一把劍一直懸在美國決策者頭上,在決策時他們不能不考慮中國政府的態度。當安理會通過制裁北朝鮮的決議後,臺灣的蔣介石政權也躍躍欲試,想派兵參加朝鮮戰爭。說實在的,當時的國民黨政權剛剛從大陸敗回臺灣,可以說是自顧不暇,蔣介石之所以急於向朝鮮派兵,只不過是想借機把美國與國民黨這艘快沉的船捆在一起,這與杜魯門的想法恰好背道而馳。美國還擔心,讓國民黨參加朝鮮內戰可能會刺激中國政府。於是,美國拒絕了國民黨政權派兵參戰的要求。杜魯門批准的不准美國空軍飛越朝鮮北部的邊界進行偵察活動,同樣含有不刺激中國的目的。

  美國政府不準備「刺激」中國,但是.它卻認為
  臺灣的地位沒有確定,又派出第七艦隊進駐臺灣
  海峽,從而使中國介入朝鮮戰爭不可避免。

  但是,事態並不以美國人的意志為轉移,自美國政府決定捲入朝鮮內戰後,中國參戰已成必然。因為在中國問題上,美國政府犯了一個致命的錯誤:它在退出中國後,於1950年再次捲入中國的內部紛爭。

  1950年五月5日,杜魯門就臺灣問題發表了一個聲明。在聲明中,杜魯門除了申明尊重聯合國的決議外,還就臺灣問題留下了一個尾巴:「美國目前無意在臺灣取得特別權利或特權,或建立軍事基地」,「不擬使用武裝部隊干預其現在的局勢」,「不擬遵循任何足以把美國捲入中國內爭中的途徑」。原文「美國目前無意…」中的「目前」是杜魯門聽取了佈雷德利的意見後加上的。佈雷德利的理由是,以後中共可能南下,美國屆時可能考慮使臺灣脫離中國。這一點非常重要,事實上杜魯門本人已經把國務院起草的原稿中「美國無意」一詞由將來式改為現在式,再加上「目前」二字,其含義更加明確。

  但是,即使這樣一個留有尾巴的聲明在美國政府內部也遭到很大反對。軍方強烈反對政府放棄臺灣。1月26日,參謀長聯席會議就作出決定:過去制定的、一旦與蘇聯發生戰爭時不讓蘇聯得到臺灣的應急計劃的有效期應延長到1951年底。國防部也連續多次提出建議書,支持參謀長聯席會議的意見,主張推翻杜魯門1月5目的政策聲明,盡一切力量保住臺灣,理由是蘇聯已經「接管」中國,為了永久不讓共產黨得到臺灣,必須把一個由非共產黨統治的臺灣與它的「非共產黨鄰國」聯合起來,最後得到一個「非蘇維埃的中國」。國防部長約翰遜曾要求參謀長聯席會議就「美國不惜用軍隊拒共產黨於臺灣之外」這一觀點發表意見。但是,所有這些都未能形成最後的政策性文件。

  決定性的改變發生在朝鮮內戰爆發後。6月25日,美國政府作出干涉朝鮮內戰的決策,同時,艾奇遜建議總統下令將駐紮在菲律賓的美國第七艦隊進駐臺灣海峽,此舉意在阻止大陸進攻臺灣,也阻止國民黨軍隊反攻大陸。他還說美國不應與蔣介石拴在一起,臺灣地位應由聯合國決定。他的建議得到軍方及國務院和國會代表的支持。 杜魯門只補充說,臺灣的地位也可由對日和約決定。6月 27日杜魯門公佈了上述決定。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